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儿子的存钱罐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叶雨编著者的《儿子的存钱罐》真实地记录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向读者展示了她对于一些儿童常犯错误的既有效又不伤害孩子的处理办法,读起来亲切又受益匪浅。也是妈妈送给兆君的最好礼物。我期待你能为看懂这本记载着自己成长历程的书,而努力地学好中文!

内容推荐

《儿子的存钱罐》编著者叶雨。

《儿子的存钱罐》是一本财商亲子书。作者从一组关于孩子理财教育的电视节目中受到启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和消费习惯。作者在文中记录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向读者展示了她对于一些儿童常犯错误的既有效又不伤害孩子的处理办法,读起来亲切又受益匪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第一次独立购物

1 日市儿童购物电视节目

2 教孩子懂得购物规则

3 独自去超市购物

4 买东西需要比价格

5 懂得说“谢谢”

母亲感言

第二章 第一次显露对金钱的认知及欲望

1 一夜之间成了“小财谜”

2 姥爷说可以

3 见什么要什么 家就成了超市

4 妈妈真厉害 我们赢了

母亲感言

第三章 别人的钱我不要

1 七千日元是多少

2 退还小朋友七千日元

3 我知道那一定是不对的

4 姥姥您很有钱

5 不许数人家的钱 是吗

母亲感言

第四章 第一次独立支配金钱

1 爸爸不在的日子

2 尝试自2 独立支配金钱

3 我说真话。妈妈不生气

4 妈妈小H寸候也骗过姥爷吗

母亲感言

第五章 我是小财迷兆麒

1 就一百元 妈妈小抠

2 我要当博士老板

3 钱能带来快乐 是吗

4 我是怎么跑到妈妈肚子里的

母亲感言

第六章 赔偿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1 妈妈的懊恼

2 我不认识汉字

3 图书馆的书要赔

4 以后不再干这样的事儿

母亲感言

第七章 我也要当老板

1 为什么我们不能买跃耧

2 为什么我们家不可IX有很多钱

3 想当老板不对吗

4 为什么会有小朋友嘲笑别人

母亲感言

第八章 亲情友情比金钱重要

1 帮妈妈扔一次垃圾多少钱

2 我们都要报酬 家就成了报社

3 我想玩游戏。虾不买也行

4 我不是弄伤妈妈的小熊

母亲感言

第九章 和妈妈拉钩约定不浪费

1 妈妈学会了自我检讨

2 浪费资源是可耻的

3 守诺是人的美德

4 谁被打了会开心呢

母亲感言

第十章 偷拿家里的钱后……

1 偷拿家里的钱

2 妈妈忽略我又长大了

3 弄“丢”了,小指甲

4 怕爸爸不怕妈妈

母亲感言

第十一章 开始固定拿到零用钱

1 我有固定的零花钱

2 末完成作业

3 我要每月一起拿零用钱

4 带着厚书去北京

母亲感言

第十二章 零用钱没了只能忍耐

1 零用钱花光了不会再有

2 妈妈要求记账

3 在记账本上写下最想要的东西

母亲感言

第十三章 每件小事都是成长的表现

1 我们家水电费有多少

2 第一次独自为家里购物

3 风铃瞎我一起睡觉

母亲感言

第十四章 爸爸妈妈理财教育观念的不同

1 要是我一定要自杀呢

2 爸爸和妈妈的不同

3 妈妈是生活中的“润滑剂”

母亲感言

第十五章 忍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1 愿望教会我忍耐

2 享受用零用钱购物的快乐

3 妈妈太浪费了

4上学前我都学会了什么

母亲感言

第十六章 偷拿了超市的小食品

1 偷拿小食品,店员找上门

2 向妈妈讲述过程

3 妈妈处理的方式

母亲感言

第十七章 第一次负债贷款

1 贷款和刷卡是什么

2 第一次贷款成立

3 以后没钱时再不贷款了

4 小男人学理智消费

母亲感言

第十八章 和妈妈交换记账本

1 自己的事情自己

2 结束还贷的日子

3 第一次规划零用钱

母亲感言

第十九章 超值物资交换的经验

1 小朋友间的物资交换

2 超值换回OS游戏机

3 是换的为什么要还

4 退还OS游戏机

母亲感言

第二十章 零用钱都用在哪里

1 她说她喜欢我

2 失而复得的医疗证

3 关于零用钱的交流会

母亲感言

第二十一章 学钢琴的费用与价值

1 火山爆发的妈妈

2 其实我更怕妈妈

3 学钢琴那么贵不是浪费吗

母亲感言

第二十二章 第一次电话购物

1 学较里发生的故事

2 解释与顶撞不相同

第二十四章 只讲储蓄太没出息

1 捐款和探亲礼物不是浪费吗

2 只懂存钱那是守财奴

3 钱要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4 三代人对物质追求的不同

母亲感言

第二十五章 游戏机与电脑的选择

1 写给圣诞老人的信

2 给妈妈出了一个难题

3 开启自2 的存钱罐

4 艰难的抉择

母亲感言

第二十六章 圣诞节,第一次开自己的存钱罐

1 把钱变成财富

2 开启生平第一个存钱罐

3 第一次为人师

母亲感言

后记

试读章节

身边的老爸非常了解他这个女儿,他从我的表情中早已窥见了我的心态,还未待我去说兆君,便先开口“教训”我了:“不许骂我外孙啊,这孩子一年到头我也看不到,不过就是这几天,你让他高兴一下。而且这小东西很有趣,每天都要数数他的钱,有一次还一边数钱一边说:‘我有这么多钱了,等我回了日本要分给爸爸一半……’”

我很想分辩,但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下去了。老爸说的是心里话,他对兆君的喜欢是从头到脚的。看他望着那小东西的神情,我常会想,那是当年对我跟哥哥极为严厉的老爸吗?都说隔辈亲,这话我是在有了兆君后才得以深深体味的。老爸难得见外孙一面,更让他对孩子几近溺爱。但,这是我那老爸的一片心,他恨不得把一整年来没给过外孙的都在这几天补给他……

所以,每次带兆君回国探亲返日后,我都要花费一段时间来纠正他在老爸这里被宠坏了的习惯。偶尔也因此对老爸开玩笑时说:“爸,差不多就行了,你别太惯着兆君。我们小时候,好像没见你这样过,这怎么对着外孙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明儿我回了日本你们不在身边,我还得一点点给他改……”

而此刻的老爸却矢口否认:“我当年对你跟你哥哥也是一样的。我对你们不宠吗?孩子一年我才见一次,还‘差不多就行了’?”

我只能赔笑:“宠,宠……是,是……”可是我心里却在大呼:“嘿嘿,老爸,你忘了当年怎么教训我们的了?而且我这一回去,你可知道我要用多久的时间才能把他的好习惯再建立起来?”

理解老爸的同时,我心底仍旧难免有些抱怨,却是不敢怒也不敢言的。此次我也只能遵照“圣旨”不敢说兆君,但在心中也真觉得,兆君也到了该懂得金钱是何物的时候了,有欲望并不是坏事情,只是这花钱的方式,无论如何都需要好好教导,否则真是太恐怖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兆君过的是“浑浑噩噩”幸福到极点的日子:没了早睡早起的约束,没了零食不能想吃就吃的约束,没了看电视要固定时间的约束……

我这儿刚刚说一句:“不许再吃了,再吃零食一会儿中午饭就吃不下了……”姥爷那边就说了:“一个小孩儿,想吃点零食有什么不可以的,姥爷给你拿!”

得,我这话又成了废话了。眼见着老爸走进厨房拿出兆君要吃的零食,我只能徒唤奈何。

这样的事情多了,兆君自然就明白在沈阳的家中,最厉害的是姥爷,只要有姥爷在他就可以无所畏惧。他会用他的小心思去衡量,跟我说一定不行的事情,就跳过我这个老妈,直接去找姥爷。“姥爷说可以!”有了尚方宝剑后,带着几分得意的神情,他堂而皇之地去做那些我不会允许他做的事情。

最初几天,我还试图说服老爸,在丝毫不奏效后,我只能改变方法尽量管制兆君。但我发现,所有的这一切,在我那可爱老爸一家之主的威严面前,都苍白无力。最终我只能向他们祖孙二人低头投降,想等着自己回了日本再来调教这张狂无比的小东西。

不过有幸的是,回到日本后,几次与老爸老妈的电话往来中,我一直不断地讲着兆君回来后改正那些习惯让孩子受了很多的苦,流了很多的眼泪,才算最终赢得老妈的赞同。老妈告诉我:“我说你爸了:‘你那么惯着外孙,把外孙的好习惯都给打乱了,等他回了日本只有女儿女婿两个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你让他们回去怎么弄孩子啊?你给女儿找累不说,也让外孙又遭一次罪,就那女婿的严厉劲儿一点儿不比你当年差,孩子不定挨了几次打呢!’”

还是老妈的话管用,老爸在我以后的归国探亲中,对兆君虽然依旧惯着,但多少地适度了些。

想想,对待孩子,两代人的感情当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当我们的父辈年迈时,看到隔辈的小东西们,他们除了疼爱还是疼爱,在这种疼爱中他们甚至会忘记了自己当年做爸爸妈妈时的严厉。如此想来,在对一个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与老人们之间存在的矛盾,也是为人父母者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要做到既顾及老人的心情,又要让孩子不失规矩,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跟老人之间尽量地达成共识。

兆君从国内回日本时,我让他把一万日元的纸币还给哥哥。小东西脸上写着不情愿,边上站着读小学的侄子也一直在说:“姑姑,那是我给弟弟的,你让他拿着吧!”

见这情形,我没再坚持让兆君还给哥哥,那可是人家兄弟俩的情分啊。但回了日本后,我收缴了小东西的全部财产:“兆君,那些钱妈妈先替你保管着。中国的钱在日本是不能用的,等下次再回国时,妈妈会拿给你……”

“那一万日元我要自己留着!”

兆君抗议,看来这小东西已经尝到了乱花钱的甜头了。“不行,一万日元怎么能是你这么小的孩子拿着的?这个妈妈暂时没收,等你再大点妈妈还给你……”

见我说话的口气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小东西交出了他的宝贝钱袋:“那妈妈说话算数!”

“嗯,说话算数!”

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只要带着兆君进超市,就发现这小东西恶习不改,见到想吃的小食品,就会问也不问,拿了就扔进购物筐中。于是我不得不一次次地跟兆君斗智斗勇,让他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兆君,妈妈记得以前对你说过,出来只允许你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想要两样东西,要经过妈妈的同意才行,对吧?”

兆君不说话,那表示,他是记得这个约定的,同时他也想起了在沈阳的快乐日子。

“为什么不说话呢?记得的是吧,所以才不说话?”

“记得。可是姥爷也说了兆麒想吃,可以!还说,要是妈妈说不行,就告诉他!”

我晕倒:小东西,山高皇帝远你没听说过吧!P18-P20

序言

君,为日本对男孩的一个称谓;兆君,本名朱兆麒,生活中被唤作兆君。

妈妈首先想对你说一声“谢谢”!真的非常感谢你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成为我的儿子。因为正是你的到来,赋予了妈妈再次成长的机会。从你的身上,妈妈重新认识到了很多东西,小至亲情,大至人性……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但自从你在日本出生后,自小在中国长大的妈妈深深体会到了中日教育上的不同。日本的早期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道德礼仪,其次才为学业。而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差别,便是对钱财观念的教育。

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物资交换”,五六岁就开始独立支配自己的零用钱。他们对金钱的认知以及理财的能力让妈妈感到惊讶,于是妈妈用心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生下来就拥有挥霍不尽的财产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更多的是普通入。那在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报酬后,如何支配钱财便显得非常重要。聪明地、理智地支配它,才会获得最高收益。反之,纵是日进千金,也会被不能控制的欲望驱使,变得千金散去无踪迹,那将是人生中莫大的损失……

因此,在你的成长中,妈妈从一开始便刻意培养你的理财能力,帮助你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让你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有计划地、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妈妈期望你具备这些能力,从而可以让你受益终生。

你出生后一直生活在日本,从九个月大便开始全天生活在保育园(类似国内的托儿所)里,到成为四年级的小学生。由于这样的成长环境,日语就成了你的第一语言。你虽会说中文,会汉语拼音,也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但中文对你来说,几乎成了外语。妈妈对此虽有遗憾,却又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家庭的努力终究抵不过社会大环境。不过,身为母亲,我总是期望你的中文水平能随着年龄不断提高,并最终能成为你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所以,当妈妈意外地接到这次约稿,心存感激之余,一个重要的想法便是用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一段你的成长历程。此书呈献给读者一份真实的同时,也是妈妈送给兆君的最好礼物。我期待你能为看懂这本记载着自己成长历程的书,而努力地学好中文!

后记

非常感激能有机会写这样一本关于小儿成长内容的书。这次写作的整个过程,是我静心回眸的过程。自己的日记、小儿的博文,孩子过去的点点滴滴,随着那些文字,会鲜活地跳跃于我的脑海之中……

我不得不感叹孩子成长之迅速。那些趣事,都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但孩子早已脱开了我的怀抱,由一个小小孩儿,变成了一个身高几乎与我相仿的大孩子。

脱稿之时,已是7月仲夏,而此时,我携子回到北京已两月有余。按签约合同本应于2011年5月脱稿,可由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史上最为严重的九级地震,我们虽生活在东京,距离震中地区有四百多公里,但却无可避免地也被卷到这场意外的天灾之中。

余震不断,物资短缺,加之核泄露的问题,让震后的人们,整个身心都陷入了一种非正常状态中,我也难逃这样的劫难。

在余震不断中,一日刚刚入睡的小儿突然被震醒,那恐慌的神情,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小儿的生命安全更珍贵的呢?终于,我们决定放下一切,携小儿归京居住。但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这将意味着我要放弃自己用人生最美的青春时光奋斗了16年的生活。

决定是如此艰难,在处理东京的家务和办理相关手续时,我可谓身心俱疲,只能将写稿一事暂且搁置。

承蒙编辑何晓的理解,允许我将完稿时间延后。电话中何晓编辑说:“叶雨,安全第一!书不急在一时,让自己完全安顿好,再专心去完成它。我们既然要写,就要尽自己的力量写到最好,为读者出一本好书……”

这句话既包含了关心、理解,更有一个出版人的敬业精神。因此,感激之余,我更觉笔端沉重,倘若不尽自己所能完成这本书,我会心存愧疚。

然能力所限,付梓之时仍心存忐忑,但依旧期许着这些发生在小儿兆君身上的真实故事,能为如我一般的母亲们带去些许的借鉴,这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最后很想说的一句就是:感谢所有为这本书付梓而操劳过的人们,感谢所有读到这最后一页的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儿子的存钱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33847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6.1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4
16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