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与文化(第2辑)》为赵逵夫主编“先秦文学与文化”第二辑,共23万字,内容为:序两篇、论文19篇,作者23人,包括傅璇琮、李学勤、赵逵夫、刘跃进、张崇琛、韩高年、王锷等人在内。集中展示了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有关先秦方面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研究成果,加强了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
图书 | 先秦文学与文化(第2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先秦文学与文化(第2辑)》为赵逵夫主编“先秦文学与文化”第二辑,共23万字,内容为:序两篇、论文19篇,作者23人,包括傅璇琮、李学勤、赵逵夫、刘跃进、张崇琛、韩高年、王锷等人在内。集中展示了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有关先秦方面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研究成果,加强了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 目录 十年来先秦散文研究巡礼/谭家健(1) 先秦文论四题/赵逵夫(12) 黄帝战胜末代炎帝及蚩尤的纪功之辞 ——《仓颉书》试释/张崇琛(46) 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 ——先秦陇文化/汪受宽(67) 伏羲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胡政平谢增虎(80) 先秦时期文化多样性观念的自觉之路/韩高年(94) 三百篇的经典形成:论孔子、孟子在《诗经》 学史上的意义/黄忠慎(106) 他山之石:日本近十年(2001—2010)的 《诗经》学研究/张文朝(120) 楚辞在二十世纪日本的传播与接受/徐志啸 (134) “楚声情结”与汉代楚歌体诗的盛衰演变/马世年(145) 论屈原《离骚》的忧患精神/武励兴(160) 刘向《九叹》在汉代楚辞接受史上的重要价值/王浩(184) 文化保守与文化创新别解 ——老子给我们的启示/莫超(198) 王安石《老子注》的体制与作时/罗家湘 (204) 由“杞、宋不足征”看孔子的文化遗憾与夷夏观念/张艳芳(212) 《管子》校诠/魏代富(220) 先秦《诗经·文王》到《庄子·缮性》 “辘轳旋转”的书写艺术/钱奕华(237) 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史记·高祖本纪》二则/张新傻(247) 清代以来“共和行政”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陶兴华(259) 《山海经》中人猪组合的神人形象考论/梁奇(277) 刘安及淮南国宾客的著述/漆子扬 (285) 《列女传》十五卷本与八卷本的离合演变/陈丽平(29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先秦文学与文化(第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逵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6064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8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8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