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朋园编著的《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叙述自清朝末年至国民政府时期(1908-1948),曾经先后四次举办国会选举;书中详述各次选举的制度与经过,包括选民人口、候选资格、投票过程等相关涵数,并运用精英观念,分析当选议员的背景、年龄及新旧知识等,最后讨论何以民主政治不能步入坦途的内外在因素。
图书 | 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朋园编著的《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叙述自清朝末年至国民政府时期(1908-1948),曾经先后四次举办国会选举;书中详述各次选举的制度与经过,包括选民人口、候选资格、投票过程等相关涵数,并运用精英观念,分析当选议员的背景、年龄及新旧知识等,最后讨论何以民主政治不能步入坦途的内外在因素。 内容推荐 中国人向往民主政治,以戊戌变法为起点,已经超过百年,如果追溯到魏源、徐继畲等人的时代,则不下一百五十年。其实,先驱有意使中国民主化,曾经有过四五次的尝试;不幸他们碰到的都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只有望民主而兴叹。《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介绍20世纪上半期的四次国会选举,也就是中国人尝试民主的一些经验,据此来观察为什么民主政治在彼时中国不能生根发芽。 《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由张朋园编著。 目录 黎序 自序 绪论 议会思想之进人中国 第一章 咨议局及资政院议员选举:中国试行代议政 一、清廷预备立宪,设立中央及地方议会 二、咨议局议员选举 三、资政院议员选举 四、议员的出身背景 五、议员的进取与保守 第二章 第一届国会选举:政党与政治精英 一、革命共和,建立国会 二、国会结构:议员定额与选民资格 三、投票:复式选举 四、党派竞争议席 五、议员成分分析:精英分子的造型 第三章 第二届国会选举:安福系与研究系 一、安福国会的由来 二、选民调查与名额分配 三、选举活动与派系竞争 四、贿选及选举结果 五、议员背景 六、余论 第四章 国民大会选举:国民党与威权主义 一、国民党还政于民:三院制国会 二、选民调查与候选提名 三、竞选与贿选 四、派系之争与退让风波 五、议员背景 六、余论 结论 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 插图 附录一 咨议局及资政院议员名录 一、各省咨议局议员名录 二、资政院议员名录 附录二第一届国会议员名录 一、参议院议员名录 二、众议院议员名录 附录三第二届国会议员名录 一、,临时参议院议员名录 二、参议员名录 三、众议员名录 附录四 国民大会、立法院、监察院议员名录 一、国民大会代表名录 二、立法委员名录 三、监察委员名录 征引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朋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399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1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8 |
宽 | 154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