《我在中国的童年》译自清朝第二批留美幼童李恩富的回忆录《我在中国的童年》(1887),本书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书中针对19世纪美国社会对华人形象的刻板化,以作者的生活轨迹为线索,通过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写作模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文学趣味性的书写,并客观地重塑了正面的华人形象:注重礼节、珍惜时间、辛勤劳作,以及介绍了幼童留美的背景。
这本书1887年在美国波士顿出版,由晚清“留美幼童”用英语写作,它从帮助西方人认识中国的角度,记述了19世纪中国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展示了19世纪中国私人生活的真实面目,对今天的国人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有很大帮助,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最让人们感兴趣的部分是李恩富在书中生动描述了当年他是如何从中国南方小镇踏上赴美留学之路的。
《我在中国的童年》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1887)。《我在中国的童年》作者李恩富以自己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以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写作模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文学趣味性的书写,重塑了正面的华人形象,并介绍了幼童留美的背景。
第一章 幼时记忆
我生于1861年。若你问我,到底是1861年的哪一天,我只能告诉你,即使我本人,亦说不清楚。因我只知阴历生辰,不知公历生辰也。而那时候的中国,一年到头,月份和日期只使用阴历历法,不像西方社会采用公历。所谓阴历,乃按照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规律制定的历法。在纪年上,那时采用“皇帝年号”①和“天干地支”②纪年法。其中,六十年一个天干地支轮回。因此,1861年也叫做同治元年。在纪月上,阴历一年也有十二个月,只不过每个月的叫法跟公历历法不同。例如,一月叫“正月”,十二月叫“腊月”等。通常每过三年闰一个月。这样,每一年的总天数才与公历的天数相符①。即便如此,一年算下来,阴历还是要比公历少一天②。如果以公历为准绳的话,因为闰年闰月问题,连我们新年的日子年年都有变化。你说,我的生辰,确切地说,相当于公历上的哪一天呢?确实难以说清楚。
按照农历,每年二月二十一日是我的生日;但是对应公历,每年的日子都不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如今每年在公历二月二十一日过生日,实际上是个错误。
因为是个男孩,我的出生被认为是一件喜事。若不巧是个女孩,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原因我将在第五章中讲述。当我出生的消息传到在三百英里之外的抚顺当文官的祖父耳中,年迈的祖父顿时喜上眉梢、笑不合口。到我满月的时候,所有亲朋好友都前来庆贺,送来大量的布料、金银珠宝和猪蹄①等。这天,是英格兰孩子受洗的日子;这一天,也是正式给我起名的日子。我的大名叫“李恩富”。“李”是家族的姓,“恩富”是名,取“承蒙皇恩,一生富足”之意。姓在前,名在后。来到美国后,按照美国人习惯,写成了“恩富·李”。中国人取名,通常不像西方人一样,用现成的名字,如“杰克、哈里、迪克”之类,而是重翻词典,从中选择富有寓意的名字。因为中国人相信,名字可以趋吉避凶。
小孩子一出生,生辰八字既定,一生的命运是顺畅还是坎坷,即可预知。为了祈求小孩平平安安,有钱人家都会去一些庙里,捐些钱财,以保平安。除此之外,还会找算命的瞎子,为小孩子算上一卦,以趋吉避凶、长保平安。如果你在中国生活过,就一定会注意到小孩子身上挂的护身符。护身符有的是金银制成,有的只不过是普通的纸片做成,上边有和尚或者道士画的辟邪符。人们认为,护身符有辟邪的神效。在保佑平安这桩事上,不论是和尚、道士、居士、算命的说的,人们都信。神灵的威力如此强大,以至于无论男女老幼,无论生老病死,人间所有大事、要事、好事、歹事、烦心事,都要祈求神灵的庇护。而且在这一点上,穷人和富人一样,无论每年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
我满月那天,家里大开筵席,招待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们,并为每个客人准备好一份叉烧作为回礼。叉烧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食品。不论是祭祖、婚礼,还是生日,都少不了叉烧的身影。而且,那天,作为母亲,会被鼓励多吃猪脚姜①,越多越好。因为中国人认为,多吃猪脚姜有利于保证产妇奶水充足。
因为出生在冬季,我天天都被包裹在厚厚的襁褓里。襁褓有很多层,先是棉布内衣,然后是一件外衣,外衣外面再加外衣,还要披一件棉大氅,最外面再用一块棉褥紧紧地包裹上;脖子里围着一个围嘴;头上带着帽子。不过因为不需要走路,所以光着脚丫,没穿鞋子。胎发已经被剃光了,只剩下脑门后一圈还留着。你们大概猜到了,那是为了将来蓄辫子。
说起冬季,故乡的气温跟广州差不多。虽然冬天并不下雪,也不常结冰,但依然很冷,必须生火才能抵御寒气。但是那时候的房子,建造之初都只考虑到避暑,却没有考虑到御寒。房屋里根本没有壁炉可以取暖,更不用说暖气了。所以,我们不得不穿很厚很厚的衣服。为了暖手,袖子也裁剪得很长。结果就是,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一到冬季,都比夏天的时候胖一倍。
晚上,我和母亲睡一床。不像美国小孩子,有自己的摇篮,或者婴儿床,从小就跟父母亲分床睡。被子特别特别厚、特别热,我常常被被子压得快喘不过气来,至于热醒闹人的事情,肯定也没少发生。不过,如果小孩子夜里大哭大闹,他的母亲一定会起来抱着他晃来晃去,使出百般功夫哄他睡觉,但是绝对不会想到小孩子是因为热或者无法呼吸而哭闹。如果小孩子哭闹得非常厉害,父母亲一定会以为是小孩子身体不舒服,定会叫来医生开上几副药来治。中国_的医生认为,小孩子夜里哭闹是可以治好的。美国妈妈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明白,父母亲那么迷信护身符、迷信医生,居然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那是在为孩子好。
白天,我就自己坐在中国式儿童摇椅上。这种座椅是竹子做成的,可以摇来摇去。椅子上有一圈椅背,前面有一个竹板做成的小桌,可以放食物,也可以放一些小孩子的玩具。小桌齐胸,小孩子恰好被围在里面,无法从里面爬出来。我常常被放在这个摇椅上,看着母亲在旁边纺线,一纺就是六七个小时。
相比来说,东方人的思维仿佛有点儿简单,没有发明出聪明如婴儿车这样的东西,只好使用背带。
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