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编著的《小熊维尼历险记(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描写了小熊及其小伙伴们如兔子彼得、小猪皮杰、老驴咿呦、小袋鼠小豆等,在“百亩森林”里的生活以及打猎探险、寻找北极、智胜洪水等种种奇遇。本书原是作者米尔恩为他儿子小罗宾写的,主角是小罗宾的一只玩具熊。他虽然看上去有点笨笨的,但在关键时刻总是能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总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主意。快乐小熊维尼和他可爱的朋友们一起开始充满欢声笑语的“小熊维尼历险记”。保证引人入胜、热闹非凡,绝对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口味。
图书 | 小熊维尼历险记(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编著的《小熊维尼历险记(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描写了小熊及其小伙伴们如兔子彼得、小猪皮杰、老驴咿呦、小袋鼠小豆等,在“百亩森林”里的生活以及打猎探险、寻找北极、智胜洪水等种种奇遇。本书原是作者米尔恩为他儿子小罗宾写的,主角是小罗宾的一只玩具熊。他虽然看上去有点笨笨的,但在关键时刻总是能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总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主意。快乐小熊维尼和他可爱的朋友们一起开始充满欢声笑语的“小熊维尼历险记”。保证引人入胜、热闹非凡,绝对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口味。 内容推荐 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编著的《小熊维尼历险记(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是以小熊维尼为主角的系列图书中的第一本,《小熊维尼历险记(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序言介绍了小熊维尼名字的起源,《小熊维尼历险记(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以作者给小男孩克里斯托弗·罗宾讲故事的形式,用儿童的语言、从儿童的视角,讲述了十个可爱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小熊维尼和小蜜蜂的故事,贪吃的维尼为了吃到蜂蜜闹出了不少笑话;第二个 故事讲述小熊维尼跑到兔子瑞比家大吃一顿,然后被卡在瑞比家的前门出不来啦;第三个故事讲述维尼和胆小的小猪一起去追踪大臭鼠,可结果却出入意料……第四个故事是说乐于助人的维尼帮闷闷不乐的驴子屹耳找回了尾巴;第五个故事里维尼和小猪设了陷阱抓长鼻怪,后来小猪还真的看到了“长鼻怪”;接下来第六个故事讲述好心肠的维尼和小猪给屹耳过了生日;第七个故事讲述森林里来了袋鼠妈妈和宝宝小豆,兔子瑞比费尽周折想把他们赶走,结果大伙儿都喜欢上他们了;第八个故事讲述克里斯托弗·罗宾带领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去远征,最后小熊维尼找到了“北极”;第九个故事讲述森林里闹水灾,勇敢的小熊维尼救了自己和小猪;第十个故事讲述了为小熊维尼开的盛大派对。 《小熊维尼历险记(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一经出版,很快就成为当时最受关注和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至今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读本,本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英文故事概况,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增加了中文导读。为了不破坏原著的语义,我们尽量使用儿语,如有不确切之处,欢迎指正。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试读章节 克里斯托弗·罗宾请求我讲个关于小熊自己的甜蜜的故事,下面就是我要讲的故事…… 从前,小熊维尼一个人住在森林里。一天,他出去散步,来到了森林中的一片空地,那里有一棵大橡树,从树顶上传来了嗡嗡声。维尼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那是蜜蜂发出的嗡嗡声,又想了半天,得出了结论:作为蜜蜂的唯一目的就是酿蜜,而酿蜜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我吃。于是他开始爬树,一边爬,一边唱着熊爱吃蜂蜜的歌。他越爬越高,又开始唱另一首歌,抱怨着蜜蜂为什么不把蜂巢建在低一点的地方。他几乎就要到了,只要站在这个树枝上…… 咔嚓!小熊维尼滑落了好几个树枝,优雅地飞进了荆棘丛,都是爱吃蜂蜜惹的祸呀。 他从荆棘丛中爬出来,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克里斯托弗·罗宾。于是他跑去找他的好朋友,住在森林另一边的一个绿色门里的克里斯托弗·罗宾。 小熊维尼向克里斯托弗·罗宾要一个气球,正好克里斯托弗·罗宾刚从朋友的派对回来,有一个绿的、一个蓝的两个气球。哪个更容易让蜜蜂不注意到气球下的小熊自己呢?最后小熊决定用蓝色的气球,那像是天的一部分,然后他把自己扮成一片乌云。 于是克里斯托弗·罗宾带着蓝色的气球和玩具枪,小熊维尼在泥潭里把自己滚得黑黑的,他们把气球吹得大大的,小熊维尼拉着气球,飘到了树顶。小熊希望自己像天上的一片乌云,可是其实他并不怎么像。不过谁知道蜜蜂会怎么想呢?没有风,小熊维尼没法靠近蜂巢,他可以闻到蜂蜜的香味,可是碰不到蜂蜜。蜜蜂们好像起了疑心,小熊维尼又想出一个主意:他让克里斯托弗·罗宾拿把伞来,走来走去装作要下雨了。伞拿来了,小熊维尼希望能骗到蜂后,可是克里斯托弗·罗宾看不出哪个是蜂后。于是小熊唱起了乌云的歌。可是蜜蜂们仍然很怀疑,当他唱到第二段时,有些蜜蜂离开了蜂巢围着乌云盘旋起来,有一只甚至在乌云的鼻子上坐了一会儿才飞走了。 小熊维尼害怕了,他请克里斯托弗·罗宾用玩具枪把气球打破,放他下来,克里斯托弗·罗宾说:“可是这样气球就完蛋了。”小熊维尼说:“如果你不这么做,我就得放手了,那样我可就完蛋了。”于是克里斯托弗·罗宾仔细瞄准后就开枪了。“嗷!”“我没打中吗?”“也不是什么也没打中,不过你没打中汽球。”“真对不起。”克里斯托弗·罗宾第二次开枪打破了气球,让维尼飘回了地面。 但是维尼的手臂因为拉着气球时间太久都僵硬了,一个星期都放不下来,每当有苍蝇飞到他的鼻子上,他一定要“噗噗”地把它赶跑,也许这就是他为什么叫做噗的原因吧。 故事讲完了吗?这个故事讲完了,还有很多其他的,关于小熊维尼和克里斯托弗·罗宾,还有小猪和兔子瑞比,关于维尼和小猪想抓大鼻怪的故事,克里斯托弗·罗宾希望我能讲给小熊维尼听,因为维尼记不住,因为这都是真的故事,不是仅仅记忆里的东西。 “我也这么觉得——”我说。 克里斯托弗·罗宾深深地叹了口气,提起他的熊的腿向门口走去,把小熊维尼拖在身后,走到门口他转过身说:“来看我洗澡吗?”“我用枪打到他的时候没有伤到他吧?…‘一点也没有。”他点点头出去了,一会儿工夫我听见小熊维尼——砰砰砰一地跟着他上楼去了。 P3-4 序言 1921年,一个叫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的小男孩在一岁生日时收到了一只玩具熊。后来他为这只玩具熊找来了一些小伙伴:屹耳、袋鼠妈妈和小豆、小猪、跳跳虎。1924年,克里斯托弗和动物园里叫维尼的黑熊成了好朋友,他的爸爸米尔恩(AIanAlexandra Milne,常被简称为A.A.Milne,英国作家,1882--1956)因此获得灵感,以“小熊维尼”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故事书。1925年12月24日,小熊维尼的故事第一次登上报纸(《伦敦晚报》,London Evening News),第二天(圣诞节)BBC即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这个故事,结果大受欢迎!接着米尔恩写了两本故事书《小熊维尼))(Winnie the P00h)和《小熊维尼的小屋》(The Houseat Pooh Comer),并配上E.H.Shepard所绘制的插图发表。1926年10月14曰,小说《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第一次出版,大受欢迎,销量以百万计。后来还被翻译为22种语言,当中包括拉丁文和波兰语。 小熊维尼是作者米尔恩为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米尔恩创造的一只拟人化小熊。维尼的命名是由克里斯托弗·罗宾的生日礼物毛绒玩具熊而来,其他角色大部分也是根据克里斯托弗的玩具而命名,但是其中瑞比跟猫头鹰则是根据真实世界中的动物来命名的。维尼是一只可爱的小熊,他最好的朋友是克里斯托弗·罗宾,当然还有小猪,几乎所有森林里的朋友都喜欢他!他纯真可爱,虽然看起来笨头笨脑但非常善良。他过着简单的生活,却时常有新奇的主意及独特的洞察力。有他在的场合,总是充满着欢乐!维尼最在乎他朋友们的幸福和感受,再没有比小熊维尼更好的朋友了。维尼永远也吃不够蜂蜜,他每天早晨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的早餐是什么?”因为他有一个总是咕咕叫的大肚肚。 小熊维尼自诞生至今已经征服了全世界几代儿童的心,他的故事、他的口头禅、他的诗歌,在西方脍炙人口,很多老人都会成段地背诵。迪士尼公司在1961年获得了授权,经过重新绘制,于1966年开始推出迪士尼版的维尼系列动画片。迪士尼可以说真正地让小熊维尼和它的朋友们流行了起来,也由此创造了迪士尼最重要的人物系列之一。直至今日,这些形象仍深受人们喜爱。 在中国,《小熊维尼》是青少年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在数量不多的《小熊维尼》书籍中,国内主要的出版形式是中文翻译版,难得见到英文原版。目前,各种英文原版书籍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人热衷于学习英文的大环境。从英文学习的角度来看,直接使用纯英文素材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考虑到对英文内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英文阅读,使用中文导读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采用中文导读而非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有利于国内读者摆脱对英文阅读依赖中文注释的习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小熊维尼》,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简洁、精练、明快的风格。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部分,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熊维尼历险记(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 |
译者 | 王勋//纪飞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2904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8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英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319.4:I |
丛书名 | |
印张 | 6.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