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流年(新媒体时代电影文化述评)》由梁振华著,为“大众文化档案”丛书电影卷。书稿共十章,分别论述了中国电影大片的兴起与瓶颈,艺术电影的处境,冯小刚与姜文对中国电影的贡献,电影分级制度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都市类型电影的兴起,无厘头电影在中国内地的发展,香港电影的机遇与挑战,主旋律片的新面貌,以及新媒体电影的产生及其意义。
图书 | 幻影流年(新媒体时代电影文化述评)/大众文化档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幻影流年(新媒体时代电影文化述评)》由梁振华著,为“大众文化档案”丛书电影卷。书稿共十章,分别论述了中国电影大片的兴起与瓶颈,艺术电影的处境,冯小刚与姜文对中国电影的贡献,电影分级制度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都市类型电影的兴起,无厘头电影在中国内地的发展,香港电影的机遇与挑战,主旋律片的新面貌,以及新媒体电影的产生及其意义。 内容推荐 《幻影流年(新媒体时代电影文化述评)》由梁振华著,为“大众文化档案”丛书之电影文化卷。以10章篇幅、10个专题勾勒了自2001年以来的中国电影概貌,于声色幻影、似水流年中,见出中国电影流变的轨迹:从张艺谋、陈凯歌的开拓,到冯小刚、姜文的贡献;从遭人诟病的大片,到不断被买账的小清新、3D影片。中国电影向死而生。《幻影流年(新媒体时代电影文化述评)》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总序 大片魅影 十年大片记 《英雄》的诞生 《赵氏孤儿》:被篡改的史诗 中国电影的3D前传 市场漩流中的执拗抒情 作为艺术的电影 贾樟柯现象透析 《南京!南京!》:个体主义美学秀 过山车上的冯小刚 冯小刚的常与变 《非诚勿扰》:冯氏喜剧的终结 《一九四二》:“这是我想了十八年的电影” 《私人订制》:无所依归的银幕漫游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姜文:世界围观中国的精神样本 《让子弹飞》:隐秘的癫狂 站着能把钱挣了吗? 性与中国电影 性与中国电影:一部观念变迁的影像史 情色之禁与审查制度 《色,戒》:银幕内外的“色”与“戒” 新都市新时尚新电影 青春总动员:中国电影的新势力 《失恋33天》:黄小仙儿大闹2011 《将爱》:致我们已然消逝的青春 《爸爸去哪儿》:“昙花”还是“真理”? 草根的银幕狂欢 谁在笑?在笑谁? 宁浩:“疯狂”之后 《泰圃》:纯正的“献媚”与喜剧的起点 东方好莱坞的夕阳之歌 港产片:一个时代的背影 《无间道》系列:新世纪的灵光乍现 《岁月神偷》:香港往事与香港味道 不得不说的王晶 主旋律电影的规训与突围 主旋律的和声与变奏 《建国大业》:中国式献礼 《十月围城》:别一种主流叙事 新媒体电影时代 媒介革命与影像盛宴:新媒体电影面面观 《老男孩》:一不小心长大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幻影流年(新媒体时代电影文化述评)/大众文化档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振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0024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2 |
CIP核字 | 2014075864 |
中图分类号 | J90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