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顾炎武/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他出生吴地,精通汉学,壮游不息,为学不止,被梁启超称赞为“黎明运动者”。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行已有耻”、“博学于文”,要求人们把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他身怀亡国之痛,始而武装抗清,继而在“亡天下”的忧虑中自觉担当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

《顾炎武》作为《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之一。记录了顾炎武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独立不苟的人格风范和社会批判精神。本书由陆月宏著。

内容推荐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通过历史名人这个特定的视角,揭示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江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江苏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对家乡的热爱,也让中国、让世界对江苏有更多的了解。陆月宏所著的《顾炎武》就是其中分册。

《顾炎武》作为《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之一。记录了顾炎武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独立不苟的人格风范和社会批判精神。

目录

导论:三吴形胜人文渊薮

第一章 簪缨世家书香门第

 一、遥远而荣耀的祖先们

 二、最初和最终的人生导师——嗣祖与嗣母

 三、晚明江南的形势

 四、加入复社

 五、逆兽构家难

第二章 国仇家恨

 一、乙酉之变前后的政治和军事形势

 二、“缟素称先帝”

 三、乙酉四论

 四、“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

 五、“闻道今天子,中兴自福州”

 六、“神州已陆沉,菽水难为计”

第三章 “干戈逾六载,患难形容改”

 一、“梦想在中原”

 二、“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已白头”

 三、流转吴会,萌发北游之志

 四、游历于淮安与吴地之间

 五、遍游旧都畿辅

第四章 “邑豪方龋虼,伤心成逐客”

 一、陆恩案

 二、世事陵夷极

 三、寄寓南京

第五章 北上幽燕南游杭越

 一、功亏一篑的己亥之役

 二、浩荡适三齐

 三、幽燕怀古

 四、“江上传夕烽,直彻燕南陲”

 五、“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

 六、游历江浙

第六章 壮游不息为学不止

 一、五十初度在昌平

 二、历晋抵秦,遍交学友

 三、拜访孙奇逢

 四、置产章丘

 五、雁北垦荒

 六、刊刻《音学五书》

第七章 黄培诗狱以游为隐

 一、《启祯集》案和十四人逆诗案

 二、黄培诗狱

 三、讲易和初拒纂修《明史》

 四、傅山、王锡阐和李颐

 五、程先贞、顾兰服和归庄相继病逝

第八章 “孤灯照遗经”

 一、“斯文万古将谁属?”

 二、“遗臣日以希”

 三、“独骑赢马上关西”

第九章 拒绝博鸿荐举穷经以待后王

 一、严拒博鸿,重读《心史》

 二、无营心自闲,穷经待后王

 三、“分题赋淫丽,角句争飞腾”

 四、以游避征

 五、拒修《明史》

 六、“避爵飘然太华阴”

 七、“梦绕韩原吾道丧,神游浍水大贤徂”——客死曲沃,魂归故里

第十章 重要著述简介

 一、生平精诣所在的《日知录》

 二、《天下郡国利病书》

 三、《肇域志》

第十一章 经义

 一、经学即理学

 二、论易

 三、“盈天地之间者,气也”

 四、礼学

第十二章 学问之道

 一、博学于文与下学上达

 二、“行己有耻”

 三、清谈误国

第十三章 史学

 一、“势有相因”

 二、论历朝得失

 三、论历代史书

 四、纂修明史之法

第十四章 治道

 一、寓封建于郡县之中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厚俸禄以养廉

第十五章 音韵

 一、音韵学的产生

 二、音韵学理论

 三、《诗本音》和《唐韵正》

 四、功与过

附录一:友人和后人评价

附录二:顾炎武著述目录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顾章志生绍芳和绍芾。顾绍芳字实甫,号学海,万历丁丑进士,历官翰林院检讨,经筵日讲官,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编修。绍芳以诗文为海内所宗,工于五律,著有《宝庵集》。《喜陆彦先至》云:“常忆秋风里,离尊共黯然。所期宁此地,相见忽经年。白眼时人过,青山旅梦牵。悬知有新语,羞属蒯缑篇。”顾绍芾字德甫,号蠡源,又号梦庵,生员,增例人国子监。绍芾工诗善书,天才骏发,下笔数千言。绍芾为人侠义敢言。陈祖苞为昆山县令时为县锄奸,为豪强士绅排讦而去。绍芾挺身而出,为祖苞仗义直言。县中的豪强士绅怀恨在心,绍芾几乎被害。炎武曾回忆嗣祖说:“臣祖生于饶州官舍,随臣曾祖之官广西、山东、南京,一切典故悉谙,而当日门户与攻门户之人,两党之魁皆与之游。”(《三朝纪事阙文序》)“先祖书法盖逼唐人,性豪迈不群,然自言少时日课钞古书数纸,今散亡之余犹数十帙,他学士家所未有也。”(《钞书自序》)

顾绍芳生同德和同应。顾同德为生员。顾同应字仲从,十岁时丧父,哀痛得像成人一样。同应长大后聪颖好学,工于诗文,为诸生,七次考试都没有中,而两中副榜。同应性情阔达,乐善好施,四十二岁逝世时,亲友哭泣,几乎到了罢市的程度。他著有《药房》、《秋啸》等。顾同应娶何氏。何夫人性情严肃稳重,曾终日不言,特别喜爱读书。同应育有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长子缃,字遐篆;次子就是顾炎武;三子顾纾,字子严;四子顾缵,字子叟;五子顾绳,字子武。炎武有三位姐姐,分别嫁给徐氏、马氏和陈氏。妹妹嫁给徐开法,就是徐乾学等的母亲。

顾同吉很早就夭折了,未婚妻王氏就是炎武的嗣母。王氏是昆山人太仆王卿宇的孙女,诸生王述的女儿。顾同吉因病早逝后,王氏当即穿戴白衣至父母前,表露归顾家之意。她来到顾家后,叩拜棺柩,肃容拜见同吉母亲。“姑含泪日:‘儿不幸早亡,奈何累新妇。’女闻姑称新妇,泪簌簌下,遂留执妇道不去。早晚跪奠柩前,视姑眠食外,辄自屏一室,虽至戚遣女奴候视,皆谢绝,日:‘吾义不见门以外人。’后姑病,女服勤,昼夜不懈。及病剧,女人候床前,出视药灶,往来再三,若有所为。群婢窥之而莫得其迹,姑既进药则睡,觉而病立间,呼女日:‘向饮我者何药?乃速愈如是。’欲执其手劳之,女缩手有难进之状。姑怪起视,已断一指煮药中矣。姑叹日:‘吾以天夺吾子,常忧老无所倚。今妇不惜支体以疗吾疾,岂不胜有子耶!’流涕久之。”(《明史》卷三○三“列女三”)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初二十八日,炎武诞生于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千墩镇。本生父顾同应是年二十九岁。炎武诞生前,同应已经育有一子三女,所以他在家中排行老五。顾炎武初名绛,曾更名继绅,字忠清。乙酉之变后,因敬仰南宋遗民王炎午,而改名炎午,即炎武。字宁人,世人多称其为亭林先生。又名蒋山佣,因曾经为避仇人而寄居于南京钟山即蒋山,同时也表明了他矢志忠于故明的心志。

南直隶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下辖十四个府包括应天、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和徽州,四个直隶州包括徐州、滁州、和州和广德。当时的苏州府下辖一个州即太仓州,七个县包括吴县、长洲、吴江、昆山、常熟、嘉定和崇明。昆山春秋时称为娄邑。吴王寿梦时是豢鹿狩猎的地方,所以自古以来又被称为“鹿城”。秦朝时娄邑改名为哆县,属于会稽郡。汉朝时又改名为娄县。南朝梁大同二年方始改称为昆山县。元朝元贞元年,昆山由县升格为州,隶属于平江路。明朝洪武二年,昆山由州降格为县,割昆山的新安、惠安和湖川三乡设立太仓州。昆山隶属于苏州府。

千墩镇位于昆山县城东南三十六里的千墩浦西岸。松江自吴门东流至此,江南江北约有一千座墩,故名千墩浦,镇也因此得名。千墩浦由此汇入吴淞江,当时是苏州府和松江府之间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千墩镇又名千灯镇。千墩镇上的顾氏家族宅第,方圆广阔,分为南北两宅。南宅自南大桥至蒋泾桥,北宅自木花浜到中木桥。炎武诞生于南宅,读书于北宅。南宅又分为三座小宅,当地人称之为南墙门、中墙门和北墙门,前门沿街,后门至石马坟。生母何氏住在中墙门的第三进,炎武就出生在大厅靠北的次间。这问屋子房门朝南,东面有四扇明瓦窗,窗前的小天井里各有两棵腊梅、天竹。嗣母王氏住在北宅。炎武尚在襁褓中时就过继给同吉,被嗣母王氏抱至北宅抚养。北宅前门沿街,后面直到西场,甚是宽阔,中间还有花园、亭台、假山等。花园中有一座楼,是炎武读书和藏书的地方。

炎武入继的绍芾家家境相当优裕,田产大概达千亩以上,家中人丁包括姬妾和家仆在内有三十余口。绍芾家藏书颇为丰富。正德末年,炎武高祖时就有藏书六七干卷,中间遭倭寇焚毁。后来曾祖嗜书,常常用俸禄购书,嗣祖绍芾也喜好读书,因而藏书日益丰富,达到五六千卷之多。绍芾不仅是一位热爱读书的藏书家,而且还是一位致力于经世致用的实学的学者,认为“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三朝纪事阙文序》)。嗣母王氏出身于书香门第,非常勤奋好学。在做媳妇的十七年中,白天纺织,夜晚读书至二更,尤其喜欢读《史记》、《通鉴》和明朝的政纪诸书。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是最深刻和终生不忘的。炎武有这样一位好学不倦和知识渊博的母亲,真是极为幸福的。P19-21

序言

江苏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代名人的奋斗业绩已经载人史册,动人的传奇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他们是江苏人的代表与骄傲,是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和期盼。

江苏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六朝以来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的独特地位,为杰出人才的涌现创造了条件,为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早在唐代,大诗人韦应物就已这样赞许:“吴地盛文史,群彦今汪洋。”到了明代,国人更是公认“苏郡为士之渊薮”,人才灿若群星。据有关统计,在我国古代、近代著名作家中,江苏籍作家占27.5%;在明清时期则高达37.5%,如清代文学家1741人中有599位是江苏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都是江苏人。明清两朝状元人数、当代两院院士人数,江苏均为全国第一。

江苏历代名人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在政治、军事、思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教育、实业、宗教等各行各业卓有建树。他们中间有农家子弟、因参加秦末起义而创立了西汉王朝的刘邦,精通佛教律宗学说、“何惜生命”而东渡的文化使者鉴真,徒步跋涉考察祖国地貌地质并且写下山水风光游记的作者徐霞客,鸦片战争中视死如归抗击外国入侵者的民族英雄关天培,可歌可泣的抗倭、抗日军民群英谱。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教育家张謇,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留下《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的现代作家朱自清,新中国总理周恩来,画家徐悲鸿、刘海粟,戏剧家梅兰芳、赵丹,数学家华罗庚,等等。

江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以他们的思想光芒和人格力量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榜样。充分开掘这座蕴藏丰富的精神矿藏,可以进一步激发我们建设美好江苏的热情和斗志,也可以进一步激活我们构建理想未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诗画书法均佳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以诗言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关注百姓的真情真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同时,也以他们的智慧给了我们丰富的启迪。刘禹锡不仅写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样相信新生事物的名句,还留下了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开掘和弘扬。江苏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较快发展,是与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密切相关的,层出不穷的人才群体为江苏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坚强的智力支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江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江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

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在为江苏和民族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才身上,凝聚着许多宝贵的品质,那种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坚韧风骨,那种百折不挠的顽强气概,那种为民族文明进步甘于奉献的高尚人格,是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思想家顾炎武主张学术经世致用,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史学家赵翼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对他们的思想和精神追求进行系统整理和大力阐发,既可以满足江苏人民对文化生活的精神需求,也可以提升江苏人民的文明素质、道德风尚、精神境界。从而激励人们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增进对伟大祖国的文化认同。

这套书的编写工作是从十卷本《江苏通史》出版前夕开始启动的,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江苏省文史馆及高校有关学者参加。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100本的编写与出版任务。通过历史名人这个特定的视角,揭示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江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江苏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对家乡的热爱,也让中国、让世界对江苏有更多的了解。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的编纂出版,从一个侧面系统整理了江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展现了江苏悠久、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明成就。这有益于了解与弘扬江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省情,有利于提升江苏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境界。介绍、宣传江苏历代名人,不仅是对历史的梳理和传统的厘清,更有展示江苏文化大省的形象,提升江苏在全国的地位、影响以及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意义。

江苏历代名人值得我们纪念和怀念。今天,我们重温这一令人骄傲的历史记忆,将增强江苏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励江苏人民更好地开拓进取、争先创优,更好地规划与建设家乡。先贤的辉煌属于历史,现实的奋斗还期待着我们。我们要在江苏杰出的历史人才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建设美好江苏的大业中,涌现出更多的杰出人才、顶尖人才与领军人才,铸就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辉煌!

宋林飞

2013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顾炎武/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月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79466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49.1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