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在乱世的芬芳--柳如是
内容
试读章节

暮春三月,挥散不去的微寒点点。总是习惯站在玉兰树下,仰望那一树一树寂寞的白,闭上眼睛,轻嗅空气里漂浮的那一缕缕若有似无的淡淡幽香。

一直对白色的玉兰花有着莫名的喜欢,洁白如雪,朵朵如蝶舞,翩然傲立枝头。且花期短暂,一阵风雨过后,便是满地落花堆积憔悴损,花叶不相见,决绝到让人心惊。

不禁想到了她,以才情卓绝、风骨凛然著称,令当时无数爱国的仁人高士无地自容的乱世奇葩——被郁达夫誉为“秦淮八艳之首”的秦淮名妓柳如是。

人与花,都是这样刚烈决绝的性子,我行我素,敢爱敢恨,短暂的一生如夏花般绚烂。一旦爱了,便是虽九死犹未悔,纵碧落黄泉,亦愿生死相随。

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正是暴风雨来临前夕的短暂宁静。

此时的十里秦淮,金粉楼台,鳞次栉比;桨声灯影,纸醉金迷。依旧月映柔波星河碎,灯照堤岸画舫行。

每当夜色笼罩之时,重重画梁细绘,层层珠帘低垂。伊人轻描眉,浅匀胭脂透,菱花镜前云鬓理,袅袅娉婷步生香。她,眼波流转,朱唇微启,婉转歌喉,道不完的蜜意柔情,声声只为诉相思,顿一曲笙歌敌万金;她,金莲轻移,婀娜柳腰,衣香鬓影,舞不尽的缱 绻温柔,步步偏叫踱爱怜,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歌一曲,舞一回,花堪折,酒须饮。倚翠偎红,诗酒趁年华。

秦淮河畔的纸醉金迷,将这座千年古城的繁华旖旎演绎到了极致。

与此同时,在浙江嘉兴(一说江苏吴江)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缕绝世的芳华悄然绽放。柳如是,这个被誉为“秦淮八艳之首”的乱世奇女子,一段属于她的巾帼传奇即将拉开序幕。

柳如是,原姓杨,名爱,字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又名是,字如是,一字蘼芜。有一说是因《佛地经论》中有“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之语,故取字“如是”,又号我闻居士。另一说是柳如是极其喜爱辛稼轩的那首《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句,故此改名为“如是”。

关于她的身世,钱谦益曾在《有美一百韵晦日鸳湖舟中作》写道:“有美生南园,清芬翰墨传。河东论氏族,天上问星躔。”由此可知,柳如是本出身于书香门第。家中曾是河东望族,无奈家道中落,种种原因导致在她年仅十岁之时,便作为“瘦马”卖给盛泽镇归家院的名妓徐佛,受其教养。

明代扬州有一种名日“养瘦马”的肮脏交易,先是廉价收养穷人家里比较貌美的女孩子,称其为“瘦马”,并据女孩儿的才貌教以琴棋书画、针线女红,以增加其价值。至十四五岁时,再转手卖给达宫贵人或者巨商大贾作妾。

所以柳如是被徐佛调教了几年后,就卖给了老色鬼周道登。这也是这位乱世奇女子“三入娼门,三度从良,两次婚姻”传奇一生中的一入娼门。

名妓徐佛,何许人也?

据《河东君传》记载: “我邑盛泽镇有名妓徐佛者,能诗,善画兰,虽居乡镇,而士大夫多有物色之者。”这徐佛原是一位才情俱佳的风尘中人,与许多名人雅士过从甚密。

她见柳如是生得容貌清秀,且聪慧好学,是难得的可塑之才,倒是对她不错,闲暇时便对她进行悉心的训练。徐佛算得上柳如是在文学艺术上的启蒙人。

无奈好景不长。

明崇祯四年辛未,柳如是十四岁,如生在现代,这恰是一个女孩子最无忧无虑的年华。而不知是幸还是不幸,随着徐佛的嫁人,柳如是的人生也突遭变故,因其才貌卓绝被吴江故相周道登看上买回家中。

周道登这人,来历倒是不小。原来还当过宰相,但是人品却不怎么样。崇祯皇帝驭政之后,看到周道登尸位素餐,整天庸庸碌碌,就罢了这厮的官。

清人文秉编的《烈皇小识》里倒是记载了崇祯与周道登在朝堂上的一次对话。崇祯问阁臣们:“近来奏章里多有情面二字。何谓情面?”这时,周道登答道:“情面者,面情之谓也。”左右皆匿笑。

看来这周道登是个有名的滑头,“情面”即“面情”,解释了等于没有解释。简直是“假大空”的代表。如果现在让周道登这厮来主持会议,肯定也是通篇空话废话。只可惜崇祯皇帝脾气虽然暴躁,但只将周道登免官。

话说周道登回到江南乡里,凭借贪污来的大堆金银,纵情声色,荒淫无度。当时周老头据说都年过花甲了,却还四处寻未成年少女来取乐。柳如是就不幸被他买去。最初为周府老夫人侍婢,以她这般聪明颖慧,自然很快便赢得周老夫人的欢心。

只是后来的后来,一切都如言情小说最庸俗的桥段,随着柳如是年龄一天天地增长,属于少女特有的明媚娇艳逐渐显现出来,又有谁能抵挡得了青春的风采?P3-5

后记

在写这本书之前,对于柳如是可以说得上所知甚少,有关她的诗词更是孤陋寡闻。似乎意识里一直存在这样的偏见,古代那些被称作才艺双绝的青楼女子,她们的诗词大多是写闺阁女子的情思缱绻,其用词多香艳绮丽,而主旨多流于肤浅。

直到因缘际会,要写这本关于柳如是的生平及诗词赏析的书,才用尽一切办法找来相关资料,她的诗词、尺牍、传记。待细细阅毕,心中只有三个字:我错了。

是的,我彻彻底底错了。

陈寅恪先生说到他自己读柳如是的诗词,曾有“瞠目结舌”之感。想那柳如是虽一介风尘女子,却不仅精通史书典故、慧解文字,而且能诗善词、工书擅画。陈子龙在《戌寅草序》中称赞柳如是的诗风“凌清而涧远,宏达而微恣”。

明人邹流绮在评论闺阁名家诗词之时,也将柳如是列为众家之首,赞她的诗或轻盈和丽,或清遥幽怨,“闲情淡致,风度天然,尽洗铅华,独标素质”。

被称作“三山才女”的林天素在《柳如是尺牍》序中更是称赞其作品“艳过六朝,情深班蔡”;甚至她的书画,在当时同辈诸名姝雅士中也颇负盛名,被称作“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她的画 “淡墨淋漓,不减元吉、子固”,娴熟简约,清丽有致,尤工白描花卉,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幽远的意境。

身为青楼女子,如此多才多艺,且几乎样样精通,怎能不令人惊异万分?

为爱,她不惧世俗陈规,向所爱之人献《男洛神赋》表一腔衷情。

为情。她无畏世人冷嘲热讽,亲往半野堂拜访所倾慕之人并自荐枕席。

为国,她无惧生死,积极奔走四处联络,试图做出一番大事业。

结生不作白头伴,结死须作青陵乌。爱人逝去,心灰意冷生无可恋的她,用事实告诉我们,殉情并不只是存在于故纸堆的传言。

这是一个叫人深入了解后,便无法心情平静的女子;这亦是一个令人细细读过她诗词作品之后,再无法释怀忘记的女子。

她的敢爱敢恨,她的特立独行,她的柔情缱绻,她的豪情万丈,都让人为之敬佩感叹、痴迷沉醉。

她短暂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想陈寅恪先生一介史学大家,在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终成《柳如是别传》一书。如此尚言自己: “禀鲁钝之资,挟鄙陋之学,欲尚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于三百年前,诚太不自量力。”

何况我辈后生,岂能妄想仅用十几万字,便欲写尽她的一生?不过所幸我辈既不是史学家,也不是文学家,因此不必拘泥于其中许多历史细节考证及典故文辞等专业问题。只是希望能够将心比心,凭一颗真诚的心,穿越历史的层层迷雾,于只言片语间,去触摸、理解一个几百年前女子的灵魂。

在写作过程中,数次遇到瓶颈,甚至无法继续下去,几欲放弃。幸得友人不辞耐烦,几番温言鼓励支持,终能够完成,虽未言谢,但此意感念于心。

最后,不妨以陈寅恪先生这首诗来结束柳如是传奇的一生及这本书:

高楼冥想独徘徊,歌哭无端纸一堆。

天壤久销奇女气,江关谁省暮年哀。

残编点滴残山泪,绝命从容绝代才。

留得秋潭仙侣曲,人间遗恨终难裁。

目录

第一章 梅魂谁共怜低语

 1 历劫红尘影谁怜

 2 一枝片叶休轻看

 3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4 天涯亦有影双双

 5 何妨风雨照婵娟

第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

 1 拣尽寒枝不肯栖(1)

 2 拣尽寒枝不肯栖(2)

 3 当拼却醉颜红(1)

 4 当拼却醉颜红(2)

 5 当拼却醉颜红(3)

 6 当拼却醉颜红(4)

 7 杨花泪尽春梦残

 8 两地魂销,一分难说

 9 一寸相思一寸灰

第三章 红颜白发两相欢

 1 曾经沧海难为水

 2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3 与君遥夜共芳辰(1)

 4 与君遥夜共芳辰(2)

 5 红楼一梦今非昨

 6 结生不作白头伴,结死须作青陵乌(1)

 7 结生不作白头伴,结死须作青陵乌(2)

第四章 谁怜把酒悲歌意

 1 良辰美景奈何天

 2 相逢意气为君故(1)

 3 相逢意气为君故(2)

 4 故园葱茏安可忘

 5 长啸无心阁自凭

后 记 人间遗恨终难裁

序言

有人说:“某些相逢,是命里注定。”

翻开璀璨如星河的历史长卷,自众多才艺冠绝的女子之中,独独与她相遇。我坚信,这便是早已注定的缘分。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关于柳如是这样一个女子,最初印象,仅止于知她与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等同列为“秦淮八艳”,以及她与当时号称“文章之宗伯”的钱谦益有过一段姻缘。

该用怎样的笔墨来形容这样一个女子?

都说“女人如花,花似梦”。可我竟不知有哪一种花,能够代表她在我心中所留下的震撼。

“杨花飞去泪蘸臆,杨花飞来意还息”,柳如是在诗词中常常以杨花自比,可她终究只是身世飘零可比杨花;钱谦益曾有“近日西陵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之句,将她比作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她娇艳的容颜的确可称得上艳若桃李;她在《咏竹》中写道:“一枝片叶休轻看,曾住名山傲七贤”,她的孤傲正如竹子,不肯开花不趁妍,或许梅花的清高孤芳能够形容得了她,哪怕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依然清香如故。

然,没有一种花,能够完全形容柳如是。虽身在闺阁,沦落风尘,却可以为了真情,柔肠百转、浅斟低唱,写下缠绵悱恻、凄婉哀艳的诗句。生为女儿,却巾帼不让须眉,时时胸怀家国,心忧天下,脱尽红闺脂粉气,吟出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她便是她,即便在逼仄严酷的历史夹缝中,依旧个性张扬,我行我素,爱憎分明。

虽是风尘女。性本爱高洁。无奈乱世生,何曾减芳华。

明末清初,铁骑狂卷,山河破碎风飘絮。她出淤泥而不染,艳丽若桃花,孤傲如幽竹,清高如梅魂,在乱世纷纭中,尽情绽放着属于自己独有的芬芳。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乱世芬芳,我应如是。

内容推荐

李沉舟编著的《开在乱世的芬芳--柳如是》内容介绍: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一生坎坷,但惊才绝艳;曾三入娟门,但傲骨铮铮,出淤泥而不染;后人评价其“风骨螬峻柳如是”。

《开在乱世的芬芳--柳如是》通过对柳如是代表作品的解读与分析,带读者去体味柳如是的内心世界,触摸这位四百年前传奇女子的灵魂。一句“一枝片叶休轻看,曾住名山傲七贤”道尽心声;一首《男洛神赋》,歌尽她与云间词派领袖,明代第一词人陈子龙短暂但悱恻缠绵的爱情;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最终让她收获了与“当代文章宗伯”钱谦益一生一世的爱情;明亡,她以身殉国而不得,最终在钱谦益逝后,以三尺白绫潇洒地结束了一生,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与感叹。

编辑推荐

李沉舟编著的《开在乱世的芬芳--柳如是》内容简介:秦淮河畔,纸醉金迷,可我,只想找寻那—生一世一双人。奈何桥上,清冷凄迷,而我,只想追寻你那渐行渐远的身影。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然,那又如何?我匆匆走过铁马金戈的岁月,在一片笙歌艳舞中郁郁独行,只为这一刻,握住你的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在乱世的芬芳--柳如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沉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67397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7.49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4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