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那青杏蜜的小时候(30年代)/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周国平主编的《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是一套儿童文学非虚构类的纪实故事,一套真实的民间童年个体生活史。丛书遴选出生在20世纪1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的极具代表性的北京地域的个体共9位。《我那青杏蜜的小时候(30年代)》主人公为“翟鸿起”,以口述或自述的方式,整理、记录了自身的童年生活,并由此辐射出当时的社会景观和风土变迁,图文并茂,真实可感。在时间的横截面和年代的纵坐标上,呈现30年代的童年史料和历史面貌,既有个体微观又有时代宏观,堪称一部珍贵的百年童年记录样本。

内容推荐

周国平主编的《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中的这些作者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阅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

《我那青杏蜜的小时候(30年代)》为丛书之一,翻过翟鸿起的这本《我那青杏蜜的小时候(30年代)》,一个时代就在眼前结束了。我们回味着那段历史,总觉得还是非常有滋有味儿的。毕竟,那也是一代小朋友的故事,那里同样凝聚了童年的欢笑。

目录

半年私塾/6

碰蔫含羞草 挨了手板子/10

狗画梅花鸡画竹叶/12

一点一横口不大/13

八月节吃团圆饼/15

刺猬吃盐会咳嗽/18

手工攥煤球一人干一份/21

冰盏儿/22

果子干/24

青杏蜜/26

冻海棠/28

糊涂膏/30

捅彩盒/33

冰核儿噢! /35

半空儿——多给!/38

烂化蚕豆/40

铁蚕豆/42

印帖梨膏糖/45

糖画/47

吹糖人/51

棉花糖/54

听戏/56

看电影/59

给磨房送鸡子儿/62

一个醉鬼子兵/65

一个日本老人/68

马路两边的“防空洞”/70

邻里相处/73

和邻家小伙伴摔泥饽饽/74

糊“屁股帘儿”/75

火柴盒做小耳机/77

竹刻格言版/78

卖泥模子/80

耍耗子/82

耍猴/86

耍乌丢丢的/90

耍狗熊/94

捏江米人/96

换茶壶茶碗/103

缝穷的/106

代写书信/109

送财神爷来啦!/112

试读章节

1.半年私塾

1936年开春,大哥领我到离家不远路北的一个大院子,在院子的北屋见到一位老人,说是教我读书。当时我手里拿着一个布包,包里有一本《百家姓》、一本《三字经》、一支毛笔、一个墨盒、一支铅笔和一个小本子,还挎着一个小板凳。大哥让我给先生鞠躬,我深深地向先生鞠了一躬。

老人穿一件旧长袍,布鞋,短发,满脸皱纹,戴一副小圆光的眼镜,那两只镜腿是直的,卡在耳鬓上面。先生看我时微探着身子,两只大眼从眼镜上边直盯着我,“嗯”了一声,当时我的心怦怦跳个不停。他向大哥交代了几句话,就算是拜师了。每天上午半天课,下午在家自习。

第二天上午,我去上课了。北屋里坐着十几个学生,都是自带板凳。

“打开书——今天我们念《百家姓》。跟着我念,手指着书里的字念!”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就这样,念五句重复一遍,上午就念了这五句书。先生说:“念书要手眼口一致,手指每个字,眼盯准了,口念出声,记住喽!”

放学啦!我夹着书包回家。吃了午饭,就照先生说的,一遍一遍地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大哥说这位先生教的方法和其他人不一样,单日子念《百家姓》,双日子念《三字经》。

两个月过去了。我们每天上午到北屋上课,对着屋门墙上挂着的一张画像,说那是圣人像,学生进门后要先向他鞠一躬。

这天,先生上课时手里拿了一沓子薄纸,上面印的有红格子、红字。先生拿出一张两手提着面向学生,念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我只是听着看着,纸上面的红字还有不认识的。

在念书中花插着练习拿毛笔。练习写字之前,先要把这上边的红字每笔都要描过,将红字描满。先生说:“今天学拿毛笔。”我们每个同学都把毛笔摘掉铜笔帽,听先生讲。  “把笔杆夹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之间,立直,两眼距笔差不多一尺远,平视看笔尖,不能歪头,也不能把笔拿斜了!”同学们都按先生说的拿住毛笔,先生还不停地纠正手势不对的同学。我也握住毛笔摆在眼前一动不动。忽然身后老师用手抓住我拿的毛笔上端,猛地往上一抽,我撒手了,吓我一跳。先生笑着对同学们说:“手拿着毛笔,得用力握住笔管,记住喽,手没劲,写不出好字来!”又学会了研墨,不能把墨研歪了头,不论研多长时间,沾水的那头,必须是平的才行。

这一个月里念书、学拿笔、研墨……

这天老师把那红格纸发给每人一张。

先生说:“这上边有二十个字,从右往左每行五个字,竖着念。”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先生领大家念了两遍:“这二十个字里边都含着毛笔字的所有笔画,横平、竖直、点、钩、撇、捺、折、提……”先生用手指着字的每一笔逐个讲解,然后找了一个比我略大点的学生,在桌上铺好那红格纸,他按先生的要求给我们示范,描那纸上红色的二十个字。我们十来个同学围起来看着。先生说:“描的时候每个字的笔画要一次描满,不能找补……”

中午回到家里,和母亲说了上学的情况。二姐说:“那叫描红模子,我们刚上学的时候,也学过用毛笔描红模子。”

我对那二十个字的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太了不起啦!我参加工作以后,担任初中语文教员,查遍了有关的书籍和工具书,也没找到究竟是哪位诗人写的这首诗,而且还没有题目。多少年来一直是我头脑里的悬念。

P6-8

序言

童年记忆和时代变迁

哲学家、作家 周国平

每个人都曾经是儿童,都有过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的时候。儿童的眼睛好奇而纯净,能见成人所不能见,在平淡中见有趣,在平凡中见真理。长大以后,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失去了这种眼光,但多少会记得当年用它看世界的印象,它是我们心灵中永远的财富。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珍贵的童年记忆。童年是人生的黎明,万物在晨曦里闪放着迷人的光辉。这光辉并未消散,在我们的记忆中,它永远笼罩着我们的童年岁月。所以,一个人无论到了什么年龄,回忆起童年岁月,心中都会有莫名的感动和惆怅。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又是非常个体化的,并且必然会染上时代的色彩。在不同年代度过童年,童年生活及其留下的记忆会很不同。对于同一个年代,儿童和成人的视角也会很不同。映照在儿童的眼睛里,相关年代的社会场景和风俗会呈现丰富而有趣的细节,从而为历史记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

基于上述理由,我对这套书的创意颇为欣赏。策划人保冬妮挑选了九位作者,年龄依次从上个世纪10年代到90年代,时间跨度近百年,请每人写一本童年回忆。这些作者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阅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打通个体童年史和区域社会史,用童年记忆呈现时代变迁,我认为这个尝试是这套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书评(媒体评论)

我对这套书的创意颇为欣赏。策划人挑选了九位作者,年龄依次从上个世纪10年代到90年代,时间跨度近百年,请每人写一本童年回忆。这些作者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阀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打通个体童年史和区域社会史,用童年记忆呈现时代变迁,我认为这个尝试是这套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著名哲学家、作家 周国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那青杏蜜的小时候(30年代)/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翟鸿起
译者
编者
绘者 于娇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79454
开本 16开
页数 1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7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2013299696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