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董子春秋羲法辞考论
内容
编辑推荐

余治平编著的《董子春秋義法辭考論》是一部從義、法、辭三方面來全面探索董仲舒《春秋》學的學術著作。

董仲舒的思想广博而深邃,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说不完的董仲舒”永远值得后人做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董子春秋羲法辞考论》就董仲舒的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刻严谨的研究探索。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董子春秋羲法辞考论》由余治平编著。

《董子春秋羲法辞考论》简介:

董仲舒援引陰陽五行、法、墨、黃老之學而人儒,借助外道而不離本宗,成就漢代儒家新氣象,對中國歷史與文化影響深遠。在弄清董仲舒一個個思想命題的內在機理與邏輯原因的基礎上,作者又折回到傳統經學的理路和脈絡,聚焦董學詮釋《春秋》的義理、法統、屬辭三大方面,努力把董仲舒歸還於春秋學的譜系中。董仲舒的“六科十指”充分彰顯出《春秋》之精微而磅礴,將王義上升到哲學普遍性的高度加以闡發,使之成為維繫人間萬事的根本法则。《春秋繁露》之《三代改制質文》篇對《春秋》法統的理解和詮釋雖有質文、忠敬文、黑白赤三統,甚至還有四法、三王、五帝、九皇、六十四民之差異,但每一個系統都呈交替、流轉之勢,試圖為漢德之確立奠定理論基礎。董子總結出《春秋》屬辭比事種種書例,寓意字裡行間,筆削是非曲直,在簡約、精練的文字中注入了深邃的仁道大義。在天下諸侯展開無數次非常激烈的爭霸戰伐之同時,儒家知識分子仍能以一種變向、扭曲的著史方式,創造出一套獨特的解釋系統,口誅筆伐,向亂臣賊子開火,發動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以此來弘揚王法正義,挽救世道人心。

目录

前言

甲卷

《春秋》大義與“六科十指”

一、《春秋》種種

二、作《春秋》、修《春秋》

三、君子與孔子

四、春作秋成?

五、知我、罪我

六、撥亂世,反之正

七、三傳長短

八、六科

九、十指

十、“三科九旨”之說

乙卷

董仲舒《春秋》法統之辨證與闡發

一、孔子改制的禮法資源

二、三代雖殊制,其道則一貫

三、素、文或素、青

四、質、文

五、忠、敬、文

六、忠、質、文

七、王正月

八、黑、白、赤三統

九、《春秋》當新王

十、四法

十一、“四法”感應

十二、三王、五帝、九皇、六十四民

十三、漢德建構之虛實

丙卷

《春秋》屬辭比事與董仲舒之辭法研究

一、孔子辭

二、辭有意

三、正名、嫌不嫌

四、辭窮、不辭當辭、我辭

五、君子辭

六、“大之”之辭

七、非常辭

八、微辭

九、董仲舒的《春秋》辭法(一)

十、董仲舒的《春秋》辭法(二)

十一、董仲舒的《春秋》辭法(三)

十二、董仲舒的《春秋》辭法(四)

十三、董仲舒的《春秋》辭法(五)

十四、董仲舒的《春秋》辭法(六)

十五、董仲舒的《春秋》辭法(七)

附論一

董仲舒舆武帝尊罷案

附論二

董仲舒的祥瑞災異之說舆讖緯流變

參考書目

主要檢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董子春秋羲法辞考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治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807134
开本 32开
页数 4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5.04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