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和果果一起成长
内容
试读章节

难过:孩子最喜欢的家人是奶奶

我看过一则新闻,说一家问卷调查公司在某地区针对六至十二岁的孩子进行了主题为“儿童之最”的调查研究活动,其中有一项是:在孩子的心中,谁是自己最喜欢的人。调查结果显示,44。3%的孩子认为妈妈是自己最喜欢的人。我感到很诧异,44。3%这个比例是不是有点低?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写作文,大部分同学总会写篇关于“我最喜欢的人是妈妈……”的文章,现在是多元化社会,难道孩子们喜欢的人也多元化了?

六岁的果果还没到会写作文的年龄,我还不能从他的文字中看到“我最喜欢的人是我的妈妈……”,而且也没有听他说过。不过,我想果果心里最喜欢的人,肯定是我这个妈妈啦!因为我是世界上最爱他的人,我生他养他,给他做好吃的,买好看的衣服,好玩的玩具,给他唱歌讲故事哄他睡觉,给他拿书包送他上学……总之能为他做的我都做,而且都尽量做到好。这样的妈妈,难道不应该是他最喜欢的人吗?

小时候,大人们经常问他:“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你喜欢爷爷还是奶奶?”他好像知道大家是逗他,有时候会回答,有时候偏不说,有时候说都喜欢,还有一次他居然回答说:“我喜欢豆丁。”豆丁是谁呢?豆丁是他姑姑家的小狗狗!所以,对于他说喜欢谁之类的,我也不当真。小孩子对喜欢这个词汇大概也没什么概念,哪知道自己喜欢谁呢?

现在他已经六岁了,应该知道什么是喜欢,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心里也应该是清楚的。他经常回家跟我们说他喜欢哪个老师,不喜欢哪个老师。但是现在大人们反而都不问他最喜欢谁了。

我决定验证一下我的想法,就让老公去问他。之所以我自己不去问,是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自己问的话,得出的结果会显得不客观。

果果正坐在他的小桌子前涂鸦,爸爸走过去坐在他旁边,看了一会儿问:“宝贝,爸爸问你一个问题,你最喜欢的人是谁?”果果抬头看了看爸爸,想了想说:“我最喜欢李左右。”李左右是他的同学,楼上邻居家的宝宝。他爸爸又问:“在我们家你最喜欢谁呢?”他又想了想说:“最喜欢奶奶!”“为什么呢?”“奶奶不打我,也不骂我,带我去麦当劳,还给我买玩具。”他的回答听起来是认真的。可是我心里却酸溜溜的。

反思:是我的严厉让我们产生了距离

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一向爱憎分明,毫不隐讳。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对果果的回答耿耿于怀。虽然我也知道,在家里我是打他最多、骂他最多的人,难道他感受不到隐藏在打和骂背后的浓浓爱意吗?心理学研究显示,三岁以后孩子会意识到父母的重要性,尤其是妈妈。也许是天性,孩子会自发地认识到“妈妈”的存在,认识到这个人才是最爱自己、最愿意为自己付出的人,此时的孩子应该和妈妈建立起了最密切的依恋关系。如果妈妈发现自己没有跟孩子建立起这种应有的依恋关系,那恐怕要找一下自身的原因了。

仔细想想,果果最喜欢奶奶是因为奶奶带他去玩,不打他,也不骂他,还带他去麦当劳。在家里,爷爷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奶奶的助手,对待果果也是听奶奶的。爸爸因为工作太忙常常没有时间陪他。我呢,没有那么多时间带他玩,做错事情会骂他,有时候还会打他,不准乱吃零食,不准吃垃圾食品,不准……好像从小到现在,我都是那个“管”他的人。而奶奶是“宠”他的人,从来不“得罪”他,经常替他解围。

当然,孩子必须得有人管,管教孩子也是爱孩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反思之后发现,我可能之前在方式上出现了问题:一是管教的方法,我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引起他的反感。二是管教的态度,可能不够细心、不够温柔,让他产生了叛逆和畏惧感。另外,长期以来在教育他的问题上,我都是扮演“黑脸”,也让他对我产生了一种刻板的印象,认为妈妈就是专门和他作对的人,怎么会最喜欢?P4-6

目录

引言 果果改变了我

Chapter 1 重新认识孩子——原来我以前想错了

 1、他最喜欢的人不是妈妈

 2、我不知道他有几个好朋友

 3、无意中让他伤心了

 4、最贵的礼物不是最好的礼物

 5、他的成功也需要分享

 6、分数真有那么重要吗

 7、快乐的小天使也有坏情绪

 8、缺点的背后是优点

 9、适合孩子的爱是多少度

Chapter 2 找对定位——发现身为妈妈的真正价值

 1、不要代劳,只要陪着就好

 2、做一个让孩子感到骄傲的妈妈

 3、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只有妈妈能给

 4、做孩子的倾听者

 5、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6、让孩子感受被爱,学会去爱

 7、学会去了解并喜欢他的朋友

 8、当孩子要实践新想法,要鼓励不要阻止

 9、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Chapter 3 改变自己——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

 1、向暴脾气说“NO”

 2、爱他就要信任他

 3、爱他就要爱他的全部

 4、蹲下来和孩子讲话

 5、他不是“十项全能宝宝”

 6、孩子也可以说不

 7、孩子的手工成果也需尊重

 8、向孩子敞开心扉

 9、别把他的自尊心不当回事

Chapter 4 适时放手——当妈不要当得那么辛苦

 1、讲明原则和方向,让他自己看着办

 2、给孩子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

 3、创造一个不容易犯错的环境

 4、让后果来惩罚他的错误

 5、说理的时机很重要

 6、用对批评和表扬就会事半功倍

 7、为他准备一个存钱筒

 8、再也不替他背书包了

 9、偶尔失败对孩子漫长的一生没有任何影响

Chapter 5 妈妈也要进步——变命令为引导

 1、做个好学的妈妈

 2、心平气和的妈妈最美丽

 3、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要说

 4、是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的时候了

 5、百善孝为先——为孩子树立孝顺的楷模

 6、杜绝浪费——教孩子节俭

 7、惜时如金——教孩子懂得珍惜时间

 8、知礼懂礼行礼——培养有礼貌的孩子

 9、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典范

Chapter 6 赢得支持——不再把孩子的教育当成自己一个人的事

 1、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2、教育孩子爸爸有责

 3、亲朋好友全动员

 4、和老师保持联系

 5、让孩子在朋友的影响下越变越好

 6、带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7、让孩子爱上阅读

 8、让电视和网络也发挥作用

 9、小区是个大家庭

序言

古往今来,教育孩子对于一个家庭而言都是一桩大事。教子成材,是历代父母们耗尽毕生心血所追寻的梦想。早在七百多年前,古人在《三字经》中,对于父母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就有了明确的表达:“养不教,父之过。”古人用简单的六个字,表达了教育的严肃与责任的重大。所以说,仅仅生养孩子而不去如理如法地教育,作为父母是有过错的。不仅如此,古人对于教师的选择也是非常严格的,举凡师者,皆是德才兼备之士。师者,能者;师者,德者。

虽然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从孩子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般情况下,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母亲的直接影响也最大。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微笑、一声怒骂,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会成为子女模仿的对象,并在潜移默化中左右着子女世界观、人生观的最初形成。因此,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

对当今工作繁忙的年轻妈妈而言,教育好孩子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白领妈妈遇到了新新人类的孩子,那些在自己身上屡试不爽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身上却不断遭遇挫折。面对孩子困惑的眼神,本以为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妈妈,如今却无法读懂孩子的内心了。这一事实,使妈妈感到无奈、疲惫、失去耐心,甚至心灰意冷。妈妈和孩子究竟是谁出现了问题?

针对这一普遍社会现象,本书将分别从妈妈和孩子两方面入手。首先,尽可能多地指出当前教育孩子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错误,并进行适当的分类。然后,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最后,提出合理适宜的解决办法。让妈妈掌握合理的教育原则,知道该怎么做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有句教育名言说得好:“妈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天下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教育不好孩子的妈妈。所以,当妈妈遇到“不听话”的孩子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过失,从改变自己做起,那么教育之路上所遇到的障碍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本书分别从重新认识孩子,找对定位,改变自己,适时放手,以身作则,赢得支持六大方面来详细阐述妈妈如何改变教育方式,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真实所需,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本人才学有限,望各位读者谅解指导。希望这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妈妈们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从中能有所感悟!

内容推荐

内容真实,实践性高,一位妈妈亲身经历的育养孩子实录,相对于市场上教条式的书籍,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更贴近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互动,更切实地帮助天下无数妈妈走出育养孩子的困境。

《我和果果一起成长》里引用的实例在很多孩子的身上都能看到,那些矛盾和困难,作者陈淑珍并没有直接去指导,而是以亲身经历让天下的妈妈们看到自己孩子的问题,读懂孩子的心,以改变自己为前提,去影响和改变孩子,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我和果果一起成长》内容风趣灵活,并不是死板的教条书,阅读起来更加轻松有趣,增加了图书的可读性!

编辑推荐

—位教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妈妈陈淑珍,十三年来育养孩子实录的浓缩精华!—部用爱心写成的亲子笔记,超越理论式的家庭实践书!

妈妈只要做出1%的改变,在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就会成倍放大!只有不断丰富自我,提升价值的精彩蜕变,才能够给予孩子更光明、更精彩的世界!

《我和果果一起成长》将分别从妈妈和孩子两方面入手。首先,尽可能多地指出当前教育孩子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错误,并进行适当的分类。然后,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最后,提出合理适宜的解决办法。让妈妈掌握合理的教育原则,知道该怎么做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和果果一起成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淑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245717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