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孤岛潜流(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郑军所著的《孤岛潜流(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讲述传说,波纳佩岛每隔数百年就会被神秘的灾难扫荡。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太平洋岛国的首都,传说中海神施咒的日子越来越近。当地学者求助于探险家廖铮,请她推断传说的真伪。廖铮借助于好友的技术,在附近的深海之下为这个千古之谜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郑军所著的《孤岛潜流(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内容简介:波纳佩,一座孤悬于大洋中央的小岛,传说中被海神姆万加所诅咒。每隔数百年,岛上的人就会被神秘的灾难扫荡,将空无一人的荒岛留给新的移民。《孤岛潜流(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中时光穿行到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太平洋岛国的首都,受过现代教育的居民不再相信这个传说,他们希望与繁华世界沟通,共享经济发展。只有一座宏伟的石头城记录着那些发生在远古的灾难,当年建筑这座“海上威尼斯”的人早就消失在历史深处。

然而,传说中海神对全岛施咒的日子越来越近。当地学者求助于东方探险家廖铮,请她推断传说的真伪。而廖铮借助于好友的技术,在附近的深海之下为这个千古之谜找到答案,阻止魔咒再次带来浩劫。

目录

第一章:姆万加的诅咒

第二章:废都

第三章:深海绿洲

第四章:幽灵潜流

第五章:千古谜团

第六章:世外桃源

第七章:灭顶之灾

第八章:孤岛保卫战

试读章节

那天,甄涛第一次拜访格雷厄姆·霍克斯。当时,这位工程师的酒还没有醒,正斜倚在沙发上,云游于半醒半睡之间。

在“霍克斯深海技术公司”唯一一间办公室里,除了这位六十开外的退休工程师,还有两个助理,其中一个还是利用暑假来兼职的学生。助理一面忙着收拾乱糟糟的房间,一面向甄涛道歉,说自己不知道老板又喝多了。否则肯定请客人另约时间。

甄涛表示没有关系,找到唯一一把没有堆着文件或者杂物的椅子坐下来,观察着四周。百十平米的屋子里堆着电脑、线路板、图纸和空食品袋,只有两样东西让它不像一家杂乱的网络公司——四面墙壁上都贴着航海图,还有大大小小的潜艇和潜水器模型摆在桌子上。

在过来的路上,甄涛已经观察了周围的环境。他不清楚美国旧金山地区房租价格是多少,但这间由偏僻处某个废弃厂房改造的办公室无论在哪个城市都花不了几个钱。总之,这家公司的老板可能是个伟大的梦想家,但现状很窘迫。

霍克斯被惊醒了,助理马上过去向他介绍来人是谁。听说这个比自己小将近二十岁的东方人是个企业家,而且专程来看看那件宝贝,霍克斯并没客气,张口就问:“朋友,你懂海洋吗?”

“唔……”

“你喜欢海洋吗?那可是打开深海之门的钥匙!不懂海洋的人,就是看了也不知道它有什么价值!”

甄涛这时已经坐拥十几亿身价,他赚到的财富都来自大海。不过这无法证明自己热爱海洋,一个煤矿老板也未必会喜爱矿井。于是他回答说,自己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那里还叫青岛海洋学院,如今已经是中国海洋学界的最高学府。所以,自己至少算是个海洋学专家。至于说到是否热爱它,甄涛认为自己是有这样的感情,但这不好客观评价。

“那么您下过海?我说的可是深海,在真光层下面,那是海洋的主体,不是指游客们花钱在马尔代夫或者塞班岛玩潜水。”

真光层是指阳光能够穿透的海水层,平均深度大约二百米。生活在陆上的人们经常会看到拍摄海底风光的影片,然而它们全部拍摄于盘旋萦绕在阳光之下的真光层,而这只是大洋的一层皮。只有科研人员或者海上石油工作人员才有必要潜到它下面,进入那个彻底黑暗的世界。在那里,有着比黑夜深重得多的黑暗。

甄涛恰恰就是其中一员。 “我下过深海,美国的‘阿尔文号’,俄罗斯的‘MIR号’我都搭乘过。中国海洋局的‘蛟龙号’在实验阶段时,我们公司还参与过几个项目。当然,就前景而言,我觉得它们哪个都比不上您的‘深海飞行家’!”

干穿万穿,马屁不穿,何况甄涛这话里包含着至少八成的实话。霍克斯听罢立刻站起来,走过来搂着甄涛的肩膀,向他一挑大指:“好朋友,那就来吧,它需要见到识货的人!”

世人都知道潜艇能在海面下潜行,其实一般潜艇也只能潜到几百米深。苏联的“共青团号”曾经创造过一千零七十米的世界纪录,那与全球海洋平均近四千米的深度相比也算不了什么。每深潜十米,海水就会多施加一个大气压。随着潜艇下沉,强大的水压会让艇壳吱吱作响,让这些陆地上的客人害怕,知难而退。

想再往深处去,人类就必须依靠能承受更高压力的潜水器。它的外形就像一枚炸弹,浑圆的艇身可以抵抗几百个大气压,内部空间里仍然保持着一个大气压。这样,人坐在里面随艇上浮下沉,不需要在减压舱里待上很长时间。只不过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内部空间只能造得很狭窄,一次仅能塞进去两三个人。一些较小的潜水器,人只能趴在里面操作设备。

算起来, “能下五洋捉鳖”的载人潜水器,远少于“能上九天揽月”的载人飞船。甄涛提到的那几个名字,都是全世界海洋学界大名鼎鼎的深潜器,它们不仅数量稀少,关注度也远小于能上天的飞船。每次出发,它们都是默默地被吊下水,不像火箭那样在万众瞩目之下轰鸣着飞上天。这些宝贝不仅结构复杂,造价高昂,使用起来还必须靠母船用吊车放下、升起。潜水器在水下也可以用自己的动力行驶,不过速度只相当于人类在散步,续航能力也很差。

依靠如此之慢的速度,要去考察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底部,不知道要等何年何月才能看个大概。所以,人类迄今为止对海底世界的认识。甚至少于对月球表面的了解。伽利略当年都能够画出月面图,三百多年后,人类才靠间接的水声技术绘出了海底地形全图。

当然,历史马上就要改变了,转折点就在美国旧金山附近这片海湾中的某处地方。霍克斯带着甄涛离开他创办的深海技术公司,驾车驶向佛蒙特角。甄涛很担心这位工程师酒后能否开好这辆车,或者被警察找麻烦。不过在冷风劲吹之后,霍克斯的酒倒是醒了不少。

提心吊胆之中,甄涛到了目的地。那是一个小型游船码头,平时总有十几艘私家小游艇泊在那里。在它们旁边,就是那只能够改变历史的新机器。霍克斯为了研制他的宝贝,抵押了房子,卖掉贵重物品,还在自己任职的学校里募捐。现在,这些钱都化作眼前的这台样机。它静静地随波荡漾,样貌最多算是有点古怪,而非多么惊人。

甄涛大步来到海边,仔细观察着他梦寐以求的宝贝。那件机器长六七米,外形与飞机类似,不过机翼很短,倒像是一对鱼鳍。它的尾部也有垂尾和升降舵,只不过垂尾倒过来插在水里。如果不是机身中段有两个朝着上方的玻璃罩,看上去就像一架翻倒在水里的普通飞机。

这架机器出现在眼前的样子,比屏幕上数码照片给甄涛显示得要粗糙很多。船体表面到处都是粗大的铆钉,还有一些焊点清晰可见,不用抚摸就能发现机身上凸凹不平。想来霍克斯一个人又做焊工,又千钣金的活,显然哪项都没能做得细致。P2-4

序言

在太平洋某些小岛上流传着一种有趣的宗教,可以译为“班轮崇拜”。这些小岛的先民生活在百十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里,岛屿就是他们眼中的整个世界。后来西方人发现了这些岛,并将当地殖民化,派来殖民官、军人、技术人员和传教士。由于小岛物资匮乏,殖民者还要定期用轮船向岛上这些现代人送去给养。

于是在岛民眼里,这种“钢铁大怪物”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在附近的海面上,放下一批他们做梦也想象不到的精妙物件,然后悄然离开,不知去向。这不是神迹又是什么?于是,那里就兴起了以定期航班为崇拜对象的奇特宗教。

讲这个故事并非要证明太平洋岛民很愚昧,每个人都在尽其所能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控制周围的世界。只不过这些海岛原住民的世界就是那么小,于是才产生这个有趣的结果。然而这个“有趣”,也只是针对现代人而言。在遥远的古代,限于技术条件,无论海岛还是陆地,人类的生存空间全都十分有限。台湾先住民“塞德克巴莱”所坚守的猎场,其实未必有今天几个乡镇大,那就是远古先民生存环境的写照。

所以,当你看到上古神话中“世界”、“天地”这些字眼时,千万不要以为那是指一颗半径6378.2公里的行星,古人所说的只是自家村落附近那片山水。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他们的一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与这一小片土地有关。

如此狭窄的生存空间,注定了先民们脆弱的生存能力。一场洪水、一次瘟疫、一场地震,或是小半年的饥荒,都足以在文明史中抹去一段记忆,留下一个远古的未解之谜。当我们从各国古代神话中都看到大洪水记载时,千万不要以为真是一场祸及全球的滔天大水,这些记载所描述的灾难,可能甚至不如这个夏天发生在北京的这场洪水。然而在当时,只要淹没一座山,一片田,就足够毁灭一个远古部落。

《孤岛潜流》中那个不知来历的南马都巨石城,现在还耸立在波纳佩岛旁边,等待着第一个能听懂它倾诉的人。这座孤城就是古人脆弱的自然防御能力的代表。付出无数惨重的代价后,今天的人类才积累起足够应付自然灾害的本钱,我们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到此时正发生在地球另一侧的一场灾难,而不用担心自己同处在一个不幸里。

在《孤岛潜流》这部小说里,我试图重现古人的绝望心境——一场普通的自然灾难,但对他们来说就是世界末日。当然,小说中的这场灾难比较特殊,它不是你所知道的任何一种天灾。随着人类对环境的不断探索,这种灾难发生的几率正在上升。

同样在这部小说里,我也写出了克服这种绝境的唯一希望,就是时时要准备走出自己封闭的小空间,和尽可能多的文化,尽可能多的人去接触。他们是你的生存空间,你是他们的生存空间。小说中,这场深海灾难的发现和解决,都只是依靠外部力量。如果波纳佩在今天不是已经成为文明世界的一部分,它仍然要面临几百年一次的毁灭循环。

这种绝望的心境曾经发生在巴基斯坦的“死丘”、西域的“莎车”、墨西哥的玛雅,当然,还有小说中描写的南马都。当我们一次次看到这些如星辰般灿烂的古代文明突然消失于历史深处,就不能不感慨人类今天力量的强大。

然而果真如此吗?科幻巨片《2012》再现了曾经只属于古人的那种恐惧——整个世界都要毁灭,以天地之广,人们竟无处可逃,眼睁睁看着文明的一切都变成一堆废墟,只不过这次真的是整个世界。

即使我们已经拥有如此强大的技术力量,我们真就能与大自然扳手腕吗?感觉上那么坚实的地球,其实不过是太空中一枚薄壳鸡蛋,一次近地空间的超新星,一次太阳大耀斑,或者一次直径超过五百米的陨石撞击都有可能对地球造成巨大的威胁。总之,粉碎地球的手段多得你无法想象。  人类不能懈怠,只有不断发展我们的力量。真到了那么一天,巨大的灾难光临我们这个小小的宇宙孤岛时,人类手里怎么也要有几样应对的工具才行。

这,就算是小说的主题吧。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不可回避的严峻现实正在眼前——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来到现在的“新黄金时代”已经濒临结束,可能持续2500余年的“新灾变时代”即将展开……

——《由电影“2012”到“新灾变时代”》,刘兴诗

由于印度板块不停顿向北方西藏板块挤压,致使新第三纪犹存之古地中海消失,喜马拉雅山脉出现,并持续性增高。阻挡印度洋温暖潮湿气团进入山后,致使中国广大西部日趋干旱。倘若继续发展,大范围荒漠化将是不可回避的结果。

——《喜马拉雅狂想》,刘兴诗

在《孤岛潜流》这部小说里,我试图重现古人的绝望心境——一场普通的自然灾难,对他们来说就是世界末日。当然,小说中的这场灾难比较特殊,不是你所知道的任何一种天灾。随着人类对深渊环境的不断探索,这种灾难发生的几率正在上升。

——《孤岛潜流》,郑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孤岛潜流(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刘美玲//吴琼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78467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