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所著的《中国政治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三十六章讲述中国历朝历代的盛衰变迁史,作者用洗练而精准的文笔深刻剖析了历朝历代更迭的根源。第二部分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则是以独到的眼光将历代的政治思想给以了明辨和精析,第一次使人从纷繁的诸子思想以及历代政治主张中理出头绪来,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了真正的认识。
图书 | 中国政治史/民国大师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吕思勉所著的《中国政治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三十六章讲述中国历朝历代的盛衰变迁史,作者用洗练而精准的文笔深刻剖析了历朝历代更迭的根源。第二部分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则是以独到的眼光将历代的政治思想给以了明辨和精析,第一次使人从纷繁的诸子思想以及历代政治主张中理出头绪来,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了真正的认识。 目录 中国政治史 第一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003 第二章 中国史的年代/008 第三章 古代的开化/010 第四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018 第五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024 第六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029 第七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033 第八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037 第九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040 第十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045 第十一章 前汉的衰亡/050 第十二章 新室的兴亡/053 第十三章 后汉的盛衰/057 第十四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062 第十五章 晋初的形势/066 第十六章 五胡之乱(上)/070 第十七章 五胡之乱(下)/074 第十八章 南北朝的始末/078 第十九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85 第二十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088 第二十一章 唐朝的中衰/091 第二十二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095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100 第二十四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105 第二十五章 北宋的积弱/110 第二十六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115 第二十七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122 第二十八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127 第二十九章 明朝的盛衰/132 第三十章 明清的兴亡/136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盛衰/142 第三十二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146 第三十三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152 第三十四章 清朝的衰乱/157 第三十五章 清朝的覆亡/162 第三十六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168 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 第一讲/177 第二讲/179 第三讲/182 第四讲/189 第五讲/211 第六讲/218 第七讲/229 第八讲/236 第九讲/252 第十讲/25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政治史/民国大师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吕思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2214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 |
CIP核字 | 2013253168 |
中图分类号 | D6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