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存的基础(农业的社会学特性与政府责任)
内容
编辑推荐

《生存的基础(农业的社会学特性与政府责任)》从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发,分析了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必须性和农业的多功能性,论证了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农业地位并不随其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例的降低而下降,相反,经济社会越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越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就越大。本书由朱启臻著。

内容推荐

《生存的基础(农业的社会学特性与政府责任)》一书从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发,分析了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必须性和农业的多功能性,论证了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农业地位并不随其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例的降低而下降,相反,经济社会越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越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就越大。

农业安全和农业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为了实现农业安全的目标,政府要通过农业制度和农业政策协调农业发展与农民利益的关系。只有让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得到好处,农民的社会地位才能确立,积极性才能发挥,农业发展才能持续,农业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在诸多制度与政策措施中,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是基础。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律:农户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特点的经营方式,只要农业生产特点不变,这一适应性就不会发生变化。对于农户经营的种种弊端,可以通过发展家庭农场、进一步形成农民合作组织等途径加以克服,而不能采取消灭农户由其他经营主体取而代之的办法。政府对农业的各项补贴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支持农业的常用手段。政府的农业支持与保护措施可以通过家庭农场和农业组织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生存的基础(农业的社会学特性与政府责任)》由朱启臻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对农业认识的误区

 一 从一项调查说起

 二 误区一:农业规模经营可以使农民增收

 三 误区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使农民增收

 四 误区三:农业科技可以使农民增收

 五 误区四: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农民增收

第二章 农业特性的社会学分析

 一 自然科学的农业及其特性

 二 经济学的农业及其特性

 三 社会学的农业及其特性

 四 全面看待农业的价值

第三章 农业与农民

 一 农民及其特点

 二 农业活动的生活价值

 三 农民的农业意愿

 四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业的影响

 五 重新认识农民的地位

 六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家庭农场培育

第四章 农业文化

 一 农业文化的内容

 二 农业文化的价值

 三 农业文化的失落

 四 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五章 农民合作组织

 一 农民合作社的特点与功能

 二 合作社实现农民利益的条件

 三 解决农民合作问题的思路

 四 政府对合作社的责任

第六章 农业补贴政策

 一 农业补贴的含义

 二 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

 三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补贴政策

 四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

 五 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

第七章 农业保险

 一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论依据

 二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

 三 政策性农业保险“北京模式”的经验与问题

 四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条件及政府责任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存的基础(农业的社会学特性与政府责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启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46400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82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