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大师的青少年时代
内容
编辑推荐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由阎焕东著,是“大师的青少年时代”系列图书之一。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他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

内容推荐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由阎焕东著,讲述了巴金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关于巴金,要说的话太多,不是这本小书所能承担的。巴金自1904年11月25日出生,到2005年10月17日辞世,在这个世界上整整生活了101年,是真正的百岁老人、世纪老人。他有着丰富的、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有着丰富的、出色的文学著作,有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和巨大贡献。他是一代文学巨匠,一座文化丰碑,一个时代性的精神传奇。

巴金实在是一部大书。在这里,我们只是掀开了几页。希望读者能从这里开始,去认真地读这部大书,去细细地体味和吸取它的营养。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适合青少年阅读。

目录

一 “我的世界,我的天堂”

二 母亲——第一个先生

三 从鸡的“牺牲”到人的悲剧

四 “青天大老爷”

五 大家庭中的文化生活

六 第二个先生

七 “只想飞往广阔的天空去”

八 “五四”的产儿

九 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

十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

十一 可贵的尝试

十二 走向“新天地”

十三 “开始了飘泊的生活”

十四 法兰西“寻梦”

十五 生活使他选择了写作

十六 畅想——挫折——爆发

十七 从《新生》到《萌芽》

十八 为一群“有理想的人”塑像

 ——关于《爱情的三部曲》

十九 “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控诉’”

 ——关于长篇小说《家》

二十 巴金与萧珊——他“生命的一部分”

 (代结束语)

后记

试读章节

一 “我的世界,我的天堂”

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与鲁迅、郭沫若等开一代风气的“五四”闯将相比,巴金属于后起的一辈作家。巴金多次说过,他是“五四”的产儿,“是被五四运动的年轻英雄们所唤醒、所教育的一代人”。但同时,他也是最大胆地同封建家庭彻底决裂,并勇敢地向封建家庭和它所代表的整个封建制度,公然喊出“我控诉”的一位作家。是他,深刻地、多方面地暴露了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的腐败和残暴,有力地展示了它的血腥本质和罪恶;是他,从封建家庭内部揭示了新一代的成长和奋起,并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的反抗和叛逆,从而大胆宣告了这个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

巴金的代表作《家》,他的另外一些优秀作品《憩园》、《寒夜》等,以及他晚年用毕生心血凝结而成的杰作《随感录》中的许多篇章,都始终如一地深刻地表现了这一时代性的伟大主题。

那么,是怎样的历史和社会机缘使巴金有了这样的感知和勇气,并使他有能力和毅力完成这一历史性的文化使命7

原因就在于他正是出生于这样一个封建家庭,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他在作品里所展示、所揭露、所痛斥的一切,差不多他都曾经亲历过或亲见过。从出生一直到他19岁冲出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他被爱过,也曾受到严格管束,感受过友爱,也看到了仇恨,还看到过眼泪、倾轧、血污和死亡。而这一切,都是在社会急剧变革和各种新思潮汹涌激荡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因而在巴金心里又得到熔炼和提升。这一切,为巴金的创作提供了生活基础和源泉,也给予了他资质、力量和勇气,使他终于能够承担起这一历史的重任。

因此,我们的故事就要从巴金的家庭和他的幼年开始讲起。

1904年11月25日,农历甲辰年十月十九,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典型的官僚地主家庭。这一年是清光绪三十年,中国社会在内忧外患中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期,传统的皇权统治在西太后与维新派的生死博弈中风雨飘摇。而地处西南“天府之国”的“锦城”成都却还平静,巴金所降生的这个大家庭更是处在一个短暂的鼎盛时期。这是一个拥有百余人口的大家庭,在巴金上面,有将近20位长辈,和他同辈的兄弟姊妹有30位以上,另外还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家庭中辈分最高的是祖父李镛(号皖云),他也是全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祖籍在浙江嘉兴,到祖父李镛这一辈,他们来到四川已经是第三代了。对李氏家族来说,四川可算得上是一块福地,第一代是给人作“幕僚”,第二代开始做县官,而到了第三代,巴金祖父李镛就不只是做知县,还做了知州。他在官场上混迹多年,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步步上升,并饶有积蓄,广置田产,在成都四郊有良田千亩,在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修筑了豪华的宅院:四进院落,几十问瓦屋,还有花园、竹林、亭榭等,成为当地屈指可数的大富之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家》里的高公馆大体就是依照李家公馆的格局描写的。

在巴金出生前,祖父李镛已“告归林下”,颐养天年,着意经营这个由他一手建造起来的大家庭,期望它一代代繁盛下去。最初,他也满怀信心,因为在他从官场上退下来的时候,已经有三个儿子正沿着他的路爬上去,似乎个个都有美好的前程。一大群孙子孙女也都使他欢喜。在巴金的记忆里,这是一个守旧而又固执的老人,终日少言寡语,但家庭中无论谁都得昕他吩咐,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俨然是一位专制君主。同时他还是一位诗人,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喜欢结交名人雅士,曾印过一册诗集《秋棠山馆诗钞》送人,还喜欢收藏古玩字画,并与川剧班子里的小旦时有来往。由于有这位祖父的存在,使得这个大家庭中处处都充满着一种浓厚的封建性的文化意味。这位祖父就是《家》里高老太爷的原型。

祖父结过两次婚,讨过两个姨太太,生有六子一女。巴金的父亲李道河是长子,也在清末的地方政府里做过多年的官,后来到四川广元县做了知县。二叔李道溥年轻时中过举,他和三叔都曾作为“新政”的产物被派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又都装上假辫子,二叔做了四品官,三叔做了南充知县。在一个家庭里,在不长的一段时间里连续出了这么几位“县太爷”和“朝廷命官”,在世人眼里自然是家道兴盛,声名煊赫。

从降生到这个家庭,到最后决然地离它而去,巴金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了19年。

巴金是父母的第五个孩子,在他前边已经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李尧枚比巴金大6岁,自幼聪敏好学,又是长房长子,故深得父母以及全家人的钟爱。三哥李尧林只比巴金大一岁,可以说是和巴金一起长大,他和巴金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幼年和青少年时一起读书、玩耍,后来又一道冲出家庭。这两个哥哥不仅在巴金早年,而且在他后来的生活中都发生过深刻影响,给过他许多帮助,是巴金一生都感念不忘的人。这中间本来还有一个“二哥”,是按旧时通行的所谓“大排行”(即大家庭中兄弟们的子女分别按年龄统一排序)称呼的,他是巴金二叔的儿子,幼时也是巴金的伙伴,可惜在1917年川滇军队在成都进行巷战的时候,患白喉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尚未成年便夭折了。那时巴金也患了白喉,只是凑巧才得到医治,捡回了一条小命。

按家庭的大排行,巴金是同辈兄弟中的老四。他本名叫李尧棠,字芾甘,这名和字都有些讲究。在李氏家族中,巴金这一辈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尧”字,就是通常所说的属于“尧”字辈,而另一个字则都以“木”字做偏旁,如大哥叫李尧枚,三哥叫李尧林。所以巴金的名字除了一个共用的“尧”字,另外配了一个以“木”为偏旁的“棠”字。而“芾甘”则是由“棠”字引申而来,其源出自《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发。”诗的本意是写人们对召伯的怀念,“蔽芾甘棠”是指一棵幼小的不大的甘棠,据说召伯南巡时曾在这棵树旁停留,人们怀念召伯的恩德,便作歌劝大家不要伤害它。巴金所用的“甘”字就是指“甘棠”,“芾甘”就是“蔽芾甘棠”的省称,也是对“棠”字的诠释。瞧,为这么个名字就绕了这么大个圈子,动了这么多脑筋!从这件具体而微的事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大家庭里的文化气氛,也可以体察巴金的长辈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对巴金的爱和祈愿。

P001-007

后记

怀着敬意和不安,匆匆写完了这本小书,讲述了巴金青少年时代的故事。虽然前面已经有了“代结束语”,但那还是“故事”本身的一部分,所以还要遵照编辑的嘱咐写几句话,算是后记。

关于巴金,要说的话太多,不是这本小书所能承担的。巴金自1904年11月25日出生,到2005年10月17日辞世,在这个世界上整整生活了101年,是真正的百岁老人、世纪老人。他有着丰富的、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有着丰富的、出色的文学著作,有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和巨大贡献。他是一代文学巨匠,一座文化丰碑,一个时代性的精神传奇。

关于巴金,过去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早在1936年,鲁迅先生就曾说过:“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稍微了解一点鲁迅的读者都知道,他是很少这样夸奖人的,尤其是对青年作家,说话历来十分谨慎,能得到他这样的评价何其难得!而那时巴金还不足32岁。过了差不多半个世纪,到巴金晚年,和他同被称为“20世纪的良心”的冰心说:巴金“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而也就在这前后,日本的评论家说巴金的存在“代表着亚洲的理性”,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则称巴金是一位“著述不倦的创作者,他的自由、开放与宏博的思想,已使其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见证人之一”。如此这般的评说,不胜枚举。所有这些都很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1999年,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将天体上新发现的8513号小行星命名为“巴金星”,以彰示巴金的文学生命天长地久,永放光华。这是无上的荣誉,是巴金的光荣,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光荣。

然而,巴金却总是那样谦抑,那样平易,而且终生都是那样真诚。他提倡说真话,向读者敞开心扉,“掏出自己燃烧的心”;他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人民养育了自己;他竭诚地表示:“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巴金实在是一部大书。在这里,我们只是掀开了几页。希望读者能从这里开始,去认真地读这部大书,去细细地体味和吸取它的营养。

天上有“巴金星”闪耀,地上有浸润巴金心血的泥土伴随,相信我们的阅读一定会有更多的收益。

2010年4月12日

(本书部分图片系网上收集,因作者、出处不详而无法标注,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虽然我们多方联系,但仍有个别作者没能联系到,敬请有关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大师的青少年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焕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2069608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18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4
出版地 河北
203
13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