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胜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是技术理解力?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懂得、明白和感悟技术中所显现和蕴含的全部意义。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和感悟所产生的不同效用,不但导致完

全不同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其结局也大相径庭。

比如火药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但我们发明药并不是为了拿它去打仗……”这是来自金一南的《心胜》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1947年,人民解放军即将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关键时刻到来之际,毛泽东一连问了四个“敢不敢”:“我们长期在农村打游击,我们敢不敢进攻大城市?进去之后敢不敢守住它?敢不敢打正规战、攻坚战?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要吃、要穿,面临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共产党敢不敢负起责任来?”

毛泽东问周围人的四个“敢不敢”,强调的也不仅是态势,更包括内心。

这就是《心胜》——首先在心中战胜对手。

《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本书作者金一南将通过自己的感悟用八个部分一一告知你。

目录

一、强军之梦

军人生来为战胜  

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记住甲午,知耻后勇

和平年代无英雄?

力量可以从天而降,思想不会

二、将帅之风

本色最无敌

含而不露的静水

艰难困苦,元帅功成

三个不能忘记的名字

战将帕夫洛夫:一颗被遗忘的流星

战将朱可夫:胜利的象征

战将基尔波诺斯:死不瞑目

强势拉姆斯菲尔德:露多大脸,现多大眼

阿里尔·沙龙:完美谢幕

三、战略之思

什么在决定成败?

重心、枢纽和关节

民族的致命伤

强烈的问题意识

风险在安宁中积累

稳定的利益,漂移的目标

认识与把握国家核心利益

四、战争之遒

美国人念念不忘的三场战争

研究失败——美军的警醒

兵贵神速的奇迹与尴尬

伊拉克战争:咬牙唱下这出戏

潘多拉盒子与拉登之死

五、前事之鉴

大清王朝的四次说“不”

一支开炮前就已失败的军队

岁月的皱纹和历史的刀痕

一封关于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通信

大挫折造就大变革

六、和平之履

“中国威胁论”——谎言也在编历史

反战的心态与迎战的实力

运河回归:没有帝国日不落

柏林墙的尴尬

历史是什么?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担当

七、他山之石

那个最不该谈论战争的国家

国家之父也是军队之父

研究雷锋和孙武的美国军人

那些美国女兵

美国国防大学见闻

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印象

大清王朝的四次说“不”

一支开炮前就已失败的军队

岁月的皱纹和历史的刀痕

一封关于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通信

大挫折造就大变革

八、民族之魂

我们中国人

无名烈士墓·界碑·国徽

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

海纳百川·壁立千仞

从百年屈辱到民族振兴

试读章节

技术理解力——现代建军的瓶颈

什么是技术理解力?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懂得、明白和感悟技术中所显现和蕴含的全部意义。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和感悟所产生的不同效用,不但导致完全不同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其结局也大相径庭。

比如火药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但我们发明火药并不是为了拿它去打仗。在中国,火药只是炼丹长生的产物和驱鬼敬神的信物。我们没有想到火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后,被装入枪筒推动弹丸射杀对方,热兵器由此诞生并开始大规模取代冷兵器,世界第一轮军事革命也由此发生。

再比如罗盘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但我们发明罗盘是为了看风水,为了判明何处好建屋、何处好修墓。我们同样没有想到,欧洲人把我们发明的罗盘装到他们的船上去扬帆远航,先探索世界,然后征服世界。

说中国因科技落后导致国力落后最终被迫挨打,也许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说法。这种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的解释:为什么前来征服我们的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其威力巨大的火炮本身依赖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其远涉重洋的战争指向本身也依赖于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当然其中还包含有其他很多因素,但对同一技术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运用所产生的巨大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差异出现后,颇富戏剧性的场面就随之而来了:我们的发明物像澳大利亚土著人打猎使用的“飞去来器”一样,不同的是它被甩出去后,呈弧线状飞回来击中的猎物却是我们自身,这可以算是从极致之处领受技术理解力的不同所产生的效用吧,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波及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

西方的技术理解力就无可挑剔了吗?也不尽然。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进行首次有动力飞行,今天看来是伟大的创举,当时却也被不少围观者笑掉大牙:费那么大劲糊的飞行器像个空中书架,晃悠几十米就掉下来摔烂,还不可笑吗?当时没有多少人理解这一技术的巨大含义,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一种军事利器即将出现,延续几千年的平面作战从此将走向立体。

技术理解力并非一蹴而就的功夫,只有随着技术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后来飞行器迅速发展起来了,最前卫的理解也不过是认为它可以用来侦察对方阵地。所以最初双方的那些简陋的双翼、三翼“空中书架”摇摇晃晃地飞去侦察对方阵地的时候,飞行员们在空中相遇时还热情地微笑和相互招手。但“蜜月”很短暂,很快有人向对方拔出了手枪。手枪射程太短,于是有人开始在飞机上安装机枪。新的技术感悟导致空中温情脉脉的时代结束,空中搏杀很快就变得像地面搏杀一样凶猛激烈。这种几乎是突然出现的作战方式把早已固定的军事秩序冲击得支离破碎,前景扑朔迷离,哪一方也未对来自空中的噩梦做好足够的精神准备。

可以说这是一种常态:新的技术和新的兵器出现了,但新的思想没有出现。恩格斯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这句话揭示了一条军事规律:新技术、新兵器迫使人们产生和创造出新思想。但诸多矛盾制约因素中,技术理解力的不同,仍然对同一技术产生巨大的思想认识分歧。

美国陆军航空兵准将米切尔最先说出他对航空技术的感悟:“在战线上空飞一趟使我对军队的布局情况得到了比在地面上跑多少圈都更加清晰的印象。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是我们可以在我们的飞机里花几分钟就越过这些交战军队的阵线,而这些军队却在战斗中僵持、无力前进难以动弹已经三年了。”“花几分钟”就可越过僵持几年的战线并非对米切尔一个人“非常有意义”,而是对全部作战方式将产生重大意义。

比米切尔更加彻底的是刚刚步出监狱的意大利人杜黑。这位前航空局长预言将出现一种全新的战争样式——空中战争。他说空中战争将引起战争的革命。他说战争将不再局限于地面大炮的最远射程之内。他说战争也不再会为地形地貌所阻隔。他还说未来战争很可能从空中开始。

杜黑一句话一个结论,其中反传统的观点比比皆是,被人揪住辫子的极端……

P45-46

序言

穷,不仅指物质,也指精神。

弱,不仅指体格,也指内心。

1919年,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赴美进修,看见中国同学大部分面色苍白,文质彬彬,心里难过。他后来一直对学生说四个“要”:“你们要好好锻炼身体,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劲,要去干。别人打棒球,踢足球,你也要去打,去踢,他们能玩儿什么,你们也要能玩儿什么;不要给中国人丢脸,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别人一发狠,你就怕;别人一瞪眼,你就哆嗦。”

马约翰对学生说的四个“要”,不仅指体格,更包括内心。

1947年,人民解放军即将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关键时刻到来之际,毛泽东一连问了四个“敢不敢”:“我们长期在农村打游击,我们敢不敢进攻大城市?进去之后敢不敢守住它?敢不敢打正规战、攻坚战?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要吃、要穿,面临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共产党敢不敢负起责任来?”

毛泽东问周围人的四个“敢不敢”,强调的也不仅是态势,更包括内心。

这就是心胜——首先在心中战胜对手。

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

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从物质到精神莫不如此。不但造成自身“东亚病夫”般的孱弱,而且骄纵出别人“华人与狗不许人内”的癫狂。我们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太缺乏胜利激情对心灵的滋养和陶冶。不但出现了贾桂那样让他坐他都不敢坐,还要说一声“站惯了”的标准奴才,而且产生出那些签了不平等条约,却以让外国使节走杂役走的偏门获得心理平衡的昏庸官吏。对一个民族来说,这是何等的猥琐与可悲。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描绘这类精神萎顿之人,被欺压侮辱后千方百计用自我设计的“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这不是内心强盛的表现,恰恰是内心极度虚弱的表现。它导致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衰亡。

人活着,必须要有精神。

精神是什么?

是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光明。

内心有力量,精神才有定力。

内心有光明,力量才有指引。  我们今天这个高速发展、充满梦想、充满动荡、充满变化、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社会里,几乎人人都充满着力量期待。政要们的力量期待,多属于物质期待;设想GDP发展到某日,国家拥有了何等财富,一切头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军人们的力量期待,则多属于装备期待;设想先进武器发展到某日,三军拥有了一流装备,前面所有障碍便都所向披靡。这些期待并非没有道理,却怕永远难以实现。一个人,一支队伍,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外在力量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恐怕都难以支撑。

真正的力量,首先发自内心。

毛泽东当年在井冈山搞工农武装割据,才几个人、几杆枪,就发出史诗般的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什么?靠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靠强烈的历史进取心。正是出自内心的必胜信念和坚定意志,其话语才空前铿锵有力:“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再看看那个瘦骨嶙峋的圣雄甘地,没有一兵一卒,没有办事处,也没有权力,随身带一只山羊,以羊奶为食,周游贫困乡村和污秽城市,以自己蒙受苦难的方式唤起别人觉醒。就是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穿着单薄、终生主张非暴力的人,摧毁了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体系。为核武器发明提供理论支撑的爱因斯坦也由衷赞叹:“我们的下一代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过这样一个人。”

再看看穷困潦倒于英国的马克思,因为交不起房租,多次被房东撵得搬家,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当时没有人认为这个整天泡在大英博物馆的《莱茵报》前编辑能有什么力量。但马克思主义却掀翻了多少王座、颠覆了多少独裁者、解放了多少民众、改变了多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其巨著《资本论》,东西方不知有多少经济学者今天又开始重读,寻找走出由于资本的贪婪导致世界金融危机的途径。

毛泽东、甘地、马克思,完全不具备今天我们认为取胜所必备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当他们怀着内心百折不回的执着走向世界的时候,表面看一无所有。但今天全世界都承认,他们给他们的国家和民族、给全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制胜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人格——句话,来自他们的内心。

真正的胜利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实现了心胜。

人类从大地上拾起第一根木棒,在大山中点燃第一堆篝火,在大石上磨出第一把利器,就开始了寻找制胜力量的漫漫旅程。

黄金时代过去了。

白银时代过去了。

青铜时代过去了。

黑铁时代过去了。

巫术试过了。

图腾拜过了。

八卦算过了。

风水看过了。

内燃机也发明了。

原子弹也爆炸了。

空间站也穿梭了。

互联网也普及了。

寻找制胜力量过程中越来越焦灼、越来越烦躁、越来越茫然的人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

圣经说:内心的光明若失去了,黑暗何等之大。

反过来看,内心有一盏明灯,世间哪里有暗夜。

新中国六十多年风雨跌宕。我们经历过贫穷,也享受着富裕;应对过危机,又面临着挑战。所有这一切,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足以形成一个民族庞大的精神财富,构建我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内心定力。

何须拿别处的阳光照耀自己。

人人内心都埋藏着星火。

点燃它——

让它燃成火炬。

北京红山口一上海浦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一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67775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2013143263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4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