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是我国第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名山,在众多历史文化名山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其开发历史久远,文化蕴积深厚。明清以来,庐山开发范式的转换,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由盛转衰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大变局中呈现的。在此过程中,庐山从一座传统文化名山转变为驰名中外的避暑旅游胜地,并由此划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龚志强编著的《渐进与跨越——明清以来庐山开发研究》以明清以来的庐山开发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庐山由传统渐进式的山地开发到近现代跨越式的避暑地开发,并逐渐走向城市化的漫长历程,对考察我国文化名山开发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渐进与跨越——明清以来庐山开发研究》揭示了明清以来庐山由渐进式开发到跨越式开发并逐渐走向城市化的漫长历程。明清时期,庐山开发受到战乱、军屯和人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又伴随着寺庙、书院和旅游活动的展开。这一渐进式开发过程,层累了庐山的文化意蕴,但也破坏了山区自然环境。晚清,西方人以牯岭为中心开发避暑地,使庐山开发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此后,国民政府军政力量对庐山的开发使牯岭城市化发展趋向愈益明显。明清以来,庐山开发范式的转换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由盛转衰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大变局中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庐山从一座传统文化名山转变为驰名中外的避暑旅游胜地,并由此划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渐进与跨越——明清以来庐山开发研究》由龚志强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