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煮茶话君王
内容
编辑推荐

虽说历代帝王都是史书重点描写的对象,但史家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叱咤风云的赫赫功业或以史为镜的借鉴作用,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丰富幽隐的心灵世界、绝代超凡的才华艺术,以及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无法表露的种种个性:或刚强、或柔弱、或缠绵、或悲壮……而这些,通过帝王们留下的文字,可以得到全面的展示。

刘丽所著的《煮茶话君王》选取了从汉高祖到乾隆帝共十七位帝王作为描写对象,旨在以诗系史,通过文学解读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包括他们的政治生活、爱情生活等。

内容推荐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历史上的帝王大致可以分为开国之君、守成之君和亡国之君三类,《煮茶话君王》通过对其中十七位帝王的诗歌的论述,为读者揭示自视为天子的帝王其平常人的情愫,以及他们正史之外的丰富人生。《煮茶话君王》由刘丽所著。

目录

壹 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高祖

贰 茂陵刘郎秋风客 汉武帝

叁 更无人表汉将军 魏武帝

肆 君王本色是文人 魏文帝

伍 青灯黄卷帝王身 梁武帝

陆 只得徐妃半面妆 梁元帝

柒 可怜薄命做君王 陈后主

捌 又向江南忆才子 隋炀帝

玖 凭栏一片风云气 唐太宗

拾 雄主曾是如意娘 武则天

拾壹 一篇长恨有风情 唐玄宗

拾贰 做个才人真绝代 李后主

拾叁 青衫憔悴我怜君 宋徽宗

拾肆 唯大英雄真本色 明太祖

拾伍 十七年来辛苦尽 崇祯帝

拾陆 吞吐百川归领袖 康熙帝

拾柒 此身合是诗人未 乾隆帝

试读章节

汉高祖刘邦,江苏沛县人,在秦朝末年起兵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号称沛公,是汉朝的开国之君,庙号为高祖。

历代王朝,第一代打江山的帝王往往被称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帝王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继往开来的领路人”,被称为“太宗”;到了第三代或第四代,通常都称“高宗”。这个称号是刘邦首创的,汉代以前没见这个先例。

秦朝的开国皇帝称始皇,接下来是二世,如果秦不灭亡的话,将会按着这个顺序子子孙孙、千秋万代地传下去,这也是秦始皇的本意,可惜铁打的江山流水的皇帝!可能是鉴于秦朝只历二世的短命教训,汉代人觉得“始皇”这个称号不太吉利。所以,从刘邦开始,都以“祖”或“宗”来称号帝王,这也是刘邦的一大创见。

刘邦是汉代的第一个皇帝,所以叫“汉高祖”。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个“高祖”,可以说是高祖之祖!自汉高祖这个名号被叫开以后,后代的史家及臣下也开始跟风,都以“祖”命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如魏太祖曹操、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少数民族出身的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顺治。除了顺治,清代还有一个皇帝也称“祖”,就是顺治的儿子康熙,被称为“圣祖”。在中国的帝王史上,清世祖顺治的文治武功,不仅难以与其他诸“祖”相比,甚至比他的儿子康熙也要逊色不少,是诸“祖”中最弱的一位。

汉高祖刘邦出身于农民家庭,秦朝时曾担任沛县的泗水亭长。

这个职务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农村的副乡长级别,可能比这还低一些,是属于最基层的干部,与孙悟空那个不入流的“弼马温”可有一比。可以说,如果不是秦朝末年的乱世给他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刘邦很有可能终老在亭长这个位置上了。乱世召唤英雄,乱世也造就英雄,乱世是英雄的大舞台!

中国文人常有“国家不幸诗家幸”之说,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国家不幸英雄幸”,否则,真如钱谦益所说:“埋没英雄芳草地,消磨岁月夕阳天”!盛世需要的是循规蹈矩的循吏,只有乱世,才能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笑在最后的那人,一定是大英雄,也可以说是大奸雄!

秦王以虎狼之师横扫六合,天下归一,建立了庞大的专制帝国。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准备把这份家天下的产业千秋万代传下去,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秦始皇建国之后,废儒家之说,行法家之政,重典治民,以吏为师,为了压制文人的异端思想,还开创了“焚书坑儒”这一空前但没绝后的暴行。结果,少数的读书人是给压下去了,但造反的不读书的人却多起来了!唐代有个叫章碣的诗人说得好:“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焚书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秦朝百姓的反抗终于在“天下苦秦久矣”的情况下如火山爆发了!

就在秦始皇去世后不久,秦始皇的小儿子二世在太监赵高的扶持下杀兄自立。二世横征暴敛,大权旁落于赵高等奸臣之手,朝野不宁,民不聊生,不久就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农民陈胜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激起了无数草莽好汉的英雄梦。

随后,刘邦,这位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筐的半农民,在他四十八岁那年,也扯旗造反,投入各地反秦大军的滔滔洪流之中去了;并且,还成了其中的主流。最后,又成了笑在最后的人!可见,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在刘邦五十六岁那年,在结束了与项羽恶斗五年的楚汉战争后,又平定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割据,刘邦终于建立了大一统的西汉王朝,他本人则成了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开创了汉家四百多年的天下。

刘邦建立的“汉”王朝,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中华民族的几个关键词:汉语、汉字、汉人,都与这个人开创的这个王朝密切相关。可以说,一个没文化的人却开创了一个民族的千秋万代的文化事业,历史就是这样吊诡!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平民皇帝,关于他:身后众说纷纭,毁誉不一。  历史上,贬低他的人不少,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父亲苏洵曾评价他:“世无英雄,竟使竖子成名”。苏洵这么评价刘邦,很可能是出于文人对这位大老粗出身皇帝的一种成见,但更主要的是刘邦对文人的轻慢态度,这是有史为证的。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一节中,虽然没有直接记录他少年时代厌恶读书的言行,但从刘邦身边人的一些议论和他本人的行为看,刘邦绝不是爱读书之人。南朝的大文学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也曾评论刘邦:“高祖尚武,戏儒简学”,民国奇人李宗吾先生更是让刘邦成了“厚黑”最典型的代言人。

刘邦自幼就不喜欢读书,估计文化程度最多也就是个小学水平。相对于读书,他更不喜欢读书人,认为他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是迂腐无用的一群人。

刘邦的重要谋士郦食其第一次去见他时,是以儒生的身份让门人通报的,刘邦爱理不理地说:天下大事多了,我没有工夫见那些只知高谈阔论的酸文人。后来,郦食其以高阳酒徒的身份狂呼乱叫,表演了一通暴力秀,才得以见到刘邦。

更为恶劣的是,如果有儒生戴着儒冠去拜访刘邦,他会当众摘下他们头上的帽子,肆无忌惮地往里面撒尿。这个行为确实有点无赖、,无怪乎儒雅的苏洵称他为“竖子”!

但历史人物就是历史人物,有一千个中国人,就有一千个刘邦。

同一个刘邦,在南北朝时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的眼里,却是一位神!石勒有一次大宴群臣,在酒酣耳热之际,他问大臣徐光:“朕可方自古何等主?”(我与历史上哪个皇帝可比?)这徐光也是个会说话的人,马上对答:“陛下神武谋略过于汉高,后世无可比者。”皇上您的本事比汉高祖还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这徐光大概也是刘邦的粉丝,那么多的前代帝王,他只想起了刘邦一人。

这石勒虽是一介武夫,却不乏自知之明,只见他呵呵一笑道:“人岂不自知!卿言太过。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与韩、彭比肩;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石勒此话说完,群臣三呼万岁。

石勒的这段话意思是说:“我有自知之明,我的水平比汉高祖那是差远了。如果历史能倒退,我与他生活在一个时代,我只能给他当臣子的份(南面称王,北面称臣)。

P8-10

序言

历史是英雄的舞台!

历史是英雄的舞台!

三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朝代更迭史,也是一部英雄奋斗史。

三千年间,有多少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浓墨重彩地登上历史这个大舞台,演出一幕幕精彩动人的历史剧,而其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则属历代帝王无疑。

中国古代的帝王按功业可概括为三类:开国之君、守成之君与亡国之君。

开国之君是指白手起家,马上打天下建国立业的第一代君主,这是各朝之“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守成之君虽无开国之君的雄才大略,但他们能居安思危、守住并扩大天下这份大家业,亦非易事,如汉武帝、唐玄宗、清高宗等。

最令人痛惜的要属亡国之君,祖宗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最后被断送在他们手里,可说是祖宗的不肖子孙,家国的千古罪人。之所以称他们为“家国的千古罪人”,是因为封建时代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家即是国,国即是家!作为家长,没守住这份偌大的家业,是个难以宽恕的重罪。所以,亡国之君大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这些亡国之君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是因暴虐无道的原因亡国,大多数则是因为历史错误地选择了他们。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本不适合、也不愿做帝王的,但他们别无选择,如李后主、宋徽宗等人。他们本身都是以才艺著称的文人,而不是能够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家。所以,他们悲剧的命运也就在所难免了。清代的大学者王国维评价这些亡国之君,就是“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历代帝王都生活在具体的时代、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血有肉,有爱有憎。他们有生活美满时的欢乐,也有情绪落寞时的悲伤;有妻俗子庸的失意,也有妻贤子孝的宽慰;有南面称尊的荣耀,也有身殒命消的恐怖;有歌舞升平的愉悦,也有家园零落的喟叹。他们与平常人的情感一样,都丢不开七情六欲。

虽然说历代帝王都是史书重点描写的对象,但史家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叱咤风云的赫赫功业或以史为镜的借鉴作用,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丰富幽隐的心灵世界、绝代超凡的才华艺术,以及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无法表露的种种个性:或刚强、或柔弱、或缠绵、或悲壮……而这些,通过帝王们留下的文字,可以得到全面的展示。

本书选取了从汉高祖到乾隆帝共十七位帝王作为描写对象,旨在以诗系史,通过文学解读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包括他们的政治生活、爱情生活等。

这本书今日得以完成,要感谢我的一些博友。

我曾在微博上发过一条消息。当时手里有两部书稿的资料,都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一部是关于历代帝王的诗与史;一部是关于历代风尘才女的诗与事。

听从一些博友的建议,我先着手写了风尘才女一书,已经出版,名字为《那年杏花落满头》;这部帝王题材的书稿经过数月精心打磨,也终于面世,本书旨在让历史融进文学。让文学讲述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煮茶话君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12884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2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