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反馈模式的变迁--转型期城市亲子关系研究/转型社会研究文库
内容
目录

总序(卢汉龙)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概况与视角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物质文化的代际分化

 一、物质的重要性

 二、消费观念

 三、现实要求、参照体系和满意度

第三章 对于父母责任的共识

 一、亲子间的本份

 二、边界模糊的父母责任

 三、“正常”但不是责任

 四、家和万事兴

第四章 家庭主义与个体主义

 一、家庭中的个体

 二、家庭主义与个体的视角

 三、代差与代同

 四、家庭主义认同变迁的特征

 五、新家庭主义的提出

第五章 紧密联系的日常生活

 一、居住安排

 二、劳务互助

 三、经济互惠

第六章 婚姻支付与父母压力

 一、婚姻支付的时期效应

 二、“依靠父母”与父母压力

 三、“男方为主”与男女差距

 四、婚姻支付的群体间差异

 五、婚姻支付与代际关系

第七章 两代人的住房问题

 一、老房子的亲代和发展不同的子女

 二、有购房能力的亲代和他们的购买时机

 三、外地回沪的亲代和他们的机会及困境

第八章 代际和谐的困境

 一、家庭资源如何再分配

 二、谁的需求首先被满足

 三、亲子轴的重要性

 四、经济与情感的两难

第九章 亲代话语中的新孝道

 一、关于孝道衰落的争论

 二、孝道变迁的理论架构

 三、对物质赡养的期望

 四、对精神赡养的期望

 五、“亲密有间”:新孝道的提出

结语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问卷数据加权说明

附录四 个案实录(亲代)

附录五 个案实录(子代)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反馈模式的变迁——转型期城市亲子关系研究》的选题来源于对自我及个体体验的关怀。虽然社会学的研究通常不回答个体的精神问题,但本书从个体的视角切入,希望呈现微小个体对社会的急速转型及由此而来的一切不确定的某种回应和思考。对于转型社会中的国家、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关系这些大问题,本书的研究只是“浅尝而止”,但无论如何,这里留下了社会变迁的鲜活事实和第一手的经验资料,也记录了作者康岚作为一个个体成长的思考和困惑。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导论 ; 物质文化的代际分化 ; 对于父母责任的共识 ; 家庭主义与个体主义 ; 紧密联系的日常生活 ; 婚姻支付与父母压力 ; 两代人的住房问题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反馈模式的变迁--转型期城市亲子关系研究/转型社会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康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000658
开本 16开
页数 3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1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3
15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