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色的火焰
内容
编辑推荐

童蒙的《白色的火焰》是写一个女孩在她青春成长期患上了一种莫名的疾病,她在反复地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逐渐长大成熟。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关于疾病的故事,它的让人深思之处也是因为它从一个病人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女孩洪婉霞生活在文革年代,她随从事科研的父亲迁移到了西北,却在这里患上疾病。她总是发烧,医生查不出来她的病因,她不得不一再住院治疗,在医院遇到了各色人等,也长了不少见识。随着文革的结束,洪婉霞发烧的病症似乎也得到缓解,她参加了高考,考上的北京大学,工作也很顺利,成为了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但有一天她让十岁的儿子去体检,体检的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儿子这么小年纪竟被查出种种不正常,而这种不正常只有成年人才会出现的,这让她再次想起了自己的患病经历,莫非自己体内还潜藏着热病的因子?这时候我们便发现,疾病在小说中获得了某种隐喻,一个始终也查不出缘由的“中国热病”对应着一段被称之为浩劫的文革历史,的确让人深思。

内容推荐

童蒙所著的《白色的火焰》是一部精微再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普通民众在巨大社会变革中“常态生活”的长篇小说。所谓常态生活,指的是无论大环境怎样地动荡不安,人民依然要回到柴米油盐中过居家小日子。《白色的火焰》主人公洪婉霞少年时代随父亲下放到“三线”,因患病而长期住院,她亲眼目睹了从北京到陕西,又从陕西到上海的社会民众的“当下”。世事可谓凌厉到极致,然而中国人立世的情怀是不变的。在恶的攻击下,他们隐忍、避让;在善的团结中,彼此体恤和怜悯……

目录

第一章 土

 人有病,天知否/003

 满街红绿走旌旗/007

 茂密的陵墓/014

 正是神都有事时/019

 大猫吃小猫/024

 蓝图是晒出来的还是烤出来的/031

 差强“狗”意的屁股/036

 麻利的杀手/040

 可怜天下大公鸡/045

 失血的黄土地/049

第二章 金

 关煞/057

 穷骨头发烧/064

 火炬,还是红辣椒/070

 阳痿的战士/075

 人体内究竟有几个“我”/084

 蘸满月光的桂圆/088

 猪与人:到底谁吃了谁/092

 激素带来的幸福生活/095

第三茚 水

 往日重现/103

 造句或造人/107

 铁饭碗的诞生/111

 万有引力的病房/116

 红灯照我去医院/121

 反潮流的病人/127

 病是世界上最没良心的东西/132

 大便的标准和标准的大便/136

 但得久病,即为闲人/140

 伟大领袖也有夫人吗/146

 金饭碗失踪/151

第四章 木

 谵语/157

 马护士的康庄大道/163

 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169

 报了美国佬一箭之仇/180

 鲜血,丰饶了那个春天/189

 天上掉下大石头/200

 原来此身是黄连/204

 一念之间定生死/210

 是梦终会圆/215

 内紧外松的日子/219

第五章 火

 又是关节疼痛时/225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231

 名不副实的“三好”/236

 神奇的来苏水/243

 振兴中华的体温计/247

 寻寻觅觅/254

 不是运动胜似运动/261

 谁能无辜/265

 旧貌换新颜/273

 兄弟阋于墙/278

 兄弟依然阋于墙/284

 坦白的后遗症/292

 难以分割的遗产/297

第六章 土

 偷窥症患者:智慧和苦恼/309

 自掘坟墓的特权/316

 皇冠综合征/320

 巫蛊时代/325

 是你的终归属于你/329

 揭发始祖本纪/333

 白色的火焰/337

 病,然后登堂入室/341

试读章节

人有病,天知否

一大群司局长跟在部长后面,亦步亦趋。他们是那么从容、那么得体!半年之后,当洪婉霞再次步入九鼎度假村时,眼前出现的便是这幅场景。所有的人都极具涵养、极具耐心,只有她例外,结果出了点洋相。不过,她知道自己“不可救药”,因此听之任之。

那是某部工作会议期间的花絮。早餐后,大家从餐厅直接去会堂,人手一个会议专用的公文包。部长在最前面,边走边与身边的人谈话。他步履缓慢,有时停下来,扭头看着旁边的某位下属,似乎对此人反映的情况表示震惊或怀疑。

部长人高马大,乌黑油亮的头发分外显眼。众人紧盯着他。他静止时,大家也停下来,屏声静气。待黑发在白墙和暖色的射灯之间缓缓移动时,大家才重新齐步走。

数十人小心翼翼地跟在领导后面,似乎前面有深渊,有雷池。宽敞明亮的走廊变得拥挤不堪,色调也暗了许多。洪婉霞困在人群当中。尽管她平时走路并不快,可这样走走停停的实在是别扭。她觉得大家过虑了,走到部长前面又怎么啦?现在又不是在主席台上,还讲究个先后次序。她按照惯常的速度行走,正好在走廊拐弯处赶上了部长。

部长看了她一眼,没吱声。洪婉霞想与部长打招呼,可不知说什么好,觉得有些尴尬。于是乎,她干脆什么也不说,加快步伐,率先进入会场。她的“僭越”成了饭后茶余的热点话题。同僚们或感叹其幼稚,或羡慕其率真,更有人爆料说她曾经反客为主,坦然地坐在部长宝座上。

对于人们的褒贬,洪婉霞均不理会,唯一想澄清的是所谓“鸠占鹊巢”事件。那是她第一次走进部长的办公室。部长不在,她四处打量了一番,发现办公桌的两边都有皮转椅,其中一把椅子的背后有三组书柜,按常规,这是主人的宝座。洪婉霞走到办公桌右边,在客椅上坐了下来。椅子很宽,她身体往后挪了挪,贴在靠背上。靠背就像按照脊柱和颈椎的曲线定制的一样,特别服帖、舒服,她不由得伸手摸了摸。

这时,部长走了进来。看到客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部长愣了一下,指指对面的椅子说,“请你坐在那儿。”洪婉霞异常窘迫,不仅涌到嘴边的客套话倏然消失,而且花费数小时准备的工作汇报腹稿也坠入忘川。

此事成为一则经典笑话,在干部食堂的饭桌上广为流传。一位同事觉得她不该犯如此简单的错误,“怎么能看书柜呢,应该看电脑,电脑屏幕朝哪边,哪边就是主人的位置。”

“部长桌上有电脑吗?我没印象,一进门就看到那排书柜。”

“没电脑可以看书籍、文件呀。从客人的座位看过去,文字都倒过来才对。”

“是啊,当时我怎么没想到呢?”洪婉霞再次感叹自己脑袋不够用,一根筋。后来,她从秘书那里知道,部长喜欢书柜正对着他,以便抬头就能看见一大溜书。他的藏书都是精装的,坚硬结实的外壳比书本身还有分量。

时隔六个月,洪婉霞再次来到九鼎度假村,不过这回不是来开会,而是写稿子。“非典”前,部长出席一个国际会议,要求洪婉霞准备一份相关的调研报告。本来,此任务由另一个部门承担,但部长看完初稿后不满意,决定另起炉灶。开始时,洪婉霞写得很顺手,最后写到“对策建议”时卡住了。为赶进度,洪婉霞专门成立了一个写作班子,熬了无数个通宵,可两次送上去的稿子都被退了回来。眼看会期一天天临近,可报告还压在手里。洪婉霞决定把自己关在度假村,专心写作。在那里,不用洗衣做饭,甚至可以不管作息时间,没白天没黑夜,更重要的是,不会被人打扰。当然,如果搁在几年前,洪婉霞不可能这样大手大脚。有现成的办公室不用,跑到宾馆起草文件,太铺张了!

星期五下午四点钟,洪婉霞乘坐一辆商务车向西南郊出发。因为先生在国外长驻,家里没人,洪婉霞把儿子也带上了。汽车走走停停的,弄得她有些不安,对能否抵达目的地产生了怀疑。如果此时接到单位的什么电话,说不定她就得打道回府。

她一贯如此,人们认为铁板钉钉的事,她往往心存疑虑。如果做一项心理测试,洪婉霞一定会被心理学家判定为最缺乏自信的人。婚后,就连自己是否具备生育能力,她都没有把握,虽然没有任何一项医学检查表明她患有不孕症。

当医生说她怀孕时,洪婉霞半信半疑。她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吃什么还那么香,干什么还那么麻利。对她而言,“害喜”仅仅是影视剧中的某个情节,和她一点不沾边。在静谧的夜晚,她曾摸着隆起的肚皮,怀疑里面是否真的有一个安睡的小家伙。直到胎儿在自己的身体里手舞足蹈时,她才确信不疑。十个月后,重达七斤三两的儿子顺利出生。听着儿子嘹亮的啼哭,洪婉霞喜出望外之余,又闪出怀疑的念头。“这是真的吗?我养了这么棒的一个儿子!”她仔细地端详着他,抚摩着他。儿子的屁股上有一颗红痣,洪婉霞发现后不禁笑出声来,“真逗,我脸上的东西,怎么遗传到他屁股上了?”她鼻翼旁有一颗红痣。儿子似乎知道妈妈的疑虑,在她的眼皮底下茁壮成长,一天一个样;同时,也在她眼皮底下制造各种麻烦和烦恼。因此,他的小名叫闹闹。

当他们抵达九鼎度假村时,已经夕阳西下。望着度假村高大的门柱,洪婉霞自言自语道,“我还真来啦。”

度假村娱乐项目非常多,儿子玩了个痛快。而洪婉霞白天黑夜都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击键盘。她将调研报告重写了一遍。大功告成后,她带闹闹在度假村转悠。在体检大楼门外,她看里面人不多,提议去做体检。闹闹摇头,“我这种身体还用体检吗?要做您自己做吧。”

洪婉霞劝他,“做吧,正好没什么人,平时去医院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排队。”

“我好好的做什么体检?”

“不一定非得病了才检查。”看到儿子仍然站着不动,洪婉霞把客房钥匙递给他,“我去检查检查,你回房间吧。”

“行!”闹闹接过钥匙,“后面有个亭子,我先到那儿玩玩。”

P3-5

序言

童蒙的《白色的火焰》是写一个女孩在她青春成长期患上了一种莫名的疾病,她在反复地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逐渐长大成熟。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关于疾病的故事,它的让人深思之处也是因为它从一个病人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女孩洪婉霞生活在文革年代,她随从事科研的父亲迁移到了西北,却在这里患上疾病。她总是发烧,医生查不出来她的病因,她不得不一再住院治疗,在医院遇到了各色人等,也长了不少见识。随着文革的结束,洪婉霞发烧的病症似乎也得到缓解,她参加了高考,考上的北京大学,工作也很顺利,成为了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但有一天她让十岁的儿子去体检,体检的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儿子这么小年纪竟被查出种种不正常,而这种不正常只有成年人才会出现的,这让她再次想起了自己的患病经历,莫非自己体内还潜藏着热病的因子?这时候我们便发现,疾病在小说中获得了某种隐喻,一个始终也查不出缘由的“中国热病”对应着一段被称之为浩劫的文革历史,的确让人深思。

我不得不承认,疾病在作家们的笔下,常常成为了隐喻的对象。童蒙在扉页上引用了一段苏珊·桑塔格的话,正是这位美国作家,写过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疾病的隐喻》,她在这本书中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认为在现实中,疾病已经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隐喻,而这种隐喻妨碍了患者及早地治疗。所以她强烈反对疾病的隐喻,要求人们把疾病纯粹当成疾病对待。桑塔格本人就是一名病患者,一生都在与疾病斗争,显然她的观点直接来自她自己的切身体验,她一定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对病人的歧视。但她从不为疾病而感到羞愧,而是坦然接受治疗。她最初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她不仅做了乳房切除手术,而且就是在治疗过程中写出了《疾病的隐喻》一书。桑塔格最终死于癌症,但她为病人的尊严而发出的呼喊仍然在警醒着人们,让人们懂得应该公正地对待疾病和病人。然而即使如此,疾病的隐喻恐怕永远也无法消失。因为从一定程度上说,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隐喻无处不在。美国语言学家纳可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活的隐喻》中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生存和思考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都是隐喻性的。”将语言学家的观点与桑塔格的观点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就应该这样表述:我们并不一概拒绝疾病的隐喻,而是反对疾病隐喻中的妖魔化倾向,反对疾病隐喻而导致的对疾病的社会歧视。童蒙的《白色的火焰》仿佛是在做这样一种结合性的工作,一方面他呼应了桑塔格的观点,写出了一个女孩在治疗过程中是如何遭遇到疾病隐喻所带来的难堪、委屈和困惑。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了隐喻的力量,因此在写疾病的同时也在写社会,他把写一个连医生都无法诊断的“中国热病”与写至今让人难以回首的文革历史交织在一起,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文革历史的反思和质疑。我在阅读中就试图解开童蒙赋予“中国热病”的隐喻,我发现这个隐喻藏得很深。为此他还把笔触伸到了历史的纵深处,专门写了一段发生在汉代的疾病史。作者将野史、传说混杂在一起,自然不是要人们当成信史来读,然而他强调“中国不仅有辉煌灿烂的文明史,也有狂躁荒谬的热病史”,其隐喻性便昭然若揭。我以为,童蒙写作这部小说所作出的最大功绩就是他创造了“中国热病”这个词语。童蒙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一场大火蔓延到了一位十二岁的公孙姑娘的体内,从此热病就成为了她的生命体征之一。这大概也就是“白色的火焰”这个小说标题的含义所在吧。这种热病就像是一种白色的火焰,它不像一般的火焰那么炽烈,红彤彤的,给人刺激,让人兴奋,也让人感到危险。白色的火焰不会让人感到兴奋、危险和恐惧,但它仍在那里燃烧,仍在那里吞噬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也许,我们都该警惕这种白色的火焰,检查一下它是不是正在我们的体内燃烧。

自古以来,文学就与疾病关系密切。德国评论家维拉·波兰特专门写过一篇《文学与疾病》,他甚至认为“一件艺术品的诞生,是否因为艺术家由于自己的疾病而产生一种扩大的、不寻常的感受能力,这种能力非显露不可。”有人还做过统计,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艺术家中,拥有完全健康身心的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大部分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身心疾病。而许多文学经典也与作家的疾病有密切关系,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犯有癫痫病,他写了《白痴》,主人公梅什金公爵就有他自己的影子。普鲁斯特一生都被疾病缠绕,他的《追忆似水年华》就是在疾病状态下完成的。疾病的体验也许对一个人来说尤其刻骨铭心,因为这是一种关乎生命的体验。我没有询问过作者童蒙,他在少年时期是否也得过不易治愈的热病,但我想这部小说中一定融入了他的亲身体验,因此才会显得那样真切生动。鲁迅先生也是一位对疾病有着深刻体验的作家,他的很多精彩思想就是由疾病引发出来的。最后我想引用一段鲁迅先生关于疾病的话作为这篇序言的结尾,因为我感觉童蒙的这部小说就是在履行着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鲁迅先生说: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色的火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童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46007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5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201400296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