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悲欣交集(史国良自述)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母亲是个家庭妇女,父母都不识字,生了我们七个孩子。我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我排行第六。我出生在1956年1月份,记事起就赶上中国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

小时候,我家住在三建公司宿舍区,与我们住在同一小区的工人,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当时首都搞十大建筑,从全国各地抽调工人到北京来。我父亲原来在河北大城县,我妈也是那儿的,他们两人住的村隔得不远,我爸很早就闯关东去了,在东北当建筑工人。我妈十五岁出嫁,之前都没见过我爸爸。日本侵占那里,来了就抢花姑娘。姑娘还没结婚呢,被人糟践了,将来就麻烦了,所以赶快找个主先给嫁出去。没见过男方不要紧,是正经人家就行。这样,我妈十五岁时就过了门,然后在婆家等了三年才见到我爸。办了婚事后,就跟着我爸到东北去了。五十年代,北京搞建设的时候,就到第三建筑公司来了。小时候我家住的地方叫北新桥九道湾,好像是甲59号。听我妈说,我出生在安定门附近的一个医院。

现在的孩子都有个幸福的童年,而我把自己童年的记忆讲出来,可绝对算不得幸福。在我能够分辨这个世界时,第一个印象就是饥饿,饥饿伴随着我的成长。

父亲是六级抹灰工,级别较高,月薪八十二元钱,这在那时算是很高的工资了。可全家九口人,只有父亲一个人挣钱,生活压力特别大。七个孩子都在发育期,吃得多,七张嘴接起来,就有一尺多长,都要吃父亲一个人。我们都在上学,要买书买本,要穿衣服。而且父亲又是孝子,他还要养活我在老家的爷爷。爷爷很苦,来信没有别的事,就是要钱。父亲五块、十块地给他寄。实在没钱,就买点儿油条、蛋糕什么的,打一个盒子寄过去。

当时全国人都在挨饿,不只我家,可像我家这么负担重的,又有多少呢?妈妈也想尽办法出去找点儿活干,有机会就抓住,小工啊,挖沟啊,打铁丝啊,起钉子、砸钉子啊,到建筑工地给人推小车啊,搬运大白菜啊,这种事我妈会经常去。她一走就会把年幼的孩子托给我姐姐,有时是二姐、有时是三姐来照顾我们。

那时吃饭是有定量的,别的人家也挨饿,但我家子女多,不但饿,还有竞争。都在长身体,需要量特别大。我记得那时大人是一斤粮食或八两粮食,小孩只有半斤。我家是我三姐管家,做饭时,都是拿称量,多了一点都不行,不够就用什么菜啊、糠啊、豆腐渣啊、麸子啊,来掺和着吃。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去找吃的,地里的各种野菜,什么能吃,什么味,怎么吃法,都一清二楚;树上的哪种叶子、哪种花可以吃,也都非常清楚,从小就练就了这么一套找食的本领。但是这样还依然填不饱肚子。

饿,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今天的孩子而言,这种景象大概是天方夜谭,他们或许会问为什么不去吃麦当劳。可那时我整日饿得发慌,整日都在寻找,想方设法往嘴里填些东西,那种记忆真是刻骨铭心。

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大肚子,老喝菜汤,喝菜粥,把肚子撑大了,浑身浮肿,一按身上就是一个坑,半天不起来。我记得吃得最多的一种野菜叫灰灰菜,吃完之后容易拉稀。主食吃得最多的就是白薯,所以现在一说吃白薯,马上就胃酸,吃伤了。再有就是吃棒子面,棒子面那时是好东西了,可从小老吃棒子面,现在一想棒子面就反酸水。那时候饿得经常上不了炕,在学校上课间操,有时就会虚脱,忽然间晕倒了,就觉得腿软,眼前一黑,一切都不知道了。

父母在外挣钱养家,回来得晚。经常就为了等我妈,或我爸回来吃饭,我们几个小孩都不睡觉,等着他们回来,看他们吃饭,然后都说“我饿、我饿”,真像一窝没长毛的小鸟张着大嘴要吃的。于是我爸、我妈拿筷子夹一点,送到我们嘴里,对我们说:“快睡觉吧,睡着了就不饿了。”是的,这是一个好方法,在我的童年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是在饥饿中睡着的。

有一种家务活儿是我们争着抢着要干的,那就是刷锅,因为谁刷锅,锅底就给谁吃。其实,家里也没有好吃的,那就是锅嘎渣儿,也叫锅巴。我们特别渴望吃到这个东西,虽然它黑乎乎的,但对几个饥饿的孩子有着十足的诱惑力。P3-6

目录

引言

年少的记忆

求学之路

读研的日子

军艺与画院

我的三个老师

移居加拿大

削发为僧

回家

序言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大师的绝笔所达到的佛学境界,以及他临终前的心境,非我等常人所能理解。而我将这句话作为书名,不过是表达自己在生命旅程中亦悲亦喜的情感体验。

贫寒而命途多舛的少年时代,我也时不时能吮吸到生活中甜美的甘露,也有自己独享的欢欣;成年后,事业蒸蒸日上,但仍有压抑不住的苦闷和挥之不去的诸多烦恼。“悲”与“欣”,似乎始终伴随着我的生活,缠绕在我的心灵之中。然而同时,“悲欣交集”亦体现出我生命的搏动,并反映出我人生的经历是如此丰富和鲜活。我愿诚实地将它记录下来,并恳诚地奉献给读者诸君。

其实,大干世界中,谁人没有过五味杂陈的内心体验呢?我是个艺术家,“悲欣交集”不仅是我观察生活的视角,也是我进行创作的情感源泉。如果我手中的画笔,能真实地描绘出人世间那欢欣与悲苦相交织的众生相,能深刻地展现出普通百姓“悲欣交集”的人生长卷,吾之愿足矣。

内容推荐

用“悲欣交集”来形容画家史国良的艺术与人生似乎是再合适不过了。由一个北京普通工人家庭的爱画画的孩子,成长为一名画家,一度遁入佛门,时隔十几年再回到红尘,他艺术道路的成长与成就,人生理想与现实的胶着与挣脱,到今日的脱胎换骨,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悲欣交集(史国良自述)》是史国良的自述,他为人有种近乎残酷的坦诚,从年少至今的点滴,经由他的回忆生动呈现,举重若轻。

编辑推荐

史国良,1956年生。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他擅画人物,画风以写实为主,题材则以反映现代生活为主。多年的绘画创作使他的作品功底扎实、笔墨厚重,是当代中国写实人物画坛的重要代表人物……《悲欣交集(史国良自述)》讲述了他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悲欣交集(史国良自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国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73233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9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4042252
中图分类号 K825.72=76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6
15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