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2)
内容
编辑推荐

青春的记忆、历史的痕迹,刻画出人生的轨迹,十五位知名学者自曝“书斋前传”讲述痛并快乐的人生起点。

向继东等人主编的《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2)》一书继《望尽天涯路》之后再集十五位学者的“自述”,他们或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或讲述治学追求、学术影响,师承与交往以及与学术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更重要的是讲到了治学中的人生体验和心路历程。

《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2)》文风清通畅达,言之有物。不仅对同行和学界同仁,同时对社会

公众,尤其对年轻人,有许多启迪和励志作用。从史料价值来说,本书为我国学术史积累了生动的研究资料,是一部学术性、思想性、可读性兼顾的好书。

内容推荐

向继东等人主编的《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2)》是一套不定期连续出版的丛书。

所谓当代学人,主要是指进入21世纪以后仍然活跃在学术领域的学者,其生年上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下至60年代,因近二三十年为其学术的高潮期。《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2)》展示的学人在专业上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兼顾某些文理交叉的学科:地域上以中国大陆的学人为主,兼顾海外华人学者。选择这种定位,意在向关心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走势的读者呈现当今学界群像,并为今后的学术史积累研究资料。

学者自述,固然可以讲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成果,但我们更看重求学、治学中的人生体验和心路历程。我们希望学者的自述文字,能够超越学科分工的阻隔,呈现普遍的意义。所以力求文风清通畅达,言之有物,不只面对专业同行和学界同仁,同时面对社会公众。

求学需要师承,机遇需要把握,逆境使人发奋,追求永无止境。每位学人,各有精彩。

目录

总序 

余英时 我走过的路

许倬云 我虽旁观,却开启了理解历史的经验

杨天石 学文、研哲与治史

——从培训拖拉机手到步入民国史学术前沿I

阎长贵 挫折也是一种财富

靳树鹏 从“歌德派”到独立思考

邓晓芒 一个“右派崽子”的“革命”经历

杨东平 生活即教育

王明珂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魏光奇 自学之路

吴迪 南北东西路

述嫂 哭泣的青春

李新字 三十年书斋心事

许纪霖 刺猬与狐狸

——我的知识分子研究之路

沈睿 走向女权主义

傅国涌 星星的思想可以与太阳媲美

——我三十年来的阅读史

试读章节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无锡的辅仁中学度过的。辅仁中学在无锡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中学,和辅仁大学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取“以友辅仁”的意思。当时教我们的老师都是饱学之士,抱着服务乡里的理念在那里教书。他们教书跟其他的学校很不一样,都是启发式的。比如说沈治平教我们英文,他上课不是叫我们背课文,而是教我们解析句子。他是在游戏中教我们学,比方说他会让一个同学说一个词开个头,然后让其他同学一个个接词组成句子。一堂课下来,大家共同组成的句子写满了一黑板。

因为我身体不好,小学初中都没有读过。忽然在1945年猛一头栽到正常的中学里去,很不适应,虽然国文和历史的底子打得不错,但是英语、化学、物理都没有底子。学校对我也很宽容,国文和历史两门课给我的自由度很大,可以让我自己看书。还有我们下了学之后,五六个同学组成一组,哪个同学哪个科目特别好,就帮其他同学辅导,互相静止。这个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们那时4点半下课,然后就在一起学习,不到6点我们都不回家。当时那些非常要好的同学,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着联系,前年和去年还进行聚会,不过老友凋落,不及一半,令人感慨。

1948年的年底,我还有半年就高中毕业,那时中国的局势变得非常动荡。作为难民学生,我读了三个月的高三下,那三个月没有读到什么书。第一是生活不安定,二是当时我读的那个学校跟我原来读书的辅仁中学没法比。我的父亲一直在国民政府工作,当时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父亲知道他在无锡留下来绝对不可能。恰好我当时有个姐姐在台北,所以全家的兄弟姐妹从四面八方赶到台湾去了,我也跟随父母在那时到了台湾。

台湾本来只有360万人口,突然增加了150万人。所以刚过去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在台湾的前十年,基本上都是饿肚子。但是当时支撑自己的信念就J是为了自由。但是在自由和民族之间做出选择是困难的,经历了抗战的那一代人对于民族看得很重,“中国”这两个字在人们的心里是神圣的。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台湾是因为它是中国的地方,还有“中华”两个字的国号,虽然在随家统治下也没有多少自由。

  我的大学教育是在台湾大学完成的,最初读的是外语系,第二年转入历史系。本科毕业之后在本校第一次办的文科研究所读的硕士,然后又到美国去读书。这就是我大概的求学生涯,其中最重要的时期就是我在台湾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些从大陆撤到台湾去的北大、清华、中央大学的大教授集中在台大任教。f当时台大的校长是傅斯年先生,我就是在他手下考入台大的。现在想起来,这是一种幸运的机缘:当时台大学生人数少,好的老师很多,这样让我可以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派,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这样的背景让我日后的历史研究跟其他的同行不太一样:我关心的范围很宽,不单单在历史一行之内,而是同时兼跨了几个门道——比如说,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等。我后来到芝加哥大学去,芝加哥大学也是很自由的学府,不大在意你读什么系,学生的课程可以自己设计。在那里,我选课的范围也比较宽,包括经济学、中古史、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等等。这让我跟别的同行比起来在专精程度上感到很惭愧,要说终身做得比较集中的一件事,那就是上古史。

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和台大那些老先生们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我在台大的时候,跟李济先生学的考古学,跟李宗侗玄伯先生读的是古代社会,跟董彦堂作宾先生学的是商周的年历学。……当时我跟这些老师的联系相当密切,不单单可以在课堂上承教,还可以到他们的研究室随时请教,有些不愿意出门的老先生,就让我们到他们家去讨论问题。

……

Page10-11

序言

《当代学人自述》是一套不定期连续出版的丛书。

所谓当代学人,主要是指进入21世纪以后仍然活跃在学术领域的学者,其生年上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下至60年代,因近二三十年为其学术的高潮期。本书展示的学人在专业上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兼顾某些文理交叉的学科:地域上以中国大陆的学人为主,兼顾海外华人学者。选择这种定位,意在向关心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走势的读者呈现当今学界群像,并为今后的学术史积累研究资料。

学者自述,固然可以讲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成果,但我们更看重求学、治学中的人生体验和心路历程。我们希望学者的自述文字,能够超越学科分工的阻隔,呈现普遍的意义。所以力求文风清通畅达,言之有物,不只面对专业同行和学界同仁,同时面对社会公众。

求学需要师承,机遇需要把握,逆境使人发奋,追求永无止境。每位学人,各有精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剑雄//丁东//向继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85439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7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1
16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