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巨鲸歌唱
内容
编辑推荐

周晓枫的散文独抒性灵、表达真我,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她的散文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在当代散文界独具一格。冯牧文学奖的评语认为: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巨鲸歌唱》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迎来更大的挑战。

内容推荐

周晓枫的散文集《巨鲸歌唱》收录了《弄蛇人的笛声》《夏至》等14篇作品。在跋文《形容词赞美诗》中,作者写道,虽然喜欢繁复修辞,但“我讨厌甜美主题,讨厌花丛中的嘤嗡”。《巨鲸歌唱》中的散文依然体现了这些写作特点。

目录

巨鲸歌唱

素描簿

弄蛇人的笛声

盛年

夏至

月亮上的环形山

幼象

毒牙

紫禁红

硬果核

有关离开的三个梦

纸艺里的乡村

独唱

齿痕

跋:形容词赞美诗

试读章节

我沿着潮汐变幻的曲线向前走,海水有些凉。这个新开发的旅游区域,游客不多,何况时间还早,天刚放亮。船已载着渔获归来,抬走的编筐里是垂死的鱼和它们银币般脱落的鳞。船头前端的数米外,有一摊灰白色的东西。我凑过去看。原来,渔民先把网中捕捞到的收获倒在沙滩上,拣走鱼虾,剩下这片毫无商业价值的水母。

它们大小整齐,差不多相当于一元硬币的直径。灰而透明,接近死人指甲盖那种颜色;此种审美,一直受到亡灵的青昧。这些死去的水母滑腻腻的,我不知道泡沫般的尸体是在萎缩还是膨胀,赤脚走上去,半液态的凝胶状物经过挤压就不分彼此地从我趾缝问流出来。离水之后,水母迅速变成了鼻涕样的流状物,不仅不美,还有点恶心。

作为刺胞动物的水母,出现时间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虽然它们个体的平均寿命短暂到只有几个月。水母没有耳目,也没有大脑和心脏,通体晶莹,长得分外抽象;甚至没有动物完整的体积感,仿佛是从某种动物体腔里掏出的内脏,或者,鱼鳔、消化肠道之类的东西。但水母的运动方式,或如心跳;或者就安静地漂游,像传说中灵魂的样子。

被渔网捕获之前,水母看起来是最具诗意的精灵。像开放在水里的樱花……轻盈,飘逸,有种幻觉之美。有的具有钟状的简洁外观,有的缠绕蕾丝,更夸张的造型让人错觉水母属于外星生物。许多水母都会发光,它们提灯聚拢而来,让大海有如一个充满萤火虫的童话之夜。

水母往往以不可计量的复数存在,虽带来盛大花事,但那么短促汹涌的春天,需要不菲的供养。触手里密布毒刺细胞,水母随时寻找猎物,不放过渺小的浮游生物,甚至不惜同类相残。有人被水母蜇中,不仅肉体备受折磨,还险些丧命,再见妖异之物,形同水疱,毫无美感可言,更别提僧帽水母招魂幡般垂长的触丝——水母漂浮,本身就像死在水里的幽灵。我也曾遇袭,多亏及时上岸逃脱,但皮肤也是痒痛难忍。多年前,我有过食用蘑菇轻度中毒的经历,再加上这次水母之害,加深了我一种盲目而偏见的个人禁忌:对带有菌盖的东西要警惕。这种样貌所象征的保护,无不针对它们自身;而针对自身过度的保护里,往往暗藏对他人的险毒。

尽管是雌雄异体,但集群而来的水母依然给人感觉是个庞大的女儿国。水母纯洁无辜,手臂轻盈,然而胆敢碰触者,杀无赦,将死于它们复古的裙撑之下。它们贞烈到了残酷的程度,柔软肘臂成为冒犯者的绞索,然后水母把填入腔囊的牺牲品处理为液体——这不容玷污的女性,将独饮这杯复仇的汤羹。

水母漾动,仿照着大海的律动,就像一片树叶模仿整棵树:海,亦如巨水母,伸出浪涛的触手,俘获猎物,填进它辽阔透明的腔囊。当溺亡者被冲上沙滩,月亮高悬,就像有着锈斑的斧刃……是否,噩运的步履轻盈,一如水母那有毒的安详?

潮汐,使海拥有自己的心跳,于是海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具有生物学特征的活体:蓝皮肤的海巨人有着古老而饱满的生命,我们能从潮汐里感受到原始情欲般不息的律动。

最初只是缓梯形的波浪,渐渐,海面现出猛虎的条纹……涨潮时的大海暗蓄风雷。近礁的迟钓者会因为一时贪心酿成大错,仅仅是晚于收竿,潮位就已发生变化,海水迅速吞没折返的路;他回不去了,拳击般迎面而来的浪头将把他带到与归途相反的方向。

当波涛如战鼓,当默默积聚的浪就像鲸鱼涌起的背,大海以令人震撼的席卷之力传达着它的愤怒。它似乎渴望着某种破坏和审判。巨浪澎湃……

P3-4

后记

2013年的整个3月,我都在恍惚之中,因为从此自己将开始职业写作。告别从事了20多年的编辑岗位,我擦去办公桌上的指纹,收拾得像犯罪分子离开现场。由于本性上的健忘、混沌和偏执,这份职业易于让我紧张和内疚,直至压力难以承受。那些受我责难、令我愧对的作家们,我不曾有益你们的人生,好在今后,我不再是个祸害。

我天生懒散,以前总拿编辑工作当借口,陆陆续续,写得很少。因为我把时间都浪费了,所以我就没有时间了。勤奋对我来说或许并不适合。我曾说,对于天赋不足的写作者来说,平常最好不要时时构思,就像一个神经衰弱者,若非睡眠时间就不要躺到床上一样。可现在,只剩阅读和写作了——活到中年,除此之外。我没有过其他的坚持。并非自证纯粹,而是说,我的寡情寡趣,唯有通过单一的途径才能有所调整。我的读与写,包含着某种自救的成分。

比之写作,我更愿意成为阅读者。我觉得,阅读者的体重有一部分由书籍的脂肪组成——那些美妙的字词,那些高蛋白的小昆虫,或许早在童年就帮助他们理解了什么是飞翔。像置身花丛的蜜蜂,尾刺不经意地划过蜜槽从而沾染芬芳,这就是阅读者得到的奖赏。我读书缺乏体系,盲区甚多,尤其中国文化传统这块。对我个人来说,何谓传统?究竟什么才是我文化意义的经书?我的兴趣和能力集中在翻译文学领域,那就是我的源头——吃国产奶酪长大的孩子,消化道始终被异域食物填充而获得了适应性的营养。是否这意味着,在一种先天性的背叛里,我终将无法忠诚?阅读使我从庞大的写作者阵容里找到与自己相似的血缘,有的名字未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量,但我知道若是自己整形,看着勒口上的作者照片……那或许就是我想要的一张脸。

嗜好密集而浓烈的风格,我爱那种个人口音很重的文字;阅读影响下我的创作,同样是繁复、绵密、任性到一意孤行。每当读到心仪之作,我情不自禁学习那个作家的语感。当手法拙劣的剽窃者遭受鄙夷,小心而隐蔽的模仿者已完成秘密的致敬。我明白自己由此偏离公众趣味,丧失读者,甚至责任编辑看我的出版校样时都产生过类似高原反应的头晕和窒息,但我并不为此羞耻。寂寞就寂寞吧,我喜欢人烟稀少处的清静;如果有幸,我可以更靠近某些只存活于边缘地带的真理。

其实我的态度并非傲慢。我承认从未摆脱困境,总是一再陷入怀疑和自我厌弃,写作培养了我对自己的蔑视。偶尔的夸奖也难以使我振作,反而是批评,能使我获得奇怪的安全感,如敲背之妙。

我最受诟病的特征是华丽。是汹涌的词。是缭绕的句式,以及路线复杂却腹腔空旷的意义迷宫。“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破拆下来,不成片段。”这是审美和境界上的局限。我难以克制地迷恋浮巧小智,强迫症似的寻求对偶效果——从成语的四字工整,到哪怕是残剩比喻里所暗示的神谕。我知道留白必要,知道手起刀落的快意,知道刃若锋利,必去除由装饰带来的障碍……道理我全明白,可情不自禁:比之寒光,我更易醉心于刀鞘上的雕花。

工笔。巴洛克。浓墨重彩。它们都是在缓慢中积累足够的形容词。是形容词,带给我写作中的安全感。比如,当我们使用“月亮”,它是公共的名词,并无个性;当前缀形容词,无论“魅惑的月亮”还是“清凉的月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巨鲸歌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晓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71390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329789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