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蓝蝴蝶
内容
编辑推荐

《蓝蝴蝶》收入作者凤群所写电影剧本6部,作者取材广泛。有现今繁华都市的曲折爱情,也有古代刀光剑影中的迷茫人生。有江南古镇破落子弟的欲望,也有岭南碉楼演绎的民国奇情。有决意复仇的出嫁女。蓝蝴蝶飘忽着儒林幽魂,这些剧本故事性都比较强,题材涉及古代、民国和现代,展示了各个时代人的生活状貌和所遇到的困境,对于人性有比较深入的揭示,鞭挞了假恶丑,歌颂了真善美。人物形象也比较丰满;有的剧本完全可以排成电影。

内容推荐

《蓝蝴蝶》是一部故事性强、适合各个层次读者案头阅读的电影文学剧本集。收入作者凤群所写电影剧本六部。《蓝蝴蝶》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历史与现实。地域与风情。既有当今繁华都市的复杂爱情,也有早期电影名人的曲折人生;既有江南古镇破落子弟的欲望,也有岭南民国侨乡演绎的奇情;既有坚守人生准则的草原画家,也有决意复仇的徽州弱女。蓝蝴蝶飘忽着儒林幽魂,红碉楼隐现出人性之谜……剧本情节曲折,同时渗透着诗性的特质,可作为电影小说欣赏。

目录

序(赵卫防)

蓝蝴蝶

黎民伟

古镇故事

碉楼迷情

月蚀

逆风

后记

试读章节

古驿道日外

明代。

红叶秋林。

一个赴京赶考骑白马的白衣书生踌躇满志地走来,他叫冯子南。

秋林中陡地一阵旋风,无边的红叶萧萧飘落,马上的冯子南忽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白莲山的强盗刘浩然骑着马提着大刀率领一群盗兵出现在面前。

刘浩然厉声喝道着:“站住!”

冯子南惊慌地:“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拦我的路?”

刘浩然阴险地笑着:“你连我白莲山的刘爷也不认识?留下银子,你走你的路?”

冯子南:“我要是不听你的呢?”

梁士清沉下脸来:“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看刀!”

刘浩然一刀砍来,冯子南伏在马上躲过。刘浩然又是一刀,冯子南情急之中,从怀中掏出一把纸扇来,与刘浩然对打起来,冯子南扇若风轮。

刘浩然惊呼:“你小子也会扇子功?”

冯子南虽然有些武功,但终因寡不敌众,他欲夺路而走。

众强盗将他团团围住。

一黑一蓝两个身影突然从天而降,都是读书人打扮。穿黑的叫王翰,着蓝的叫梁士清,两人一前一后将冯子南护住。

王翰:“何处盗贼,竟敢白日抢劫,还要杀人?”

刘浩然哈哈笑了起来:“又来了两个书呆子,给我一并拿下!”

梁士清:“你敢!”

众强盗蜂拥而至。

梁士清拔出腰上的佩剑,大喝一声:“来吧,有梁老爷的百花剑伺候!”

梁士清剑法精湛,刘浩然只觉得眼前百花闪烁,目不暇接,只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冯子南配合着梁士清,二人愈战愈勇。刘浩然气急败坏,在马上站起来,披风飘飘,像一只蝙蝠飞下马,两只手如鹰爪直刺二人眼目。王翰见状,将手臂一抖,刘浩然一声惨叫,他的两只手上分别钉上了一只黑色的铁蝴蝶。

刘浩然率部下仓皇逃去。王翰看着他的背影哈哈大笑。

梁士清拍着王翰的肩膀:“老弟,还是你的蝴蝶镖的厉害!”

冯子南走过来施礼:“多谢二位搭救。”

王翰:“你也是去进京城赶考的吧?”

冯子南:“正是。”

梁士清:“那好,我们正好同行。”  2.文庙日内

孔子塑像前,香烟缭绕.

冯子南、王翰、梁士清携手进来,一齐跪下。

冯子南:“大成至圣先师在上,我们三人,情同手足,”

王翰:“结为兄弟,生死与共。”

梁士清:“伤朋害友,天地不容!”

信誓旦旦。香案上的烛火,映红了三张年轻而又激动的脸庞。

3.驿道日外

黑白红三匹骏马,载着三位志同道合的青年举子,直奔京城而去。

驿道伸向遥远,一轮辉煌的朝日,升起在地平线的尽头。

4.京城日外

“放榜了!放榜了!”人们奔走相告。

万头攒动,争看皇榜。

王翰拨开密密的人丛,拉着冯子南、梁士清挤到皇榜前。

王翰激动地:“大哥,你中了!皇上钦点你为殿试第一甲头名状元。

冯子南欣喜的脸。

梁士清:“祝贺你,大哥。我们三人就你中了。”

5.江畔日外

冯子南携妻女登舟赴任。冯子南的舅舅、乡绅郎业霖领着儿子郎坤、长孙郎凤城前来送行。

冯子南:“子南自幼父母双亡,没有舅父就没有我的今日。”

郎业霖执着冯子南的手,老泪闪烁:“你去京城武英殿当大学士,光宗耀祖,是件好事。但此一去千里万里,你我舅甥不知何时才能得以相会。”

冯子南劝慰道:“舅父不要难过。”

郎坤一旁插言道:“表兄,你在京城发达了可别忘了小弟。”

冯子南笑着说:“你扯远了。”

绿堤千里,江水如蓝。

童年的郎凤城与冯子南的女儿茵姑在岸边嬉戏,发出一阵无拘无束的笑声。

郎业霖:“但愿凤城读书长进,长大与你一样。凤城,你过来。”

郎凤城拉着茵姑的手奔来。

郎业霖:“凤城,你读书还是表叔发蒙的。表叔就要走了,你还不给表叔叩首谢恩?”

郎凤城懂事地跪下:“谢表叔大恩。”

冯子南扶起郎凤城,称赞道:“凤城仪容俊秀,天资聪颖,日后必成大器。”

一黑一红两匹骏马远远从长堤驰骋而来。

冯子南兴奋地:“我的两位兄弟为我送行来了。”  P2-4

序言

赵卫防

凤群老师嘱我为他即将出版的电影文学剧本集《蓝蝴蝶》作序。

大概是~E2009年的年初,香港的黎锡先生告知我说,广东作家凤群即将出-版《黎民伟评传》,从黎锡先生的语气能听得出他对这本书非常满意。黎民伟是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之一,更是香港电影的开拓者,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黎锡先生是黎民伟六子,也是一个精通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早期电影史的专家。他的肯定,表明这本书应当是颇具价值的,于是我便产生了要结识这位广东作家的强烈愿望。终于,2009年年末在香港召开的一次中国电影史研讨会上,我结识了凤群老师,才知道他除了作家这个身份外,另一个更重要身份还是一位学者。他是广东五邑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从事中国当代小说和影视文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还写出了诸多文学作品。凤群老师除了出版学术专著发表相关论文外,他还写散文和小说,曾经出版过几本中短篇小说集。另外,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也是他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凤群老师今次出版的《蓝蝴蝶》,是他电影文学剧本的一个选集,据我了解,限于篇幅,他还有一些电影剧作没有收入。但就题材与样式而言,各种类型都有,算是一个精选的集子。

在当下图书市场上,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作家专门写电影剧作集书籍已基本上消失,有关期刊上发表的电影剧作也越来越少。电影剧本大都出现在各类征集评奖活动中以及影视公司的案头,各种急功近利使得剧本需求量虽很大。但剧本质量却又急剧下降,好的电影文学剧本越来越少。凤群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出版这本电影剧本集,显示出他将功利置之度外而醉心于影视剧作艺术的超然。凤群老师出生于安徽南方的徽州地区,现在工作的五邑大学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这里是中国著名侨乡,也是很多电影人如黎民伟、关文清、胡蝶、陈云裳、梁朝伟、刘德华等的祖居地,还有大量的华侨碉楼等具有深刻历史和人文价值的文化遗产。凤群老师利用这些独特的文化优势和资源,致力于研究、教学和写作,所以他的电影剧作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和历史感,这在这本集子的多个电影文学剧本中都有所体现。如《黎民伟》中的早期中国电影文化,《古镇故事》中的古徽州传统文化,《碉楼迷情》中的岭南碉楼和粤剧吝化,《逆风》中的美术文化等等。有些电影剧作虽没有明显的文化符号,但也蕴藏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与人文气息,如《月蚀》、《蓝蝴蝶》等,则分别对复杂的人性作了深入幽微的探索。这样除了情节外,还赋予作品本身以更多的思辨意义与理性思考,而超于众多轻飘飘的娱乐性剧本,这对当下中国影视文化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个好的电影剧本应该结构完整、主线明晰,这些都应当是电影剧作的基本要求。但当下众多的电影剧作包括一些已经拍摄完成的影片,却连这种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有相当多的电影剧作结构缺失,没有明确的叙事主线和主要矛盾线。或者虽有多条叙事线索,但互相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与勾连。这些剧作看过之后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凤群老师致力于电影艺术的研究、教学和写作,对电影剧作技巧有着娴熟的把握。所以,他这本电影剧作集中的每一个剧本都是有着严格而完整的结构、明晰的主线以及推动这条主线的若干副线。人物性格的刻画较为鲜明生动,人物关系的设置也都很规范讲究,显示出其深厚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功力。其中较为典型的当属《月蚀》,该剧紧紧围绕主人公秀月嫁到吴家后的命运来结构情节,人物命运和情感走向贯穿全剧,始终牵动读者的心。这样就保证了全剧的结构完整和主线清晰。在这条主线之外,又设计了与之紧密相连且对主线有较大推动作用的副线——吴之轩和疯女人的线索,人物性格在主线叙述中也刻画得丰满、生动,人物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得体与到位。

影像叙事能力较强,也是这本剧作集中作品的另一个突出特色。以视听为主的电影语言是影视艺术的首要特色,对影像叙事的把握是电影剧作成功与否的关键。《逆风》等六个剧本都显现出了较强的影像叙事能力。如《黎民伟》直接表现香港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的诞生过程,以及黎民伟及其家人的其他电影和革命活动,影像叙事自不必说,同时,剧中还将一些对早期香港电影史的考证和推断结论以影像化手段呈现出来。此外,《碉楼迷情》中的岭南碉楼,《蓝蝴蝶》中飞舞飘然的蓝蝴蝶,《古镇故事》中的古徽派建筑等都是具有强烈的造型感,颇为其影像叙事增色。

然而,大的剧作结构和叙事主线的确立,有时却不能代表细部的情节逻辑。在这本《蓝蝴蝶》收入的六个电影剧本中,也有个别作品在具体情节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逻辑问题。剧本总体感觉在大的故事框架上没有问题,但一旦深入到细部便会有一些因果逻辑方面的纠结。细节层面的戏剧真实性也是剧作成功的关键,不知凤群老师以为然否?

无论如何,凤群老师能在当下置身事外,致力于电影剧作的艺术写作与探究,这是难能可贵的,这对他本人或其他有志于影视剧作艺术研究者而言都是一种正能量。我祝愿凤群老师今后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也希望有影视公司能够慧眼识珠,早日将这些电影剧作搬上银幕。

是为序。

2013年4月于北京

(本文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电影学博士。)

后记

我与电影文学剧本结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与九十年代初。

那时年轻,内心浮躁,住房紧张,没有电脑,更没有家庭影院,所以特别喜欢钻电影院,让自己沉浸在电影的梦幻世界,暂时忘却现实人生的烦恼。电影看多了,于是就想自己尝试一下写电影剧本,想法极幼稚:写的剧本说不定哪天会让一位名导看中,拍出一部电影来风光一下也未可知。然而写着写着竟然觉得电影剧本比小说写得更为顺手,于是一连写了好几个剧本。当时自己属于初生牛犊,也不知天高地厚,写成了就充满期望地分别往上影、长影、珠影及峨影等几个大厂的文学部寄。结果运气好,还真歪打正着,陆续有编辑与我联系。最早是上影文学部的老编辑徐世华先生对我的剧本予以肯定,并一直来信给予鼓励,让我坚定了电影剧本写作的信心,我至今对他心存感激。后来我的一个剧本在长影获“90杯优秀剧本征文奖”,还在长影的《电影文学》发表了,给我莫大的鼓舞。另外,我还曾应邀去四川峨影文学部修改过剧本。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每个电影厂每年只有几个拍片指标,一个剧本左审右审,最后能被拍摄出来并非易事,后来这些电影剧本都不了了之没有了下文。但写剧本却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后来调到广东五邑大学也是与电影剧本写作有关。1992年,我又接到珠影文学部要我来广州修改剧本的通知,便向我原来任教的大学中文系领导请假。那时高校没有现在这么多课,青年教师可一学期上课,一学期搞科研,正好我那一学期没有课,系主任慷慨地给我一个月假,于是满怀欣喜南下广州。我的责任编辑安排我住在珠影招待所修改剧本,当时正值邓小平南巡不久,整个南方呈现一片热气腾腾的气象。东南西北中,一起下广东,孔雀东南飞成为盛况空前的景观。于是我为之心动,心想何不乘此机会也去寻找一下机遇呢?于是,在责任编辑的帮助下,只花了一个星期便改好了剧本。然后神差鬼使,又在一个朋友的随意指引下来到了江门。最后剧本同样没有被珠影开拍,但我已经成为五邑大学文学院的一员。调到江门后不久,有老朋友问我,既然往高校跑,为什么不留在广州?于是想起珠影的对门就是当时的广东教育学院,我竟然连该校的大门也没有进过。我是个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人,既然来了江门,也说明我与五邑侨乡有缘吧。我也没有什么后悔,倒是越来越喜欢这个比广州相对宁静的美丽城市。这一待,转眼就是二十多年,我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五邑侨乡人了。

收入这本《蓝蝴蝶》中的六部电影剧本,只是我特地从我这些年写的众多电影剧本中挑选出来的一部分,组合成这样一个选集,主要还是从剧本题材、样式各个角度去考虑的。在这个集子里,有古代题材、民国题材以及当前现实题材,涵盖悬疑、传记、传奇等各种影片样式,展现出我这些年来在电影剧本写作中的多方面探索。其实,这二十多年来,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的繁重,我基本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写作,文学创作占据了我不少的业余时间,当然,还有电影剧本的写作。电影剧本的写作显然与小说创作不同,小说重视叙事语言,而电影剧本则重视情节画面。在写作时,凭借蒙太奇技巧去组合这些情节画面,犹如观摩一场自己导演的纸上电影,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加上许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电影的教学与研究,电影剧本的创作对我的教学与科研也不无裨益,让我对电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吧。

2010年至2011年,为了做民国侨乡电影人的研究课题,我去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我跟那些年轻的研究生、博士生为伴,系统地学习了电影学的全部课程,也同时观摩了许多经典的影片,总算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中国电影史上出了那么多优秀的电影编剧,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孙瑜、裴舜卿、蔡楚生、田汉、夏衍、阳翰笙、沈西苓、柯灵等,还有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电影编剧。在北京学习期间,我也不断耳闻电影编剧在当今国内电影界,如何缺失话语权而不被尊重的现实。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国内这些年没有什么富有内涵的艺术影片问世,正是与优秀电影编剧的大量流失不无关系。电影剧本是一剧之本,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好的剧本,一个好的电影剧本凝聚着编剧的辛勤劳动与心血,也是一部成功电影的基础,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重视。国外的电影机构是非常重视编剧的,过去几乎所有的国内电影制片厂都设有文学部,专门有资深的文学编辑对剧本严格把关。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也曾一度困惑过。在出版本书的过程中,不断传出北影、长影、珠影等被卖地、被拆除的消息,诞生过无数优秀电影的这些老电影制片厂,包括曾经与我有过缘分的文学部,也许与历史上那些优秀电影编剧一样,将成为我们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永久记忆。我选择在这种时候出版我的电影剧本集,不仅出于对电影文学剧本这一写作形式的热爱,同时也是以这种姿态向电影史上那些优秀编剧前辈致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著名电影编剧王兴东先生就再三呼吁电影百花奖应该增设编剧奖,他认为电影的一切是从剧本开始的,编剧的首创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否则就像在听交响乐时,只见指挥家和演奏员而忘掉作曲家一样。这段话自然令人鼓舞,但作为一个电影编剧,面对现实,首先要学会自己尊重自己。我之所以坚持出这本书,因为我尊重自己所付出的劳动。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江门五邑影视文化协会会长、广东色色婚纱摄影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成先生给予大力支持,在此特地向他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博士给本书写了序,他从影视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本书予以肯定,给我很大的鼓舞。同时,他的序也为本书增色很多,我在这里也向他表示我的谢意。另外,还要感谢我的责任编辑李成,为本书出版付出了不少心血,他的敬业精神令我钦佩。此外还要感谢我们学校科技处处长李霆教授,他作为学校分管科研的部门领导,对文学院教师的文学创作一直非常关心并予以肯定,是文学的知音,这是非常难得的。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夫人和女儿,正是有她们多年的支持,我才能安心写作并有所收获。

这些年,出版物很多,但出版电影文学剧本却很少,甚至几乎绝迹。在联系本书出版的过程中,也有的出版社编辑提出种种担忧,最主要的担心是电影文学剧本没有读者。其实应该不是这样,据我所知,年轻的读者对影视是非常有兴趣的,因为他们是读图看画长大的一代人。随着微电影的兴起,许多年轻人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电影剧本写作技巧,相信他们对以画面见长文字简洁节奏明快的电影文学剧本也会欣然接受的,只是这些年没有多少电影文学剧本出版罢了。

为此,我殷切期待本书有更多的年轻读者。

作者

2013年5月于鸣泉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蓝蝴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凤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04953
开本 16开
页数 3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1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