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璇木
内容
试读章节

我似乎一直忘不了,十年前,2002年,我脑袋里产生复出念头的那一段日子。那是一段伴着梦想与激情辗转睡去又随着噩梦醒来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念头最终没有落实,但回想起那一阵子,仿佛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雨季,走过了一段泥泞不堪的路,狼狈不已,身心俱疲。也因此,我才对自己亮出了底牌,彻底地放下了体操。也从此,再也不会在梦里不断重播,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赛场上一模一样的掉杠情节。有时候,醒来的枕边全是泪水;也有时候,惊声尖叫地坐起来发现是一场梦,置身于黑暗的空间之中也禁不住内心情绪的上涌,继而嚎啕大哭。

如果说悉尼奥运给了我一整片灿烂阳光,那么亚特兰大奥运遗留给我的则是一大块黑色淤青。白与黑,如是体操带给我的幸福与辛酸,更像是我年少时代的两条轨道,生命列车在它们上面飞驰而过。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打针吃药是家常便饭。由于爸妈工作繁忙,奶奶义不容辞地挑起了家里的大梁,照顾我和哥哥。奶奶对我格外宠爱,生怕我受一丁点的委屈,所以常常把我放在眼皮子底下,绝不允许我走出她的视线范围之外。奶奶常常在饭桌上跟爸妈说:“千万不能让璇璇陀被别人欺负。”(妹陀是湖南长沙一带的口语,通常用来形容小姑娘。)

由于我长期跟奶奶生活,没有被放养,自然也就缺乏与其他小伙伴们的接触。爸妈担心我上学后会不适应群体生活,也担忧我因此而受欺负。正苦于不知如何对症下药之际,爸爸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体操健美班的招生广告,培训地点赶巧是离家不远的少年宫。经过奶奶同意之后,爸爸就给我报了名,他希望我不仅能借此机会强身健体,亦能改善我胆怯内向的性格。

蓬皮杜曾经说,命运是对一个人才能考验的偶然。也许吧,冥冥之中,这个考验就这样无声地到来。

第一天去健美班上课,就遇到体校的老师来选苗子。被挑走的小朋友去了湖南省体操学校试训,但过了几天试训后,因为这些小朋友的条件不合格又被退了回来。我在少年宫练了大概二十天左右时,又来了一个挑体操苗子的老师。她让我做了几个基本动作,主要是为了考查我的柔韧度和力量。当我透过镜子偷偷看见她赞许的目光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努力想要使自己做得更好。

很多年来,我始终忘不掉那种可以给予人力量和温暖的目光,也忘不了那一刻像是爆发小宇宙一般的生命动力。所以在往后很多的日子里,尤其是退役后下到基层去辅助体操训练时,我都要求自己对每一个孩子给出这样一种温暖而有力量的眼神。长大后读到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更加认定,鼓励他人不仅能愉人也能悦己。

也许是因为老师这种充满鼓励的眼神,使得我格外努力,后来我竟成为了少年宫当时唯一一个选入湖南省体操学校试训后没有被退回的小朋友。而挑选我的老师,就是我的体操启蒙教练周小林,她也是著名体操运动员陈翠婷和陆莉的启蒙教练。

最开始走进体操房的时候,我连体操是什么都不知道。健美操和体操,对于我来说就像大白兔奶糖与放了糖的牛奶一样,除了口感以外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做的动作基本上都一样,不同的是体操房多了很多器械,还有一块很大的浅棕色地毯。

第一次踩上去,感觉这个大地毯真好玩!在这块四面都用白色胶布粘贴起来的大地毯上蹦蹦跳跳,我总能感觉到一种不可名状的魔力,我可以跳得更高,蹦得更高。虽然后来慢慢得知,自由操的地毯下面埋有一些小弹簧所以才使得蹦跳更加轻松,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块地毯无疑像一个硕大的糖果纸,里面包裹着快乐的翻滚与打闹。我也将这块大地毯视为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游乐场,在这里每天能傻乐傻蹦几下就甭提有多开心了。可未曾想过啊,就是这块大地毯,竟成了日后磨练我意志力的起始之地。

在周小林教练的带领下,我每天下午都会来体校训练。小朋友们,无论男生女生,在那个年代,都穿着一水儿的背心和短裤。

到了体操房,真正开始训练,才知道“训练”二字意味着咬牙吃苦。压韧带,下腰,搬腿,控腿,前滚翻,后滚翻,靠倒立,提倒立,趋步,侧手翻以及每个关节与肌肉的力量训练,这些体操入门的基本动作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刚开始,我还挺有兴趣的。因为我天生柔韧性比较好,所以在压腿的环节,往往都能最好地达到教练的要求,而其他小朋友经常因为不忍韧带的撕拉而嚎啕大哭。抬头看见小伙伴们擦拭眼泪的样子,一瞬间练体操带来的乐趣就跟长了翅膀一样,飞去了九霄云外。

而我柔韧性比较好,其实是因为在训练体操之前,妈妈常常在家里给我压腿,锻炼韧带,但是妈妈从来没有因此而希望我走上运动员这条职业道路。妈妈曾经当过体操运动员,自然是知道练体操所要承受的枯燥与痛苦,所以小时候在家里压腿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没想到,这种锻炼身体的方式,竟然给我后来走向体操职业道路铺下了坚实的基础。长大以后,妈妈曾告诉我,她起初不愿意我成为体操运动员。但是,也许体操和我们母女有缘,这兜兜转转地一折腾,我还是成为了体操运动员。P3-5

后记

为了写好这个阶段的回忆录,我翻阅了很多旧时的资料,很多资料一映入眼帘就让我思绪万千。体操,给我留下了一辈子也诉说不完的故事,一生也道不尽的情感。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不曾远走。

乔治‘奥威尔曾经说:“写一本书是一桩消耗精力的苦差事,就像生了一场痛苦的大病一样。你如果不是由于那个无法抗拒或者无法明白的恶魔的驱使,你是绝不会从事这样的事的。”

在我心中,体操生涯留下的遗憾与荣誉,始终是激荡不去的一种情怀。当我们这一代运动员从赛场上走下来,进入了生活,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养家育人,不再肩负国家荣誉这个使命活着时,我常常想。难道过去与体操有关的一切真的就这样翻篇儿了吗?

不会的。因为体操铸就了我们这一代体操人的品性和命运。它使我们懂得持之以恒,学会坚忍不拔,掌握了命运多舛的真谛。也因此,当我们不再像花儿一般绽放在国际竞技舞台上的时候,我常常在深夜怀念我的队友们,想念过去艰苦的点点滴滴。这样的思绪曾经一度令我想重返赛场,因为挑战极限,为祖国而战是我们过去生活中的阳光、水分和空气。

在我还不懂得人生甘苦的时候,在1996年的奥运赛场上,站在高低杠下的我没有料到这一个突然的失误竞成为了我日后无休止的梦魇。如果你看过我们每一个运动员在失败后沮丧的神情,你就一定能体会成功后我们流下眼泪时的感受。幼小的我,曾经承受过那么大的失败。感觉天都要塌了,世界都荒芜了。可是,世界从来没有因为我们的遭遇而停止过变迁,于是我们学会了接纳与面对。

人生没有永远的胜者,也没有不褪色的光环。退役十二年之后,我的生命也算是经历了一次轮回,在得与失之间更加懂得掌握平衡。我慢慢体会到,只有锤炼能使人勇于面对真实的人生。所以当我开始回顾往昔,我也开始懂得了在生命的潮汐中安之若素,从容不迫。

记录。让我情绪得以宣泄;记录,让我相信,这一路与我为伴的所有人都一定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因为热爱,所以不悔。

也是这样的记录,使我蒙取更多的感恩之心。

感谢中国体操界为了培养我付出过许多心血的教练们,是他/她们带着我以及我的队友们一路登顶,站在了世界的屋脊上观览人生。而为了站在最高的地方俯瞰一切,我们用尽了汗水、泪水和非凡的意志力。没有教练们细心的浇灌,我们只能是娇嫩的花朵,经不起风霜雪雨的摧残;没有教练们耐心的培植,我们也不会朝着太阳的方向一路挺拔成长。这一份师徒情谊,永是言多纸短。陆导、刘导、郭导、张导、胡导以及张健主任,赖导、高爸爸、钱领队、黄导和各级体操中心领导,是你们伸出了一双双温暖的大手,没有放弃我这样一个固执内向的小姑娘,教我学会了相信自己,战胜自己,从容面对人生。

感谢北京大学,在我退役后能将我这样一名因为长期训练而耽搁了学业的学子收容其中,让我有机会在未名湖畔领略青春,全面进补文化知识。也感谢我大学时代的所有同学,是你们不断地在课业上给我帮助,才使得我在知识的世界中翻山越岭,观景修心。

感谢李宁哥、Lennon、silence、sean、Atom、Rey以及非凡体育的所有工作人员。运动员退役之后突然进入社会,会有诸多的困难。是你们,一直在为退役的运动员工作,心甘情愿地将你们的生活放逐在与退役运动员一起转型的荒漠之中,陪着我以及许多的退役运动员一起经历了无数干渴难言的困境。

感谢兰兰、文静、大头、王欣、云云、莎莎、端端、奕芳姐、黄旭、小鹏、杨威在我书写的过程中不厌其烦地被我集结在一起忆苦思甜。  感谢所有为我这本书做推荐的长辈和朋友们,感谢你们相信我;感谢韩美林老师为本书题字。

感谢秋微、刘同、李响、果果、大星为我这本书的问世保驾护航,感谢摄影师小江及Tristen为本书提供照片。

感谢我亲如家人的长辈廖慰平女士和袁炜先生对我长期以来的照顾以及在这本书问世前的诸多指正。

感谢我的家人,默默付出与陪同,与我行至山穷水尽,终是见得柳暗花明。

感谢读者,翻阅我洋洋洒洒的絮絮叨叨,只因为,我们都热爱体操,也热爱生命中从不间断的挑战与坎坷。

感谢我的“下属”王□,作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不断地给我鼓励,让我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生的列车只会停站,而不会停止,就算再是流连忘返,也要学着重新启程。所以,我在体操的站台下了车又再次上了车。迎接我的,是另一种风光绝然不同的景色。在未来的路上,我将风雨无阻继续前行。相信,在我们心中那不被磨灭的爱与力量,将永远生辉。

刘璇

2011年12月22日晨,初稿,北京

2012年8月8日凌晨,定稿,北京

目录

初芒 食得咸鱼抵得渴

惊蛰 梦想,有时是个伊甸园,有时是个屠宰场       

炫目 一念不起,万念放下 

序言

小时候,我的眼中,世界是旋转的。

伴随着每一次用力的起跳,不同的景象总是令我眼花缭乱。当我一次又一次地在旋转中寻找平衡,我的脚下是一段又一段高低起伏、泥泞崎岖的道路。当我在旋转中终于用双脚抓住地面稳稳站定的时候,世界才张开了双臂,拥抱了我。

作为运动员,尤其是体操运动员,我的运动生涯与其他运动员一样短暂而紧凑。我们都是在平凡中起步,在失败中起飞,在成功后迎来人生中新的一段起承转合。

即便是我比同代体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保持得更久,但在女子体操这个特殊的项目中,我和队友们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还没有长大的时候,人生就已经炫目地绽放过。那么,面对漫长的生命之路,在璀璨的一瞬之后,该如何去抒写生命中余下的一撇?

退役十二年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十二年的时光,我像是站在旋转木马上绕了一圈,回到了起点。人生又画了一次圆。这十二年来,我经历了退役,读书,工作……随着岁月,一路成长。

成长,使我大脑海马区(hippocampus)里有关体操的一切记忆细胞被真正激活。置身于往昔岁月,不免感慨:受过锻炼的肌肉筋骨即便退化,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却与生命同存,像点燃的圣火,永恒不熄。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所以,我对自己的体操生涯进行整理。不仅是为了记录那持之以恒的训练生活,更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行百里者半九十”。

炫目,是荣誉最终来临时的瞬间感受;璇木,是对我运动生涯的形象描述。这两组同音单词,是我未来人生轨迹的延续,也是我过去人生经历的回忆。

内容推荐

中国第一位参加过两届奥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刘璇,讲述自己从5岁开始训练,到20岁退役的体操生涯。

年幼时就锋芒毕露的刘璇,为何直到第二次奥运会才拿到金牌?

为何还没退役时,刘璇就笃定日后要做国际裁判?

在当时所有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退役年龄为17,18岁的时候,是什么力量让刘璇突破自身的变化和外界的舆论,坚持到第二次奥运会?

一切都让《璇木》来告诉你!

《璇木》的作者是刘璇。

编辑推荐

中国第一位参加过两届奥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奥运体操冠军——刘璇第一本自传!

十五年痛并快乐着的体操艰辛路程,宛若炫目般灿烂,宛如璇木般坚强!

  杨澜、鲁豫、李静、李宁、李小双、李小鹏、郑嘉颖、林保怡、黄宗泽、饶雪漫,倾情推荐!

《璇木》真实讲述体操界不为人知的辛酸与快乐,迟到四年的金牌真相,成长期的无奈——控体重,亲情的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璇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32154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7=7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5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