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幸福正能量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冬天的尽头,迎来春天,幸福就是牵着冬天走向下一个春天。不要预支烦恼,从今天起,开始幸福!幸福就是跟自己好好相处,知道自己想要的、可以要的,做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爱想爱的人,等该等的人,和对的人看一生风景。《幸福正能量》是伯特兰·罗素散文中最有名的作品,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充满睿智,倍受读者信赖。

内容推荐

在《幸福正能量》这本书里,伯特兰·罗素不依靠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作出一张治愈不幸的良方,希望那些对生活感到困惑和郁闷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医治他们病案的方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获得幸福。

《幸福正能量》浅显易懂,读起来饶有趣味。正如罗素写此书的目的,“希望那些遭受不幸而并未享受幸福的众多男女能够诊断出自己的症状并找出摆脱的方法”。

目录

第一篇 幸福有缘——幸福是一种态度

 001 幸福相约,我们要如约而至 / 3

 002 幸与不幸,只在一念之间 / 16

 003 苦才是人生,正视生活该有的姿态 / 29

 004 给心情放个假 / 41

 005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50

第二篇 幸福絮语——一个人的时候抱紧自己

 006 花一些时间和自己相处 / 63

 007 善待不完美的自己 / 73

 008 忌妒是一个人的忐忑不安 / 82

 009 静观人生,接纳幸福 / 90

第三篇 幸福倒数——用一辈子证明『我愿意』!

 010 其实,你什么都不用怕 / 103

 011 舍不得让你受苦 / 114

 012 孩子是最美的礼物 / 125

 013 一辈子最愿意的事情 / 134

 014 和对的人看一生风景 / 150

第四篇 幸福守望——每一天,睁开眼睛已是幸福

 015 小心轻放的纯真 / 161

 016 我们现在还不能老去 / 168

 017 对自己的才能说“Yes” / 184

 018 走出去才知道世界很美 / 195

 019 留白是一种智慧 / 203

 020  你若安好,便是幸福 / 212

试读章节

001 幸福相约,我们要如约而至

在一些朋友的言论和著作中,几乎看不到幸福的影子了。然而,结合自己的游历和游历中的所见所感,我发现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下面我就来说说生命中遇到的那些幸福的人吧。

幸福可以分为两种或者可以说是两类,依据不同的论点有不同的名称:现实的和幻想的,肉体的和精神的,情感的和理智的。我并不打算去论证哪种观点,只是客观地描述。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这也是区别这两种幸福的最简单的方法)来描述:一类是大众的幸福;一类是知识分子的幸福。

小时候,我认识一个掘井工,在他身上包裹着满满的幸福。他身材魁梧、肌肉发达,但是不会读、不会写,他对政治一无所知,也不知道选举是怎么回事。当得到国会选票时,他才知道有国会这个政治机构。他的幸福很简单,只是建立在躯体的活力、足够的劳作和征服石块的基础之上,和知识、自然法则、物种进化、公共设施享有权等通通无关。

我的一位花匠的幸福就是这样的,他一年四季都在狩猎野兔。照他所说,这些兔子阴险狡诈、诡计多端,要想和它们一较高下,必须具有高智商的头脑才可以。他天天都在忙活着和兔子较量,为了抓住它们,他每天要骑车穿过16英里的山路,但是他的快乐恰恰也来自“这些兔崽子们”。他现在已经70多岁了,但是依然身手矫健、充满活力。

或许你会认为,读书人很难享受到上面那些简单的快乐。征服一只小兔子能有什么快乐呢?但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浅显。兔子再小,至少比黄热病杆菌大得多,而且是一个活物,知识分子尚能从细菌上得到快乐,那么读书人为什么不能从动物身上收获幸福呢?

从情感的角度来讲,读书人的快乐和花匠的快乐不一样,因为快乐的形式不同。这是教育造成的差异。成功必须有困难的陪衬才更具意义,当我们付出努力达到目标时,往往更能感受到快乐。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己设定的目标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以便最后能够克服困难。这样才会提高积极性,激发更多的热情。

所以不要高估自己也是幸福的源泉之一。自我评价偏低的人惊讶于自己的成功;自我评价过高的人惊讶于自己的失败。前者令人高兴,后者令人沮丧。明智的做法是,避开自卑、自负这两个极端,取其中间“地带”,不断进取、不断奋斗。

科学家是所有受过高级教育的社会成员中最幸福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满足。随着社会发展,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没有人会置疑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普通人会怀着敬慕、甚至是仰望的情感来看待他们。另一方面,他们的感情纯朴、简单,容易在家庭中得到满足。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含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所以大部分智力都要放在自己的工作上,在工作中他们已经得到了深刻的快乐,吃饭、结婚等相较于工作而言要简单得多,从中得到幸福也简单得多。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朴素”的幸福,所以不会再把智商、情商花在复杂的情感上。简单的感情像平缓的河流,只要不遇阻碍,便不会泛起浪花。但是平静的水面下往往蕴藏着无穷的能量,而粗心的人往往看不见这种力量。

从上面的内容来看,科学家拥有实现幸福的全部条件,无论是站在他的角度,还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他有能力展示自己的幸福,因为他的成就对于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仅从这点来看,艺术家远不如科学家幸运。

当公众无法理解一幅画、一首诗或一首歌时,人们就直接断定他们的画不好、诗糟糕、歌难听;可即使他们无法理解相对论,还是会认为科学家的话有道理。所以在社会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科学家受人敬仰,艺术家遭受歧视。结果爱因斯坦受到人们爱戴,而画家却在饿肚子。爱因斯坦是幸福的,画家却是不幸的。

一个艺术家如果不理会公众态度,即使遭到反对,但依然我行我素,那么他很难幸福。除非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与外界断绝关系。而科学家不一样,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他的同行不认可他(也许出于忌妒),但是在外界还有那么多普通人器重他,因此,他不需要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圈子里。与科学家相反,艺术家处在两个极端的位置,要么被人鄙视,要么做卑鄙的人。很多艺术家都逃不开这两种厄运。

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如果施展了自己的才华,那么他很可能被人鄙视(因为树大招风);如果他藏而不露,往往又会被人说成做作、卑鄙。当然事情也会有例外。在历史中的某一时期,优秀的艺术家是被人尊重的,尽管他们年纪尚浅,但依然受到人们的尊重。米开朗琪罗或许遭受了于勒二世(意大利教皇)的不公平待遇,但是他的绘画才能并未受到否定。可是现代社会却不一样,很多百万富翁为了求得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不惜重金,可尽管这样,在富翁的思想观念中,他从来不认为艺术家从事的活动和他的商业领域一样重要,所以,从普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不如科学家幸福。

印度、中国、日本,都曾面临外部忧患,政治环境不稳定而破坏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幸福,所以他们试图改变。于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领导、组织很多重要的活动,如果他们改革的目标得以实现,能在国家以及民族生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就算不得不付出重大的代价,但是他们依然会感到幸福。

而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往往面临内部障碍,年轻人对待生活通常会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这是安逸和软弱的合成表现。安逸,使年轻人容忍社会对他们造成的痛苦;软弱,使年轻人认为所有为改变生活而付出的努力毫无价值。所以,他们宁愿把时间花在创业、谋财上,而不是用在社会改革上。因此,西方大学生发财的机会比东方大学生要多很多。

在东方国家,正因为年轻人既不软弱也不安逸,所以他们不会无视社会人的痛苦,会投身改革或革命。他们为此奋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就算为了公共事业而死,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把那视为幸福。有一个年轻的中国人曾来我校参观。他告诉我,回国后他要在反动势力的统治区仿照我们的学校,建立一所新学校。无疑,那危险无比。我问他,难道你不怕这样做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吗?可他的脸上是那样平静、那样幸福,仿佛牺牲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我在心底默默地称羡他。

我们虽然谈到科学家、革命家的幸福,但并不是说只有伟人才能得到幸福。恰恰相反,这种幸福并不容易实现,因为它需要主体拥有非凡的能力和广博的志趣。科学家要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政治家要从改革中获得愉悦。其实,只要具备特殊的才能,能够通过运用自己的才能获得满足,不奢求获得全世界的赞誉,谁都可以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我记得一位双腿残疾的男子,他的生活极其平静、安宁,他把全部时间都用来创作,在他腿残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创作了一部关于玫瑰花枯萎病的专著,长达五卷。我十分敬重他,将他视为生物病学研究方面的一流专家;我没有和贝壳学家真正地交往过,但是通过周围认识他们的人我知道,他们很幸福,而幸福的来源就是那些普通的贝壳;还有一位排字工,所有想发明创新字体的人几乎都以他为榜样,他堪称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排字能手。不过,尽管他赢得了所有人(其中不乏有声望的人)的尊重,但是这些快乐远不如他在工作中运用技巧得到的快乐,就像舞蹈家在跳舞中获得的快乐一样。他们的快乐都来自对于自身的本能的满足。

现在以机器生产为主,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技术性工作在机器时代提供的快乐与手工时代相比变少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在技术工人从事的工作确实和中世纪时期的工作不同。可是在经济生活中,他们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机器制造者、飞机设计师、电脑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从事的职业,仍然有无限发展的空间。而且,在一些落后地区,比如农村、山区,农民远不如汽车司机、火车司机幸福。农民自食其力,在土地上耕作、犁地、播种、收获,虽然听起来丰富多彩,却是“劳作在人、收获在天”,若遇荒年,农民则苦不堪言,哪还有幸福。但是,机械工程师的工作就不一样了。他们工作时几乎不受天气的影响,而且还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他影响自然,而农民则要顺应自然。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只负责“看管”机器,他们每天都要重复同样的操作,所以认为工作越来越乏味,这样的人是无法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当然更不会感到幸福。  机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机器代替人类完成繁重、危险、乏味的工作,而人类将时间用在多变性、创造性的工作上。但是我们现在的水平还没有完全达到那个阶段,所以人类难免会面对枯燥、无趣的工作。当人们为了充饥,开始从事农业活动时,就学着适应枯燥无味的生活;当人们进入狩猎时期,依靠捕获动物生存,工作才变得有趣。

现在,还是有很多富人从祖先的职业(打猎)中寻求乐趣。但是,自从引入农业生产方式,人类的生活就变得无趣、忧郁、沉闷,直到引入机器生产,人们才在机器的帮助下稍微解放。每个乡村青年都希望摆脱风吹日晒的劳苦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束缚。很多年轻人进城务工,就是因为他们渴望感受工厂和电影院的气氛,那种氛围是亲切的、融洽的。友谊、合作是幸福的基本成分,这在工业生产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在很多人看来,幸福的要素之一就是要对你的工作充满热情。革命家、社会主义者、民族主义者都对自己的工作饱含热情,甚至不惜以献血和生命为代价。哪怕是一些微小的信仰,都会使人满足。幸福不能建立在虚假的信仰之上。

如果人仅仅依靠喜好、每天都异想天开地生活,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除了异想天开,生活中还应该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感兴趣,那么就算每天不以它为中心,还是会在闲暇时光拥有一种满足,这就足够消除你的空虚感了。

献身平凡事业和培养一种爱好都能使人快乐。当代最杰出的数学家是这样安排他的生活的。他将时间平均分成两部分,分别用于数学和集邮。当他在数学领域不得志时,他就致力于集邮,借以安慰自己。当然,收集邮票并不能证明数学难题,但是我们想想,对于一道数学题,当苦思冥想不得解时,随手翻看收集的邮票,形色各异,色彩变幻,该是多么令人欣喜若狂,心旷神怡!除了收集邮票之外,我们还可以收集很多其他的东西,如瓷器、鼻烟壶、罗马硬币、石器,等等。这些快乐虽然纯朴、平凡,达不到惊天动地的程度,但足够令你心情愉悦。我们小时候满足于简单的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曾经的快乐不置可否,还把它当作不成熟的表现,这实在是大错特错。

其实,幸福无关大小,只要这种幸福无碍他人、愉悦自己,都值得珍惜。以我自己为例,我喜欢“收集河流”,从伏尔加河顺流而下,从扬子江逆流而上,我从“漂流”中得到快乐,遗憾的是我还没有去过亚马孙河和奥里诺科河。这都是一些纯朴的快乐,但我十分珍惜它们,并为能享受这样的快乐而感到自豪。

当我们爱好、沉溺于一种事物时,会更容易感到快乐,比如球迷、歌迷、影迷等。以棒球迷为例,当他们看到报纸、电视中有关棒球赛事、棒球球星的相关报道时,那种热情是难以抑制的,连他们的眼神都变得贪婪、痴迷,情绪激动时,他们甚至欢呼雀跃,从亢奋的快乐中体会幸福。

我记得一位美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总带着忧郁的色彩,每次读他的作品,我都感到压抑。但自从我们见过一面以后,结果就很不一样了。当然这不是我的作用而是棒球的功劳。当时电视台正在转播一场“厮杀”激烈的棒球赛事。随着赛事的进展,这位文学家的情绪也越来越高,他忘记了烦恼、忘记了文学、忘记了自我!看到他钟爱的球队获得胜利,他竟然发狂地欢叫起来。从此以后,我从他的文学作品中再也体会不到愁苦的感觉了。这就是爱好带给人的幸福。

狂热和爱好会带给人快乐,但绝不是快乐的源泉。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充当的只是麻醉剂的作用。人们利用它们逃避现实、忘却痛苦。那么,根本的幸福之源是什么呢?是爱,是关怀,对人和物的友好的关怀。

关怀他人是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情感不能带着贪婪、掠夺的杂质,而且不能带有功利性、以求得别人回报为目的,否则你会更不幸福。

友善地关怀别人就是善于观察别人,发现每个人的语言艺术、行为特色,并从中体会到乐趣,而不是企图夺取别人的权力让他们臣服于自己。无论别人与他是否亲近,他都可以在对别人付出情感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他不会抱怨别人忘恩负义,因为关怀他人只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无关回报。这样的关怀才能得到别人的友爱,也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在别人那里被看成是不可原谅的事情,在他这里反而成了乐趣的来源。别人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做到的事情,于他而言却是信手拈来。他幸福,所以会把幸福传递给别人,而这反过来又会让他更加幸福。关怀别人必须发自肺腑、真心诚意,不能抱着为别人负责或牺牲的心态。在工作中,人们只希望彼此能够相互喜欢,却忘了要相互包容。自然地流露情感,单纯地喜欢他人,如此便能幸福。

根本的幸福有赖于对人和物的双重关怀。在上面的文字中,我们讲到了对人的关怀,接下来,我们开始讲对物的关怀。

P3-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幸福正能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伯特兰·罗素
译者 梁亦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26494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2014025728
中图分类号 B82-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