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光文集》收录了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邓一光的13部作品。罗列如下:长篇小说《我是太阳》《亲爱的敌人》《想起草原》《我是我的神》(上、下);中篇小说集《左牵黄右擎苍》《蓝猫》《猜猜我的手指》《她是他们的妻子》;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一只狗离开了城市》《八岁》;艺术随笔集《从大地走向大地》、散文集《脚下地图》。其中长篇小说《我是我的神》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流浪者》烟火气十足。《月子》写出了为人父母者的各种不易。正是这种不易构成了生活的真实。
图书 | 流浪者/邓一光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邓一光文集》收录了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邓一光的13部作品。罗列如下:长篇小说《我是太阳》《亲爱的敌人》《想起草原》《我是我的神》(上、下);中篇小说集《左牵黄右擎苍》《蓝猫》《猜猜我的手指》《她是他们的妻子》;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一只狗离开了城市》《八岁》;艺术随笔集《从大地走向大地》、散文集《脚下地图》。其中长篇小说《我是我的神》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流浪者》烟火气十足。《月子》写出了为人父母者的各种不易。正是这种不易构成了生活的真实。 内容推荐 《邓一光文集》收录了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邓一光的13部作品,是迄今为止硬汉作家邓一光收录经典作品最多、最完善的作品集。 《流浪者》是邓一光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流浪者》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多反映其生活所在地四川和武汉等地的民情风俗,地方色彩粗重,叙事技巧朴实无华,目光向下,多反映底层的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目录 窄街 冯·菲拉特尔 子子孙孙 哪儿才是我的家 我在哪里错过了你 三丑 流浪者 投入 文化人 月子 生命之约 城市边上的孩子 贞女 人蛇 绝唱 流连 苹果 士兵五羊 闪电 试读章节 窄街 明崇祯年间湖南的竹茶贩子驾船来汉口打下这个宝庆码头,于是有了这条街,长蛇一般把汉水口缠得吐不出气,却窄。 街本不宽,由两条青麻石板镶成。十年前一辆解放牌货车不晓事地钻进去,叽里呱啦两个钟点荡出百十来尺,湿透了司机小伙的新工装,划破了挡泥板上一块漂亮的油漆。不知道那辆车是倒出来的还是大卸八块扛出来的。 这里如今是闻名全国的小商品一条街。三千一百二十七个花花绿绿的个体摊贩,热热闹闹主宰一条街。工商所、税务所、派出所、街道委员会、个体户协会,包括能大大咧咧从皮夹里掏出墨绿色记者证和扭扭捏捏摸出什么红色公章的男女来到这里,小街也嘲讽地让他们淌着汗满足地去。一街攒动的头,才知道什么叫人满为患。最好盯紧对方的口型,否则误把邻近摊档报出的价码听了,大喜和大悲都不利身心。两小时以后有事要办的千万别进去看新奇,否则热闹是热闹,那人流裹你进去,喊什么“开水烫背”或者“失火了”都是枉然。瞌睡大的,入了深处,放心大胆闭着眼慢慢前移,保准三五十分钟摔不着你。只是可怜那些大包小袋背着扛着的外地小贩,逛一趟小街,旅社里得躺三天。也有聪明的,做成一笔生意,付了款,道一声:“老板,劳驾东西先放你这儿,我后半夜来拖。” 这不是聊斋。 大清早,铜锣巷还没有醒透,来摆早摊的都不是本街人。小街如今是寸土寸金,外埠来这里设点做买卖的知道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但铜锣巷的人仍自在得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房子也不似从前那种船板拼成的矮三码。这条街上报上电台的百万富翁有好几个,余下的,席间的也不比别人少几道酒菜,没有宽敞地皮,都懂得向空间发展,据说黄金和房子是最靠得住的不动产,楼是一家比一家砌得高,若不是城建部门很快察觉到威胁,一连发下“十二道金牌”,晴川大厦恐怕早不算武汉的最高建筑了。但这里不便再形容众多的小楼将小街剥削得成如何瘦样,否则看官真要觉得气闷,得不到消遣,不再看下面的故事了。 尹子在太阳还在屋背后爬坡时就做成了两笔生意——二十套童衣和五十打连裤袜。买方和卖方都极满意。尹子还在背后追了一句:“下次还来哈。”卖扣子的成三妒忌地往她这边看了好几眼。成三今天不顺手,一个早晨才数了一百几十颗扣子出去,还都是衬衣扣。 尹子不是本街人,尹子是河南信阳人,半年前来帮舅舅照看摊档,说好了管吃管住,每月开她一百五十元。尹子十八岁,有个孪生弟弟在读师大,尹子当预制件厂合同工的七十元钱管不了他买《白朗宁夫人十四行抒情诗集》和酸奶的钱,尹子就辞了工作来汉口。干了三个月,舅舅很满意,丢她一个人在这里,自己回河南老家,说要在父母坟前清清静静住两年。舅母死得早,去年舅舅又娶了一个,两下相差二十几岁,还是黄花闺女。尹子若来得早,人前叫姐都会信的。女的是黄陂县人,花烛夜时一个羞答答的农村姑娘进了洞房,半个月巷子里的人没见她出来。再见到时,农村姑娘成了花大姐——一身摇晃着打眼的零碎,衣服呢的绸的,没有十层也有八层,首饰卸下来堆进秤盘,一斤的秤星不敢松手。一巷子人都瞧不上眼,嫌俗气,但也只拿人评论了两个月。第三个月头上,那女人偷了一包细软跑了,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不知道,也许过了深圳河——黄陂人有出国挣大钱的传统,做生意的多,华侨多,所以说“无陂不成街”。但不知香港有没有黄陂街。 又过一阵,小街人流流得密了,街前街后两个口,一街二十八道巷,恶糙地往里灌人,只差不能和泄洪闸拉起时比。铜锣巷开始热闹。本街的个体户出来总像开运动会,排着队入场。汉子们没好气地砰砰地将包袱纸箱甩在自家摊档上,回去再扛或者喝银耳汤;女人穿着皱巴巴的睡衣裤懒梳妆地趴在摊前,一边揉眼屎,一边把面窝之类的往嘴里填,嘴上并不闲着: “喂,昨黑去‘地宫’跳到几晚回?” “臭!汉口跳舞的都死绝了,一池尽是摸虾子的。不爱玩,不到两点就回了。” “怪得。是说听到巷子口摩托死喊,你家汉生怕是瘾没过足,拿我们瞌睡出气。” “清白!昨黑我们是坐‘的士’回的,汉生嫌夜风伤脸,不肯骑摩托。” “二么,又搬了一通宵砖头?看你一张死脸。” “还好。” “风正不正?” “灰!二五八将,小敲小打,一夜才丢十麻麻头出去,没得精神。” “二么,天天砌砖头,弟妹不闲得慌?” “说得,你当她是憨坨?天天消夜后上楼,十八法挨到来过才肯放出门的。” “二么,你是里外一把手。” “不敢说,模范先生是当得起的。” 尹子的摊档前好一阵没人光顾了,有人只看看,只摸摸,不讨价。尹子的摊子(应该说尹子舅的摊子)设得不是地方,对面卖皮箱皮包的二么把摊档推出来好几尺,巷道越发细,人不易站下。努力站下的,又被尹子左右的冬冬媳妇和黑妹引去。冬冬媳妇小小一张白脸比她摊子上的货亮,一条巷子数她最爱俏。冬冬媳妇隔日跑一趟“佳美”,抱一包香香回来。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流浪者/邓一光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一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1349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37 |
宽 | 16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