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在罗家祥主编的《华中国学》的论文,均为我校国学研究院同仁的研究成果。鉴于目前学界对“国学”一词内涵和外延的诠释见仁见智,故未按经、史、子、集研究予以分类,也未按时下通行的学科领域进行处理,而是根据本校各位同仁的学术专长、根据此次所辑论文的内容进行了大致的划分。若干篇近现代史研究的成果,因系本校历史所教师劳作的产物,也一并收录。
图书 | 华中国学(第1卷)/国学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收录在罗家祥主编的《华中国学》的论文,均为我校国学研究院同仁的研究成果。鉴于目前学界对“国学”一词内涵和外延的诠释见仁见智,故未按经、史、子、集研究予以分类,也未按时下通行的学科领域进行处理,而是根据本校各位同仁的学术专长、根据此次所辑论文的内容进行了大致的划分。若干篇近现代史研究的成果,因系本校历史所教师劳作的产物,也一并收录。 内容推荐 罗家祥主编的《华中国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2012年度学术论文选集,内容包括政治史、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社会史、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等国学研究的各个分支,涵盖了历史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四个学科,集中展现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的最新学术成果。所选文章立意高远,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资料翔实,视野宽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国学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 《华中国学》主要面向科学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也适用于广大文史爱好者。 目录 张舜徽先生与宋史研究 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 宋朝民间争讼简论 身体与空间:汉魏六朝时期上巳节中的女性与女性活动 孟达事件与诸葛亮治蜀 论唐宋时期的“赐绯紫” 《清实录》宫藏版本考 《杨盈川集》版本源流考述 汉代西北边地物价考:以汉简为中心 蔡清著作《四书蒙引》的背景、意义及其对《四书大全》的修正 《论语》中的称谓与避讳研究 服饰名与身体部位名 近代汉语依凭介词的发展 中国古典小说“缀合”结构与传统思维模式 “志怪”语义源流考论 黄宪考论 荆州学派的学术文化特色及其影响 老子道论的现象学阐释 葛洪的修道论思想 晚明儒学转向与内在理路说的问题与实质:以焦竑为中心的考察 从马克思的人本关怀看曾国藩的事功与专制政权的自私野蛮 民国时期社会保险思想的传统渊源 近代社会变迁中的汉口人与早期汉口城市化 清末五大臣出洋与美国人的中国观:以美国报刊中戴鸿慈、端方使团为中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华中国学(第1卷)/国学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家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9856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9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Z126.2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