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1375年之前)(精)》是剑桥大学著名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孙康宜、宇文所安)主持并撰写,因定位的读者目标是普通大众,故力求以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深入浅出地把该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该系列自出版以来广受好评,虽然针对非专业的读者,但因作者队伍的高水准,和对文学史写法的力求创新,实际上的受众已包括了专业工作者和文学系学生。
图书 | 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1375年之前)(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1375年之前)(精)》是剑桥大学著名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孙康宜、宇文所安)主持并撰写,因定位的读者目标是普通大众,故力求以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深入浅出地把该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该系列自出版以来广受好评,虽然针对非专业的读者,但因作者队伍的高水准,和对文学史写法的力求创新,实际上的受众已包括了专业工作者和文学系学生。 内容推荐 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著名学者主编,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部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著;同时又能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 以1375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卷,分别由宇文所安、孙康宜主编,作者涵括十几位美国汉学界的重要学者。《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1375年之前)(精)》以断代而非文体的结构方式介绍了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中国文学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化中关于写作的故事。 上卷部分,从上古时期汉语书写肇始及早期铭文等问题入手,追溯了这一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传统的起源。到了本卷结束的十四世纪下叶,商业印刷文化已高度发展,在文言文写作之外,新兴的城市白话写作已逐渐蔚为大观。《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1375年之前)(精)》各章描述了一些重要王朝的兴衰起灭、宫廷在文学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孕育著名大作家的社会及物质语境、亚洲其它各国的文化影响,包括佛教的输入等等。而在这一长时段中,写作以及对写作的阐释,已从附着于宫廷贵族的文士们的特殊技能,转变为一个大帝国精英阶层的根本身份象征。 目录 本卷目次 第一章 早期中国文学:开端至西汉 柯马丁 第二章 东汉至西晋(25—317) 康达维 第三章 从东晋到初唐(317-649) 田晓菲 第四章 文化唐朝(650-1020) 宇文所安 第五章 北宋(1020——1126) 艾朗诺 第六章 北与南:十二与十三世纪 傅君劢 林顺夫 第七章 金末至明初文学:约1230—约1375 奚如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1375年之前)(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孙康宜//宇文所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446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4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70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4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3 |
高 | 4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