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外国文学——传承与发展》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主编,段汉武任执行主编,收入了《自我禁锢与突围:美国修辞性叙事研究的传承与发展》《欧美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及其生态意蕴》《符号学与当代圣经批评》等文。
图书 | 新世纪外国文学--传承与发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世纪外国文学——传承与发展》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主编,段汉武任执行主编,收入了《自我禁锢与突围:美国修辞性叙事研究的传承与发展》《欧美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及其生态意蕴》《符号学与当代圣经批评》等文。 目录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开幕词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闭幕词 ● 外国文论与批评模式的传承与发展 自我禁锢与突围:美国修辞性叙事研究的传承与发展 试论重新审视俄苏文艺思想的学科建构意义——暨纪念维·别林斯基诞辰200周年 文学经典与文学的承传 西方诗歌的三大传统 胡适的研究方法与严复悖论 法国后现代主义的“知”、“意”、“情” 中国加拿大英语文学译介六十载回溯 ● 海洋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化交流 欧美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及其生态意蕴 并不悲观的悲剧——论康拉德海洋小说的悲剧色彩 解构与反解构——《大海啊,大海》的语言机制 “大海”与“孤岛”——《蹈海骑手》中的代际冲突 从“海洋文学”概念角度探讨其英文翻译 《古舟子咏》中的海洋生态意识 康拉德与帝国主义:以《台风》为个案 《中国印度见闻录》之“黄巢屠蕃事件”释疑 ● 新世纪初外国文学研究 符号学与当代圣经批评 契诃夫之谜:略论契诃夫的艺术革新 中岛敦的文字观与庄子思想 论文学的“阴”“阳”——以约翰·福尔斯作品为例 醉酒、疯癫的“圣愚”——论小说《从莫斯科到彼图什基》主人公形象内涵 “艺术”、“爱情”与“生命”:《海上夫人》中的三位女性及其象征意义 ——以凌格斯川为中心 从“善与恶”看《萨勒姆的女巫》中的复杂人性 屠格涅夫塑造俄罗斯少女形象的感伤性审美情感 诗歌文学空间感的构建——以柯勒律治《古舟子咏》的文体解析为例 女性主义思想在《幸福》中的体现 邓恩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 图形背景理论视野下的《到灯塔去》研究 《玫瑰园中的影子》的女性话语权之争 To His Coy Mistress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追寻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旅程——分析心理学视野下的思特里克兰德的研究 ● 外国文学教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史 他山之石与攻玉之术——英语创意写作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阐释三境界:外国文学教学的艺术之路 关于外国文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学术领袖的形成与定位——以冯至为中心 呼唤“科学院版”《外国文学史》——关于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思考之一 文学的循环与世界文学的21世纪 试评新、旧两部《欧洲文学史》之得失——以台湾的两部同类教材为参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世纪外国文学--传承与发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段汉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7832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7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09.5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