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散中国的犹太人/六书坊
内容
编辑推荐

刘晓航编著的《流散中国的犹太人》介绍了犹太人1800年民族大流散的悲情历程,并重点讲述了犹太人在我国开封、上海、哈尔滨及天津四大城市的流散情况,犹太文明在这四地如何生存发展,犹太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及交流进程,以及中国人民对犹太人的善待、犹太人与汉民族的友好交往等。

内容推荐

刘晓航编著的《流散中国的犹太人》从犹太人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写到了犹太人的今天生活,并着重展示了侨居在中国的犹太人的生存现状。

《流散中国的犹太人》对认识犹太人与中国人的关系,传播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宽仁胸怀具有一定的意义,对研究犹太人的历史也大有帮助。

目录

第一章 犹太民族的历史与希伯来文明

第二章 犹太民族大流散的悲情历程

第三章 犹太人流散开封的千年之谜

第四章 19世纪中叶以后来上海的犹太人

第五章 20世纪初,俄国犹太人流散哈尔滨

第六章 流散天津的犹太人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第二章 犹太民族大流散的悲情历程

一、犹太民族——一个流散全球,没有祖国的民族

公元70年后,犹太人被罗马统治者驱赶出巴勒斯坦以后,虽然没有了祖国,但是,犹太人仍然信仰犹太教,遵循自己的礼节与习俗。他们流散到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并顽强地保持并发扬光大犹太民族的文化。

对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来说,最大的希望就是返回故土。他们每天的祈祷词中。都重复着一句话:“吹响我们自由的伟大号角。高举起召集我们流亡者的大旗,我们要从各地聚集到我们的国土上。”犹太教的拉比(拉比,在希伯来语中就是“长者”和“教师”的意思,是对犹太教长者及博学的神职人员的尊称)不断地强化圣殿在犹太人中的影响,要求犹太人记住圣殿被毁后发生的重大事件,强调巴勒斯坦在犹太人心中的重要地位。犹太人坚信:迦南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即“应许之地”。根据《圣经》 (旧约)记载,公元前18世纪希伯来人从两河流域来到迦南,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我要将你现在的居住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应许之地”是犹太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也是犹太民族几千年来矢志不移的信条。在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均始终认为巴勒斯坦是他们的故土。在无依无靠的犹太人心中,只有回到祖先生活过的地方,重建国家,才是摆脱苦难出路的唯一办法。“明年在耶路撒冷”成了犹太人的祈祷词,这便是犹太人复国思想的起源。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后。巴勒斯坦起先归属东罗马,即拜占庭帝国。公元614年,波斯帝国一度占领巴勒斯坦,留在这里的犹太人开始重建圣殿,但是,拜占庭帝国很快发动反攻,再次将犹太人赶出耶路撒冷。他们杀戮犹太人,强迫他们改信基督教。许多犹太人逃离巴勒斯坦。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迅速打败了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建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5年,阿拉伯人进入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当地居民逐渐伊斯兰化。犹太教的圣殿的西墙(哭墙)成为伊斯兰阿克塞清真寺院墙的一段。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想方设法回到耶路撒冷,伫立在圣殿被毁后仅剩的那一堵“哭墙”下哭泣、祈祷,把给上帝的愿望写在纸条上,塞进墙缝里,憧憬着复国的那一天。哭墙寄托着犹太民族的苦难,也见证着犹太民族复国的理想。  虽然名为同一个犹太民族,但实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犹太人在外貌、肤色、语言、生活习俗上并不相同。近代以来,确定犹太人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种族标准,即认为只要双亲(或是双亲之一)为犹太人的话,本人就是犹太人。另一种是宗教标准,即只要信仰犹太教的就是犹太人。以色列的《回归法》规定:“犹太母亲所生,或已经皈依犹太教而不属于另一宗教的人,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的历史,是被迫害、被歧视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19年到1948年,有案可查的大规模驱逐犹太人的事件就有80多起。到中世纪时,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形成三个分支:东方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中东和亚非地区:源于中世纪西班牙的塞法迪犹太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

东方犹太人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除了宗教信仰和习俗外,大多数融入阿拉伯文化,使用阿拉伯语。相比西方犹太人,东方犹太人的生活比较稳定和安逸,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由于几千年来受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他们与当地人通婚,东方犹太人大多讲阿拉伯语,在外貌上与当地人极为相似。

源于西班牙的塞法迪犹太人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从巴勒斯坦和埃及来到西班牙。罗马人镇压了犹太人的起义后,有更多的犹太人流散到那里。公元412年西哥特人占领西班牙,对犹太人实行政治歧视和宗教迫害,强迫他们改信基督教。公元711年到756年,阿拉伯人和西哥特人发生长期的战争。犹太人为了自己的解放,支持穆斯林。穆斯林王朝建立后,西班牙犹太人获得信任,一些西非和北非的犹太人也来到西班牙。塞法迪犹太人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上都有所建树。西班牙犹太文化在10—12世纪达到鼎盛,这一时期被称为塞法迪犹太人的“黄金时代”,西班牙在这一时期也成为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主要分布在西欧、中欧和南欧,他们自罗马帝国时代就陆续作为奴隶和商人来到这里,很多人从事农业。公元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利用宗教矛盾对犹太人实行歧视与迫害,对他们的生活和就业进行种种限制,禁止犹太人占有地产。限令他们居住在特别的居民区内。虽然受到迫害和隔离,但是,犹太人恪守着犹太教信仰,保持犹太人的生活习俗,从而维系了民族的生存。  P18-22

序言

穿过历史的目光

阿成

我最早接触刘晓航先生的《流散中国的犹太人》之书稿,还是在今年的春天,是这本书又把我重新带人到犹太人的历史画卷当中。在我看来,犹太人之所以引起中国的专家和学人,包括某些作家的关注,更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是源自他们的历史,他们的信仰,而是他们千百年来的苦难命运,尤其是那一段与中国有关的历史命运。简言之,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中东铁路修建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命途多舛的犹太人选择了东方,中国人则以兄弟般的情怀接纳了他们。接纳他们的主要城市有上海、哈尔滨和开封。这三座城市对犹太人的包容,包括对犹太人的情感,要比其他城市更多,更广泛,更深入,也更持久。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原因,才促使刘晓航先生出手进一步整合这三座城市的犹太人历史,再度深入调研,全面勘察,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使得“在中国的犹太人”的来龙去脉更全面,更立体,更翔实。

我历来认为,获得犹太人的相关信息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历史文献。包括对其他相关人的研究和挖掘,另一个,则是对某些当事者进行直接的采访。武汉科技大学的刘晓航教授为了研究和发掘犹太人在中国生活、工作过的历史,带着他的研究生们多次去开封、上海和哈尔滨实地调查。我欣赏这样的治学精神和研究态度,很显然,行动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学人的一种操守。刘晓航先生的研究摆脱了那种“辛苦”的,单纯地从书本到书本的文抄公的方式,而特别尊重实践的力量。实践,不仅可以获得最感性也是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它还可以匡正一些以讹传讹,以及某些充满着孩子气的“结论”。当然,做这项工作是非常艰难的,仅以哈尔滨为例(因当年工作性质所决定,我比较清楚地了解这里的犹太人),在1980年代,哈尔滨就仅剩下一位苏俄时期的老太妇人了(犹太人),且一直生活在外侨疗养院里。当然,她现在早就不在了。但是。刘晓航先生则通过一些和犹太人有过接触的父辈,包括周围熟悉的朋友,零距离地去了解犹太人的生活和工作,并借助犹太人在城市里建造的楼堂馆所,商业、经济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历史遗存,去体验犹太人的文化和他们对中国城市的情感。尽管困难重重,但乐此不疲。

前些日子,我和几个朋友结伴去了一趟呼伦贝尔盟,在“兴安”这个地方实地察看了俄国人建造的兴安隧道,居然采访到了当地的老中东铁路工人。我们还看到那个已经人去楼空的俄国人(亦有犹太人)的“小社区”,其建筑群真的是非常精美。我们非常幸运,因为这些建筑一个星期以后就要被扒掉了。所以我认为,在挖掘相关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包括文学艺术的创作),你与历史好像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当你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之后,以为了解了某些历史的真相,匡正了一些模糊的看法,其实,在它的后面还有一层窗户纸。只有捅破这一层窗户纸,你才会获得对其历史的正确认识。而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才是我们挖掘历史、研究历史的终极目的。

话说起来轻松,但这毕竟是一项繁重的文化工程,做起来真的是千头万绪,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刘晓航先生的这本书当中,我获得了这样的感受。他从犹太人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写到了犹太人的今天生活,并着重展示了侨居在中国的犹太人的生存现状。其中令我最欣赏的是,他选择了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他的研究作生动的表述。这样一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有资格、有能力去了解那一段与我们中国人有着不解之缘的犹太人的历史,从而也能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了解到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犹太人,这不仅仅是一种人文资源,一项文化科研成果,更是对后人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一种滋养。

因此,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述。聊备一叙,是为序。

2013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散中国的犹太人/六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晓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27913
开本 32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2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8
CIP核字 2014017950
中图分类号 K18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3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