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想踪迹(观察者发现者和批判者)(精)/人文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林贤治编著的《思想踪迹(观察者发现者和批判者)(精)》是“人文经典”丛书中的一册,原书名《思想录》,精选了400余年来40位世界哲学大师的60余篇哲学经典,是对经典的浓缩,也是对思想大师们的一种怀念。

内容推荐

林贤治编著的《思想踪迹(观察者发现者和批判者)(精)》紧扣“经典”,自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始,至里夫金、霍华德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止。《思想踪迹(观察者发现者和批判者)(精)》既有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伏尔泰(《哲学辞典》)、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黑格尔(《论精神》)、马克思(《序言》、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近代哲学大家的传世名篇,亦有加缪(《西西弗的神话》)、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福柯(《规训与惩罚》)、波兹曼(《娱乐至死》)等现当代名家的经典之作。编者在各篇作品作品之前,分别配写了简要的作者介绍和作品背景介绍,以引导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目录

[英国]弥尔顿(1608—1674)

论出版自由

[法国]帕斯卡尔(1623—1662)

思想录

[荷兰]斯宾诺莎(1632—1677)

神学政治论

[英国]约翰·洛克(1632—1704)

政府论

[英国]休谟(1711—1776)

关于新闻自由

[法国]伏尔泰(1694—1778)

哲学辞典

[法国]孟德斯鸠(1689—1755)

论法的精神

[法国]卢梭(1712—1778)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社会契约论

[法国]狄德罗(1713—1784)

《百科全书》条目

[德国]康德(1724—1804)

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

纯粹理性批判

“什么是启蒙运动?”

[美国]潘恩(1737—1809)

人权论

[英国]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1759—1797)

为女权辩护

[德国]黑格尔(1770—1831)

论精神

[法国]皮埃尔·勒鲁(1797—1871)

论平等

[法国]托克维尔(1805—1859)

论美国的民主

旧制度与大革命

[英国]约翰·密尔(1806—1873)

论自由

[英国]达尔文(1809—1882)

物种起源

[美国]梭罗(1817—1862)

公民不服从

[德国]马克思(1818—1883)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德国]尼采(1844—1900)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快乐的知识

34[英国]霍布豪斯(1864—1929)

形而上学的国家论

[美国]威廉·詹姆斯(1842—1910)

实用主义

[德国]罗莎·卢森堡(1871—1919)

专政与民主

[德国]雅斯贝尔斯(1883—1969)

时代的精神状况

[德国]霍克海默(1895—1973)

批判理论

[德国]马尔库塞(1898—1979)

单面人

[美国]弗罗姆(1900—1980)

对自由的恐惧

[美国]科塞(1913—2003)

社会冲突的功能

[德国]达仁道夫(1929—2009)

现代社会冲突

[法国]萨特(1905—1980)

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

[法国]加缪(1913—1960)

西西弗的神话

反抗者

[英国]波普尔(1902—1994)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历史主义贫困论

[英国]哈耶克(1899—1992)

通往奴役之路

[德国]汉娜·阿伦特(1906—1975)

极权主义的起源

论革命

[法国]福柯(1926—1984)

规训与惩罚

[美国]罗尔斯(1921—2002)

正义论

[美国]诺齐克(1938—2002)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美国]蕾切尔·卡森(1907—1964)

寂静的春天

[美国]科恩(1931—)

论民主

[美国]波兹曼(1931—2003)

娱乐至死

[美国]里夫金(1945—)霍华德(1950—)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试读章节

我毕生研究学术,虽出生于北纬52度的寒带,幸而天赋并未因此而减色;如果这些都不能得到充分承认,而必须认为我不能和曾经享有特权、可以向当局进言的人相提并论,那么我就要争取使人相信我低于他们的程度并没有诸位议员高于当时接受意见的当轴者那样多。诸位上议员和下议员先生们,请相信吧,你们究竟高出他们多少,最大的证明就是你们以深谋远虑的精神,听取并服从来自任何方面的理智的声音,并因之而乐于把一切议案,不论是自己通过的还是前人通过的,一视同仁地予以取消。

如果诸位已经作了这样的决定(谁要是认为诸位没有作这样的决定便是一种大不敬),那么,就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我提供一个恰当的事例来证实诸位有目共睹的热爱真理的精神和审议事务时不偏不倚的正直精神。这事例就是重新审议诸位制定的《出版管制法》该法规定:凡书籍、小册子或论文必须经主管机关或至少经主管者一人批准,否则不得印行。关于保护版权以及关于贫民的规定我不想多谈,只希望不要以这些作借口来侵害不曾触犯任何条款细节的人。但关于书籍出版许可的那一条,我满以为在主教们垮台以后就会随同四旬节和婚礼许可等条例一起废除的,现在事实并不如此。因此我要痛切陈词,首先向诸位说明,这法令的订立者是诸位不屑于承认的。其次要说明不论哪类书籍,我们对阅读问题一般应持有的看法。同时也要说明,这法令虽然主要想禁止诽谤性的和煽动性的书籍,但达不到目的。最后,我要说明这一法令非但使我们的才能在已知的事物中无法发挥,因而日趋鲁钝;同时宗教与世俗界的学术中本来可以进一步求得的发现,也会因此而受到妨碍。这样一来,它的主要作用便只是破坏学术,窒息真理了。

我不否认,教会与国家最关切的事项就是注意书籍与人的具体表现,然后对于作恶者加以拘留、监禁并严予制裁。因为书籍并不是绝对死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和作者一样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创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纯净的菁华保存起来。我知道它们是非常活跃的,而且繁殖力也是极强的,就像神话中的龙齿一样。当它们被撒在各处以后,就可能长出武士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不特别小心的话,误杀好人和误禁好书就会同样容易。

P3-4

序言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是一部青春激荡的书。我记得其中的革命者赫拉美托夫说过一个关于阅读的意见,那意思是:读书要读最早的书,上游的书,原创性的书,其实就是指“经典”。他认为,其他大量的书都是出于对这些书的阐释。阅读《怎么办》时,我还是一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雄心勃勃的中学生,赫拉美托夫的意见自然很受用,于是贪婪地寻找、大口大口地吞咽经典文本,至今许多仍然未能消化。

经典过于丰富了,因此往往显得深奥难解。大约正是为此,幽默家马克·吐温这样定义经典,说那是“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西”。

不过,回过头看,在所有读过的书籍中,毕竟要数经典给予自己的教益为大。这是一些需要慢慢咀嚼、慢慢吸收的书。正如卡尔维诺说的,经典就是永远独特、意想不到的和新颖的书,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他在一篇题作《为什么读经典》的文章里,给经典列举了十四条定义,反复用“重读”和“初读”的经验作出说明,说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时那样给我们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在重温的书。他还这样写道:经典作品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的文化时留下的足迹。就是说,经典富于历史文化的内涵,其价值超出了文本本身。无疑地,经典会唤起我们对过去的感受力,成为一种知识背景,带领我们上升到一个认识和创造的高度,从而确立自己。

大凡具有一定的阅读经验,我想,都会对卡尔维诺的定义表示认同。

前些年,出版界曾经有过一阵出版经典选本的小小热潮。选本多按不同学科进行,综合性的少见。而今,我编选的这套文丛,试图打破学科的壁垒,而以一种“人文精神”贯通之。选目则以欧美为主,其实是沿袭“西风东渐”时启蒙主义者的老路子,而加入一些新的文本材料,以见时代的播迁。

文丛共六种,学科以文、史、哲、政为主。其中三种为文献、理论、批评和记述;另三种为文学,纯属虚构类型。注重“人文”,就要求入选的作品,关注人类生存的现实境遇,而以社会的根本改造为依归。这些作品是真实的,也是真理的;它们符合善的原则,因为其中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由、公平、正义的普遍的要求;而且方式和形式是充分个人化的,所以是美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想踪迹(观察者发现者和批判者)(精)/人文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贤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4270
开本 32开
页数 41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1-5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5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