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故事(文物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之中,有一种文化的结晶,它们伴随着每个时期的英雄人物共同走过一段漫长的时光之旅,见证了每一段或荣耀、或屈辱的历史,甚至能够在千百年之后完美无缺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诉说过去的辉煌故事。这些就是不会说话的记录者——文物。

《中国故事(文物故事)》将用更多的篇幅讲述每一个文物的特点和在它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你不需要时光机就可以和我们一起穿梭时光,在文物的故事中遨游历史,还在犹豫什么,来一场属于你的时光旅行吧!本书由书香童年编著。

内容推荐

《中国故事》系列从华夏大地上的山、水、饮食、穿着、建筑、文字、文物、生肖、老字号等方面来系统地介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文化,不但荟萃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还用各种知识板块对故事做了知识补充,配以精美而有意蕴的插画和老照片阐释故事,是一套向青少年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文明的人文系列读物。本书是分册之《中国故事(文物故事)》。

《中国故事(文物故事)》将用更多的篇幅讲述每一个文物的特点和在它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你不需要时光机就可以和我们一起穿梭时光,在文物的故事中遨游历史,还在犹豫什么,来一场属于你的时光旅行吧!本书由书香童年编著。

目录

文物千年秀风采

王都之宝 后母戊大方鼎

传世铜器 虢季子白盘

钟磬和呜 曾侯乙墓编钟

变法量器 商鞅方升

军威震天 秦始皇兵马俑

精美高贵 金缕玉衣

书圣寄情 《兰亭序》

此处无声胜有声 武则天无字碑

巧思绝伦 天文简仪

灵端有神 《富春山居图》

朴雅脱俗 时大彬制大提梁壶

千古雄文历浮沉 《岳阳楼记》雕屏

试读章节

1950年3月10日,一件西周的青铜重器,吸引了包括郭沫若、陈叔远、马衡、王治秋等一大批文化界的名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北京团城的承光殿里。他们仔细端详着这件被誉为“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的虢季子白盘,细声交谈着,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

走近这件传世铜器,也就掀开了那段尘封多年的历史。

清朝同治三年(1864)的四月,李鸿章指挥下的淮军艰难地攻下了太平天国的军事重镇——常州城。这座原来由护王陈坤书坚守的城池,已经插上了“淮军”的旗帜。当时任淮军铭字营首领的刘铭传住进了昔日的护王府中。

一天深夜,刘铭传正在屋内灯下读书,突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声,原本寂静的夜晚也显得异常起来。刘铭传以为是太平军残部发动了偷袭行动,便急忙大声呼喊士兵们进行戒备。众人冲到院子里,举灯一照,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人,不免心中疑惑。这时,又一阵叮当之声传来,刘铭传仔细一听,发觉是从马厩那里传来的,便命令手下一路小心翼翼地搜索过去。灯光下的马厩中,除了刘铭传等人的坐骑在埋头吃草料,依旧空无一人,原来,那金属撞击的声音是马的配饰和马槽相撞发出来的。

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刘铭传心想,马槽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为何会发出这样清脆的声音?夜晚昏暗的灯光不太能看得清楚,他只好走上前去用手摸,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这个马槽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而是一种硬邦邦、摸起来冰冷的金属,也难怪和坐骑的配饰相撞发出那样的声音。由于天色已晚,刘铭传让大家先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按捺不住好奇之心的刘铭传再次来到马厩,命令亲兵们将马槽刷洗干净。这才清楚地看到,这个“马槽”其实是一个上口呈长方形、有四条曲尺状矮足的古铜器。长1.302米,宽0.827米,高0.413米。腹部向下收,平底。器身上铸满了花纹,四壁各有两个衔环兽耳,内壁上还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文字。整个铜器呈圆角长方形,好像一个大浴缸。口大底小的样子让它显得没有那么粗笨,但四五个壮汉使足了劲儿才能搬得动它。

在外闯荡多年的刘铭传,凭直觉认定这是一件宝物,于是决定将其收藏起来。无奈当时战事频发,动荡不安,他只得专门派遣一队士兵,将这件铜器护送回了老家安徽肥西刘老圩。

1872年,刘铭传在告假期间,铭字营由于和新统领产生纠纷酿成兵变,他因此被革去官职,在家隐居长达13年。回到家乡后,刘铭传特意从安徽霍山县请来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对这件古铜器进行鉴定。老先生经过仔细考证,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据老先生说,这件铜器有自己的名字,叫做“虢季子白盘”。上面共有8行111个字的铭文,记录的内容是西周宣王十二年(前816)时,虢侯的第四个儿子——白,奉宣王之命,征讨匈奴的先祖部落,大获全胜。宣王十分高兴,为虢季子白举行了隆重的庆典表彰仪式,赏赐了马匹、兵器等,虢季子白特意铸造了这件铜盘,以传给后人。

这件铜盘传说是清朝道光年间在陕西宝鸡虢川司出土的,后来为陕西眉县县令徐燮所有,他离任后带回常州,密藏起来。太平军攻占常州后,占据了气派的徐家大宅作为护王府邸,应该是马夫们无意间找到这件高大稳重的铜盘,将其作为马槽使用了。多亏刘铭传的偶然发现,才令这件珍宝免遭毁坏,重现风采。

老先生的考证让刘铭传欣喜若狂,对这个铜盘自然更加爱惜。他请人建造了一座凉亭,取名为“盘亭”,专门用来放置虢季子白盘,亭子周围还布置有花花草草,以及一个池塘,与亭子共同组成了一个小型园林。闲暇之时,刘铭传会约几个朋友到此饮酒畅谈,颇为惬意。而铜盘平日里被锁着,不轻易示人。

古董收藏家们很快知道了刘铭传家中有一件宝贝,自然都希望能收归己有。清朝重臣、同治皇帝的老师、当时任刑部尚书的翁同龢,也对这件宝贝很是中意。翁同龢很快遣人携带重金造访刘铭传,希望他能出让这件铜盘,但刘铭传一口回绝了。翁同龢又提出结亲的想法,欲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刘铭传的长子。刘铭传当然知道这其中的用意,便又以不敢高攀为理由婉拒了翁同龢。

两次碰壁终不得宝物的翁同龢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他曾在一张虢季子白盘的拓片上,亲自题记:“阳湖徐燮均令关中购得之,归昆陵矣!”由此可见虢季子白盘在古董收藏家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出任台湾巡抚。7年后,辞去职务的刘铭传回到了大陆。这次他并没有回肥西老家,而是带着家人搬到了他在安徽六安九公山新建的别墅刘新圩。刘老圩故居则由长子、次子留守。有人提出不如将虢季子白盘也搬到九公山来,刘铭传拒绝了。多年的争战风雨,让他更加理解了安宁生活的可贵。虢季子白盘还是在老家安安静静地保存为好。

可谁能料到,1894年那个狂风肆虐又干燥的冬季,一场意外的大火扑向刘家老宅。刘氏兄弟奋不顾身将虢季子白盘从火海中救出,其他家产被烧成了一片灰烬。虽然这件宝物免遭葬身火海的命运,刘铭传的长子却一病不起,最后不治而亡。

1896年,刘铭传去世,其子孙恪守家训,他们将虢季子白盘深埋在地下,在动荡的局势下不遗余力地保护着虢季子白盘这一国宝。

随着时间的流逝,虢季子白盘传到了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手中。中国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不安,许多人对这件铜盘垂涎三尺。曾有一个美国人许诺,只要刘肃曾让出铜盘,就能帮他移居美国,购置房产,刘肃曾不为所动。“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入侵中国,大肆掠夺我国资源。当日军侵入安徽,得知虢季子白盘藏在肥西刘家后,便扬言要武力夺取。刘肃曾再次将铜盘深深地埋在地下,然后举家逃往他乡。日本鬼子扑了个空,虢季子白盘再次逃过一劫。P12-18

序言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这条龙的名字,叫做“中国”。在数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这条龙承载了无数充满魅力的故事。

这些故事,见证了伟大的中华文明的起源,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已浸润到文化的骨髓中,融入到国家的血脉里。

在追求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有必要讲述好这些中国故事,让每一个青少年都了解中华的历史,了解华夏的文化,了解国家的辉煌与苦难,从而担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任。

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唯有坚持民族的精神、弘扬民族的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实现中国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故事(文物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书香童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78783
开本 16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3271680
中图分类号 K87-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52
18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