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鸣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海鸣集》编著者徐海明。

发出真的声音,投射到生命的回音壁,寻找心灵的震荡和回声。

从生命的历程,社会的遭际,人生的思索,艺术的美感,宗教和哲学的意义,在广泛的领域,与别的赤诚的生命,一起思索探讨生存美学及其价值。

本书文真图美,相映生趣。其中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谨此一并致谢。

内容推荐

《海鸣集》编著者徐海明。

《海鸣集》通过80多篇杂感、诗、影评、人论、文论等,真实地反映出作者心中的情怀。抛却矫情,直抒胸臆。回复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本真之美。真,善,美,真之不存,善美焉附?

作者从“真之为本,善美附焉”这一视角,编选这本以真为(唯)美的《海鸣集》,是要让真实的情感,如海涛起伏,让心中之涛和着海上之涛,传递出生命吟唱的一点微小的永恒之力与美!

文字情感之不真,其亦久矣。正如鲁迅之言,“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心如大海,真情难抑,潮起潮落,涛声如鸣。

人性是相通的。文以载道。道相同,则可与谋也。读书的过程,是与心相谋的过程。可与谋否?请君一读。

目录

海上杂谈

拆和骂的游戏!

沧浪传承,董蕾女士的画!

论书店的倒掉!

雷锋、马克思、宗教及其他

读书,一本无字的书!

晒晒儿子的一张画!

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书展和看客!

青青缠枝莲!

晒一晒王勃千古名句!

美轮美奂的《红蜻蜓》!

《等待戈多》,新年,及其他......一一关于新年的魔幻现实

大美化简,重构取魂!一一赞夏瑜君新年开笔之画《花非花? 穿越》

“一方天书屋”记?

松荫眠琴,空谷回音!

经典回放(之一)~(之四)

鲁迅看戏有一眼! “经典回放”之一:鲁迅杂文《现代史》

张爱玲,千古一叹为女儿! “经典回放之二:张爱玲小说《爱》

从《女神》到《死水》!经典回放之三:郭沫若&闻一多

足下的土地,深沉的爱!──经典回放之四: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

难忘斯人

普金的胜利和俄罗斯勇士精神!

说起活熊取胆,韩美林哭得像孩子!

歌德,绚烂和静美!

华泾邹容墓祭扫记

海派文化先驱,徐光启之背影!

端午时节弔楚人!

向滕王阁致敬!

赛珍珠眼里的《中国之美》!

切.格瓦拉,拉美大地的灵魂!

诺奖,莫言时刻和赛珍珠争议!

被粉碎的500座石膏像!一一苏州美专之痛!

残酷之说,残酷之死!一一《商君书》及商鞅之殇

没有爱情,只有激情!一一玛格丽特?杜拉斯咏叹调

司徒雷登之殇!

那时侯,我们写的诗 之一~之八

那时候,我们写的诗!(之一)《黄河》

那时候,我们写的诗!(之二)《恐龙》

那时候,我们写的诗!(之三)《啊,古井!》

那时候,我们写的诗!(之四)《蝙蝠》

那时候,我们写的诗!(之五)《桥》

那时候,我们写的诗!(之六)《春夏秋冬》

那时候,我们写的诗!(之七)《纸船》

那时候,我们写的诗!(之八)《船夫》 一一浪游者之歌

电影的情结

仅仅是一块七彩玻璃!

为《战马》鼓掌!为斯皮尔伯格鼓掌!

忽然想起《第四十一》!

这样高品位的娱乐片,人人叫好!一一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难忘斯人激情,真言已成绝响!一一忆谢晋

没有大片,多么空虚!一一关于“大片时代”的对话

美国电影,淘金王者!

中国电影的“梦”和“痛”!一一关于中国电影的对话

最纯粹的梦!一一在噩梦世界里寻找《红帆》情怀

夜深人静读鲁迅(一)~(十)

夜深人静读鲁迅!(一)■猫头鹰,秋夜,空烟罐

夜深人静读鲁迅!(二)■“黑屋子”里的“麻烦制造者”

夜深人静读鲁迅!(三)■鲁迅和屈原

夜深人静读鲁迅!(四)■掀翻这人肉的筵席

夜深人静读鲁迅!(五)■沸腾的“鬼世界”

夜深人静读鲁迅!(六)■我的“小红象”

夜深人静读鲁迅!(七)■德高望重的“老和尚”

夜深人静读鲁迅!(八)■绍兴师爷,民国超人

夜深人静读鲁迅!(九)■鲁迅是我们的人

夜深人静读鲁迅!(十)■鲁迅倘在,住在哪里?

神笔林风眠(上)(下)

神笔林风眠!(上)一一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力行者

神笔林风眠!(下) 一一独步画坛的“风眠体”

浮生杂记

三亚,中国的一个窗口!

2012,煮酒论厄年!

樱花有知,花容失色!

朱鹮,东方宝石,蓝天幻影!

微山湖上,诗意落日!一一山东游记

活熊取胆之殇!

《古藤园》记

麻雀虽小,可卜世事炎凉!

PM2.5公布,记住这个日子!

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

穿越百年的鬼!

做牛做马真舒服!

你好,满洲里!

我们的队伍是群羊!

圆明园,蓝天下的千亩荷花!

每到秋凉哀将军!

以神的名义!

不到辰山,怎知秋色如许!

别了,野猫的伊甸园!

男人和女人的故事!

蛇年,也说衔尾蛇图腾!

沐浴在圣歌的阳光中!一一母亲的健康之道

远游辞高堂!

试读章节

又到读书节,从我年轻的时候,就很为这个有尊严的节日激动。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有尊严的节日,频频举办,而神州之内并未产生一个受益于读书的诺贝尔奖大师。倒不是在乎读书就一定要图个什么。但是,因读书而引祸上身者却甚多。

所以,较着劲儿认真读书者,则如那句曾经的流行语,叫做“中毒太深”。而“中毒太深”者,就是自寻绝路。真读书者,书读得好,必然影响做人。如傅雷者,中毒深矣。本来那聪慧秉直之气还真有点大家之像,然而,在这块年年搞读书节的地儿,读书须辩方向,方向错了,飞蛾扑火,君子悬梁。

现在的中国话,对于中国人也需要翻译了。只看表面意思,其实是不懂意思。比如到了读书节,其实是握有话语权的一方,让你读他要你读的那一部分书。如果这一部分书,是文化精品,读后达到“德艺双馨”那倒好了。事实匕.大家知道,照这道大餐吃下去,则如咽下三鹿奶粉、双汇瘦肉精、地沟油、不送命是大幸,反正于头脑德性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学医的鲁迅曾经给青年人开过一张必读书的书单。一剂猛药!让许多冬烘头脑为之绝倒。

五四以来,一直在批判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可是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对官员选拔的科举制视为文明大为赞赏。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曾对中国的科举制倍加赞扬。美国人说,“我们在洪荒时代,中国人已在读书”。早期的科举制就是网罗天下人才。读书而科举,科举而人仕。唐太宗就曾得意放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读书而仕,读书培养了中国庞大的“士”阶层。诗书礼仪成了这个“士”阶层的集体语言。科举制人仕的苏东坡是佼佼学魁,其周围聚集的就是一群饱读诗书之士。而昏聩朝代的高官巨贪,其周围聚集的必是德学低劣酒肉之徒。

读书人逢开化之世为福。诗书之气,经世之用。一逢乱世,寇阀横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所谓,“最是无用读书人”。

鲁迅曾经说到,他最在意而怜悯惋惜的是自己小说中的悲剧人物·c孔z.己”。那是个腹有诗书,而又“一无用处”的读书人。那穿着破长衫,被打折的腿一瘸一拐的身影最终倒在那里,恐怕是比祥林嫂更悲惨的。

常常想起日本人读书的样子,电车上,人人手上一本书,脸上的神情沉浸其中。读书已然是一种个人素养和社会风气。也常常想起,刚到东京的El子.借宿在早稻田大学附近。每当早晚走过早稻田大学,周边是密密匝匝的大小书店。特别是旧书店。学生们进进出出。就像经过咖啡店和陈酒店,看不见的书香,就像咖啡酒香,随风飘荡,摄魂夺魄。什么人的笔记,什么人的遗物,翻翻杂杂八八,偶现凤羽麟爪。再旧的书册,卷面洁净,笔迹清秀。店主脸上不动声色,却透出谦恭的书卷之气。日本国民之干净,爱书,书香浸润之深的民风印象深刻。

读和人生有用的书,是一大快事。假如借着读书,把生命付给读无用的书。那是多大的戕害和悲哀!诚如鲁迅《狂人日记》中那个狂人,看书看到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到二个字“吃人”!“吃人”的书是有的,并且恐怕还在继续吃着。总还喜欢先从童男童女吃起,因为鲜嫩,从小吃起,直把血肉灵魂吃尽掏空,又会找下一个目标。这有如常人无法逃脱的恶魔的诅咒,读着恶魔让你读的书,恶魔就开始啃噬你的灵魂了。你会慢慢地失去知觉,就像上了麻药一样,最后成了一具空心的尸身。

我收藏了一只清末民初的青花瓷盘,是若干年前在南京博物馆文物商店所购。瓷盘上所画内容是农业社会的典型画面,即“渔樵耕读图”。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里,这种农耕社会信仰已成铁律。如果一个家族有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中就被选出一个最聪明的让他读书。其余三个有打渔的,砍柴的,种IW的,这三人是家族经济基础的支撑者。而这个精选出来的唯一的读书人,则是代表这个家族,走向文化发展仕途之路的“追梦者”。民国以前,多少世代,多少家庭,都是这样的结构。

整个经济基础支撑着这个宝塔尖上的读书人。这很像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读书人带着整个塔基的期盼,在蓝天白云的塔尖做着“唯有读书高”的飞翔之梦。

中国的科举制,初期为网罗人才发挥过巨大作用。这在中国文明发展中功臭大焉。而今的教育制度弊端多多,引发众怒。“渔樵耕读图”中的“读书一族”纷纷出国留学。读书的乐土已不在黄土地,而在美利坚,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国…… 我们已不会读书,我们只会举办读书节!我们只会捉鱼,砍树,犁田。

P10-P11

序言

海明兄要出诗文集,盛邀我为之写序,激动而惶恐;因为,这好像是海明兄的第一本诗文集,属于他珍贵的“处女地”,而我是第一次为他人的集子作序,受宠若惊。

我与海明兄相识于青葱,相交至花甲,可谓相知也!

想当年,正值峥嵘岁月,意气风发,满腹诗情,置身于上海电影制片厂这块上层建筑的文艺宝地,虽与创作无缘,却觉唯此才与中国电影半壁江山之氛围相符,故工作之余竭尽开发艺术细胞之能事,海明兄拉小提琴,我画油画.而写诗作文却是共同所好。于是,自办的诗刊《处女地》诞生了,海明兄有了直抒胸臆的渠道,“一条巨龙,被锁链锁着,不能腾空!受着熊熊的地火的烤炙,忍着千般的苦痛!为了摆脱这苦痛,她每时每刻,都在苦痛中——骚动!”这首刊发于《处女地》创刊号的短诗《黄河》,很能代表海明兄标准的诗风和性格,也似乎是其自我写照!这还不满足,又在复旦大学的《十月诗会》上留下印痕,“大海/汹涌的波涛过去了/平静的海面/飘荡着一只纸船/海底/铁甲钢舰发出沉重的叹息/风/不知为谁哼着一支无词的歌/纸船/在心的波涛中永存/它属于/蓝色的疆域……”这首《纸船》又反映出海明兄典型的另一个侧面——浪漫和抒情。但无论《黄河》的狂放还是《纸船》相对的婉约.加上他家墙上那幅海浪汹涌的油画,都流露出海明兄对大海、波涛的偏爱和眷恋,于是,笔名“海鸣”呼之欲出。

后来,海明兄去了海外,求学、打工,我在《上影画报》杂志社从美编转到文编。当海明兄海归进入上海一家外企管理层时,我当上两袖清风的总编,激情渐渐在案牍中掩埋,写诗已成美好的记忆,只是与电影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成为逢年过节与海明兄等老友相聚时传递影界信息的“媒介”。仍有笔耕之欲的海明兄成为我的特约专栏作者,定期写一些杂论,却依然有着《黄河》般的狂放和《纸船》般的浪漫。而且,其思维依然有着诗般的跳跃,甚至依然用写诗的方式来结构和行文。字里行间,依然透出当年那个文艺愤青的风骨,他依然关爱、担忧着中国的电影事业,仿佛这么多年从未离开过上影!

进入网络时代,我和海明兄都开了博,为的是登上那个大得无边的平台。我贴在博上的大多是这几年在电影大门外的流浪所得,而海明兄则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句话、一本书、一幅画、一个事件……都能催发其血液沸腾,古今中外、嬉笑怒骂、爱憎分明、酣畅淋漓,似乎在与一个个假想的对手争辩,不乏“政见”.我则觉得还是处处可见诗的比兴,每每能感海浪般排山倒海而来的激情。

原来,海明兄从未放弃写诗,他永远是那个叫“海鸣”的诗人愤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鸣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海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45408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2013294633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