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印谱印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纸公函藏墙缝·两方红印放异彩》、《咏雪词风流千古·诗书印堪称三绝》、《文摘社刊登总方针·毛泽东郑重钤红印》、《受人之托精刻“润之”·博琴铁笔誉满京城》、《柳亚子喜获新词·曹立庵飞刀治印》……杜忠明撰写的《毛泽东印谱印话》围绕毛泽东书法作品、毛泽东保存的印章,讲述毛泽东与印章篆刻人之间的交往故事。

内容推荐

杜忠明撰写的《毛泽东印谱印话》围绕毛泽东书法作品、毛泽东保存的印章,讲述毛泽东与印章篆刻人之间的交往故事。曹立庵、齐白石、陈巨来、谢梅奴、刘博琴、邓散木、钱君匋、吴朴堂、叶露渊、谈月色、石昌明、方介堪、齐燕铭,等等,都为毛泽东刻过印章。有些作品毛泽东收受了,但是很少使用;有的作品毛泽东收藏了,但是只是偶尔使用;有的时候,毛泽东甚至婉然拒绝对方的好意,你可以刻,我也可以拒绝……因此留下了许多佳话。这些佳话,正是《毛泽东印谱印话》的内容。

目录

序言

前言:别出心裁宗法晋唐

一 一纸公函藏墙缝

 两方红印放异彩

二 咏雪词风流千古

 诗书印堪称三绝

三 文摘社刊登总方针

 毛泽东郑重钤红印

四 受人之托精刻“润之”

 博琴铁笔誉满京城

五 柳亚子喜获新词

 曹立庵飞刀治印

六 润格费照收不误

 布章法三易其稿

七 齐白石单刀冲刻

 寿山石字字留红

八 傅抱石精心治印

 毛泽东婉言谢绝

九 号称长沙篆刻王

 首刻诗词《沁园春》

十 毛泽东反手掌乾坤

 邓散木敬献龙钮印

十一 一身精三艺 九十臻高峰

十二 疏密松紧巧处理

 铁线阳文成珍品

十三 谈月色挥毫操铁

 瘦金书飘逸挺秀

十四 齐白石收旁观生

 篆法佳有奇门法

十五 “毛泽东”印中一绝

 一笔书圆润流利

十六 樾丞治国玺篆书改宋体

后记

试读章节

书法家书写自己的作品之后,要在作品上加盖自己的名章,叫钤印。这种习俗源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唐代以前很少有这种加盖名章的做法。在一幅书法作品上安排好符合画面章法布局和风格特点的印章,会给书画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奇效。书法以全黑布白为主,贯穿始末,少许朱红破之,在视觉上填补了孤寡单欢的遗憾。在漫长的书画艺术发展史上,钤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审美特效和必备章法。其实最初印章只是一种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为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逐渐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也可以显得更郑重,还可防止伪造;另外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以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目前,书法作品上的印章大致有以下几种: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姓名章一般分朱文白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闲章,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拦腰章等。引首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椭圆形、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引首章按内容又可分为如下几种:斋号章、雅趣章、年号章、月号章,等等。

鉴藏章,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

可见,书法艺术发展到现在,如果一幅书画作品最后不钤印,似乎给人一种未完成的感觉,仿佛没有一个圆满的交代。甚至被人们认为不是合格的书法作品。

但是,毛泽东书法80年,作品中却几乎没有钤印这个环节。无论题词、书信、批注、文稿,毛泽东都喜欢用毛笔或铅笔,以他独特的“毛体字”签上他的大名,并不理会世俗上的那些繁文缛节,名章、闲章,从未用过。那么,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为什么不钤印呢?在写《毛泽东书法八十年》这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毛泽东的书法是宗晋唐的,再加上毛泽东的刻意创新,用现代人的目光看,毛泽东这不钤印的书法布局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独出机枢;而从古代的书法源头上看,不钤印又是师法传统的。所以,无论怎样看都有毛泽东自己的道理。

据资料记载,至目前为止,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仅有两幅《沁园春·雪》是用过印的,而且有一幅不是毛泽东自己钤印,是别人为毛泽东刻治了印章,然后钤印在上面的。

其实毛泽东手头从来都不缺印章,不知为什么,他研习书法80年,却一直没有养成盖印章的习惯。据田家英夫人董边回忆,毛泽东的印章有两抽屉多,而且都是名人为毛泽东雕刻的,曹立庵、齐白石、陈巨来、谢梅奴、刘博琴、邓散木、钱君匐、吴朴堂、叶露渊、谈月色、石昌明、方介堪、齐燕铭,等等,都为毛泽东刻过印章。据说,傅大卣、沙孟海、顿立夫等,也为毛泽东刻过印章,但是笔者没有收集到这些印章的拓本,非常遗憾。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是热爱的,他也非常喜欢篆刻艺术,时常将印章拿在手中把玩,田家英任毛泽东秘书时,董边常常戏称田家英为“掌玺大臣”。你想想,两抽屉的印章!的确有些乱套,没有一个“掌玺大臣”怎么可以呢?P1-3

序言

研究毛泽东书法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当年毛泽东手中还收藏了很多自己的印章,而且都是大师级的篆刻大家为毛泽东雕刻的,这倒是一件非常令人好奇的事情。我们知道,毛泽东一生喜爱书法,但是我们极少看到毛泽东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上钤盖印章,那么毛泽东收藏这么多篆刻印章又是为什么呢?毛泽东喜欢吟诗作赋,毛泽东擅写书法,难道毛泽东还有那样的闲情逸致,想研究篆刻不成?

其实不是。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和书法、唐诗宋词一样,堪称中华国粹。毛泽东历来喜欢中华传统文化,对书法有着非常深入和持久的研究,有毛泽东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可以说书法和篆刻有着很深的渊源,毛泽东在研究书法的同时,少不了要花费一定时间研究篆刻。也许从中也能获得有关书法的一些启示吧?因为有很多书法大师本身就是篆刻大师。

另外,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在纵情挥洒的书法之余,拿出一枚雕工精美的印章欣赏一番、把玩一番,也是别具情趣的一件雅事吧?

因为喜欢,也有很多篆刻大师了解毛泽东的这个雅好,因此毛泽东收藏了不少自己的印章。这些篆刻印章秦风汉品,古意纵横,绝对堪称金钩银划。然而毛泽东的品位却极高,即使是篆刻大师的作品也不是来者不拒的。有些作品毛泽东收受了,但是很少使用;有的作品毛泽东收藏了,但是只是偶尔使用;有的时候,毛泽东甚至婉然拒绝对方的好意,你可以刻,我也可以拒绝……因此留下了许多佳话。

研究毛泽东很多年了,毛泽东的印章却是一片新的领地,觉得这些资料非常珍贵、难得,很有必要加以系统研究、发掘、整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毛泽东伟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因此我静下心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还真的获得了很多意外的收获,于是就有了你手中的这本书。毕竟这块领地过去人们研究的还比较少,资料还很不完全,据田家英夫人董边回忆:“毛泽东的印章有两抽屉多。”而这本书里收集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希望更多喜欢这门艺术的朋友热心支持,深入发掘,使这个小册子日臻完善。

是为序。

杜忠明

2014年3月5日于大连

后记

《毛泽东印谱·印话》今天付梓了,非常兴奋。虽然这本书在我已经出版的毛泽东系列出版物中是最薄的一本,但是这本书我却觉得是最值得珍贵的一本。因为篆刻这个领域人们涉猎很少,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毛泽东竟然有这样的雅好?所以这本书会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人对篆刻艺术研究不多,书中难免有疏漏错讹之处,还望各位学者、专家海涵,并予以批评指正。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央文献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热心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杜忠明

2014年3月5日干大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印谱印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忠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40471
开本 16开
页数 1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2014049807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3
18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