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斌著的《中国法学时局图》是《北大法学文库》的丛书之一,通过引证影响的定量分析,展现一幅当代中国法学的思想地图。全书内容包括背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中国法学三十年:主导法学的思想图式;中国主流法学引证的统计分析;洞悉法律的多维视角;民法典:民族生活的法律归宿;改造我们的教学:历史使命与法学教育等。
图书 | 中国法学时局图/北大法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凌斌著的《中国法学时局图》是《北大法学文库》的丛书之一,通过引证影响的定量分析,展现一幅当代中国法学的思想地图。全书内容包括背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中国法学三十年:主导法学的思想图式;中国主流法学引证的统计分析;洞悉法律的多维视角;民法典:民族生活的法律归宿;改造我们的教学:历史使命与法学教育等。 内容推荐 《中国法学时局图》由凌斌著。 书名的由来,是模仿百多年前的中国《时局图》,将原本的“熊”(俄国)、“犬”(英国)、“蛙”(法国)、“鹰”(美国)、“日”(日本)、“肠”(德国),换成了美国《宪法》、德国《民法典》、法国《人权宣言))、日本《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牛津法律词典》和贝卡里亚的《犯罪与刑罚》。 以定量研究为基础,中国法学时局图展现的是法律移植的法学后果。从引证影响来看,中国法学思想板块的基本构成,是英美法系学者的理论法学作品,中国大陆学者的公法作品,欧陆法系与台湾地区学者的私法作品。法学作品总体呈现为“外向型”和“异质性”特点,具体表现为“理论法学美国化”和“部门法学德国化”。其信仰基础,是一种将西方法学作为终极真理、将西方法治作为绝对未来的“法学末世主义”。 中国法学时局图,反映的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思想状况。中国学术头脑的社会科学半区基本被美国大学所支配,而人文学科半区则为德国大学所主导。当代中国学术的思想宗主,名为“德尔克斯”:德(亚里士多德、康德、萨义德、庞德、赫尔德、柯林伍德)尔(海德格尔、卡西尔、黑格尔、托克维尔、韦伯、贝尔、波斯纳)克(哈耶克、洛克、诺奇克、克拉克、布莱克、拉塞克)斯(诺思、科斯、霍布斯、罗尔斯、哈贝马斯、吉登斯)。 究竟谁在支配着我们的头脑?《中国法学时局图》希望,通过引证影响的定量分析,展现一幅当代中国法学的思想地图。 目录 序言:为了中国法学——法学末世论批判 一、时局图:中国法学的当下处境 二、法律移植主义的典型主张 三、末世论:思想演变与精神实质 四、法学末世论 五、“未来法学”的自我异化 六、法学理想的中国转向 上篇 定量研究 导论:学术断代史的定量研究 一、学术评价、引证索引与引证分析 二、数据库和定量研究的局限 三、学术量化的困难与衡量学术的标准 四、作为一种经验素材的引证数据 五、学术史的定量研究 六、反思与展望 七、认真对待自己的历史 第一章 背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 一、十年管窥三十年:问题与方法 二、三十年中国学术史:基本分类与核心作品 三、主导中国学界的重要作品:结构与变迁 四、影响中国学界的主要作品:结构与变迁 五、走向开放的“中国心智” 六、结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二章 中国法学三十年:主导法学的思想图式 一、问题与说明 二、三十年法学核心作品的影响排序 三、三个十年间法学重要作品的影响排序 四、中国法学的思想图式:主导作品 五、中国法学的思想图式:主导作者 六、法学时局图:中国法学思想图式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 中国法学三十年:主要作品的学科特点 一、问题与说明 二、总体变迁 三、地域取向:内向型法学 四、时代取向:时效性法学 五、风格取向:教科书法学 六、结语:从三十年法学到三十年法治 第四章 中国主流法学引证的统计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分析数据和变量的说明 三、法学整体引证情况的统计分析 四、法学各引证群引证情况的统计分析 五、法学“核心作者”引证情况的统计分析 六、中国法学引证特点的初步结论与评论 七、结语:中国法学引证特点与完善引证评价机制 附录:学术史定量研究的数据处理方法 一、采集、备份与核对 二、校对 三、合并与排序 四、编码 五、描述 六、结语:数字背后的历史 下篇 定性研究 导论:交叉学科时代的法学研究 一、从法学翻译谈起 二、例一:法律经济学的“成本” 三、例二:法律统计学的“发生比” 四、例三:法律心理学的“推想” 五、交叉学科的法学影响 第一章 洞悉法律的多维视角 一、引子 二、主旨 三、脉络 四、内容 五、启迪 第二章 洞穴里的微光 一、为什么理“性” 二、性选择的生物学基础 三、性态经济学 四、性态经济史 五、性规制的效率评价 六、中国的性与理性 第三章 民法典:民族生活的法律归宿 一、问题:民法典论争的重启 二、法治的时间性:法典制定的历史过程 三、法典制定与民族共识的民主塑造 四、法典制定与法律技术的科学表达 五、法典制定与法学研究的宪政意义 六、结语:民族生活的法律归宿 第四章 改造我们的教学:历史使命与法学教育 一、历史机遇与教学使命 二、哈佛法学院的两次“世纪改革”:用意与启迪 三、中国法学教育的“亚里士多德教学法” 四、美国法学教育的“苏格拉底教学法” 五、中国古代教育的“孔子教学法” 六、教学方法与教育目的:职业、智识与伦理 后记:书中自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法学时局图/北大法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凌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336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2013248285 |
中图分类号 | D9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