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锦里的私房意趣,不把锦里当成一段旅程而沉醉其中。在锦里期许的目光里,娓娓叙来这闲散日子的慵懒记忆……
沈敏霞所著的《一个人的锦里》是一本了解成都的生动读本,从另一个侧面描摹了成都人达观、闲适的生活状态。
“泡”锦里,品尝休闲成都的原汁原味。
图书 | 一个人的锦里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体味锦里的私房意趣,不把锦里当成一段旅程而沉醉其中。在锦里期许的目光里,娓娓叙来这闲散日子的慵懒记忆…… 沈敏霞所著的《一个人的锦里》是一本了解成都的生动读本,从另一个侧面描摹了成都人达观、闲适的生活状态。 “泡”锦里,品尝休闲成都的原汁原味。 内容推荐 《一个人的锦里》用清新、婉约的笔触,以一个异乡人的视角,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锦里古街活色生香的全景图画,并以自己与锦里古街亲密接触的切身感受为铺垫,娓娓道出了锦里屋檐下的生动与率性,从另一个侧面描摹了成都人达观、闲适的生活状态,是一本了解成都的生动读本。 《一个人的锦里》由沈敏霞所著。 目录 锦里素描 夜醉记 寻闲记 读影子 寻香记 试读章节 章武街57号的卓尚蚕丝坊在诸葛连弩的对面。诸葛连弩的铺面上,摆放着几架弓箭,游客跃跃欲试,我只有观战兴趣,然而这样的兴趣也维持不了两分钟,不如踱去对面的蚕丝坊。 蚕丝坊里现场演示制作丝绵被,这和当年在乌镇所见略同。小时候家里有一条妈妈亲手织的蚕丝被面,是生丝的,所以有些硬,但是味道很好闻,尤其每次洗过之后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干,那股蚕丝的清新味道很让我痴迷,总是用被面蒙着一张小脸在那里嗅,结果把被面又蹭得脏兮兮的。人总是偏好一些味道,有的人喜欢闻汽油的味道,有的人喜欢臭豆腐,也有的人喜欢脚丫子味儿,这些都是怪癖,我觉得我喜欢蚕丝的味道,大概也是属于此类。爱屋及乌,我连蚕蛹的臭味也是觉得香极了的,如果去饭店,看见有蚕蛹可吃,定然不肯放过。 蚕丝坊里有现场手绘的真丝手帕。绘者清心无他,管你多少人围观,他只洋洋洒洒挥几笔,我看着他排布于桌上许多块手帕,画葡萄的时候一溜儿画葡萄,画藤蔓的时候也顺溜全部画藤,有时候画到一半没了兴致,就背着手出去逛街去了,也不和游客搭话,却也亲切随和的样子。 在锦里,总是有些奇人异士的吧,我这样对自己说。 夜醉记 夜色人影穿梭,去锦里的人一般不会拒绝这样“扎闹猛”,在夜间一片灯影恍惚里,锦里失真的秀色让人眷顾流连。看见灯亮的,忍不住要去探寻究竟;看见幽暗的,又想去那里寻点意境;吆喝声响亮的,想必是火热激情,不禁要去看看;如果是闲坐在那里静谧守职的,想来是有些不寻常的胸襟,也忍不住要去看看询询。 从锦里章武街大门的入口处观望这条有些迷幻色彩的街道,闻到的是近处星巴克的咖啡香气,这样的气味让人感觉很妥帖、很温暖,起码在人们迷失于此,或者恍然徘徊的时候,咖啡的香气有着引导和抚慰的效用。 虽然这与古街的情境有些格格不入,但是锦里的星巴克就在那里非常妥帖、非常融合地蹲守着。因为它就在章武街的街口,离大门很近,所以你不得不侧身去看看,看到雕花的门楣和隔栅的窗棂,看到窗格子里面的店堂,大片涂鸦的墙壁,以及懒懒散散窝坐在那里的三三两两的人们。咖啡口味与别的店并无二致,在情调上却似乎更调情一些,人总是这样的,因为熟稔了星巴克,所以如果有稍微二式一点的星巴克,滋味不变依旧喜人,风味稍异,便多了一份惊喜与期待。 这里有巨大的惊喜,熊猫图案的星巴克的杯子,据说只有这里有售。隔着窗棂斜落在桌上的淡淡日光,以及氤氲着醇厚气味和念想的咖啡香氛,让人隐隐忘却边上是川流不息的街巷。有时候咖啡不是用来喝的,是品的。用你的鼻子,你的敏锐的其他感官,还有你的好心情坏心情。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如果在锦里,这样的感觉会更强烈些。所以除了店堂里,你还可以尝试一下在它的露天小庭院里懒懒地仰着脸,窝在椅子里,闭上眼睛默数一二三,让失眠的继续失眠,而我,要在这里消磨半日闲梦,抛却浮生厌情。 咖啡总是有情境的,喝咖啡的地方更是如此。我想如果倦了,我会沿着来时路,返回到街口的星巴克。锦里的星巴克属于不是你计划要去的地方,甚至在你路过的时候,瞥一眼的神情都是倦怠的,但是也许你兜了一圈回来,会愿意亲近一下。之所以喜欢咖啡,是因为喜欢咖啡的温度,蜷坐在沙发里的触感,远比正襟危坐笔直着腰杆等候奉上来、双手承接的清茶要妩媚和柔软许多。 咖啡冷去,心里想着一个人,或者一件往事,那种温暖的感觉,却慢慢满散飘溢开来,也是这般的柔情和芬芳。 这样想着,瞟一眼古色古香的锦里星巴克,旁边擦肩而过的是更夫,穿着和咖啡年代不融洽的马褂,敲打着小锣。错乱时空。本来,到锦里就是寻味这些片段,未必是连贯和融洽的,意图重新经历那个古老年代,是痴心妄想,那么隔着时空重温,是不是也很有味道? P25-3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个人的锦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沈敏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47840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3-01 |
首版时间 | 2014-03-01 |
印刷时间 | 201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8 |
CIP核字 | 2014035434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