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后一片藤叶/儿童文学小学生分级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篇精妙绝伦的短篇小说,读起来却意味深长,掩卷后仍叫人深思,宛如一粒珍珠、一颗钻石,折射出变幻多姿的七彩光芒,令人为之炫目!

短篇小说作为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文学形式,越来越受到众多人们的普遍青睐,它在伴随人类文明脚步前进的同时,不断滋养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们增添了无穷乐趣,也给予了人们许多智慧启迪。

朱自强主编的《最后一片藤叶》收入的篇目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适合小学生阅读并具有语文学习价值的优秀作品。

内容推荐

朱自强老师结合自己十几年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阅读的成果,编写了这本《最后一片藤叶》。书稿溶人文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语文教育价值为一体,以全新的视角、系统的编排,是全面呈现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材料。《最后一片藤叶》适合四年级上学期孩子阅读。收入的篇目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适合小学生阅读并具有语文学习价值的优秀作品。

目录

翠海应归九寨沟/1

鸟们的歌/4

云娃娃/7

金缕衣/9

过山农家/10

蜜蜂 /11

金缕梅与凤仙/15

森林的墓地/17

快乐人的衬衣/21

梦谷子/26

雁鹅/30

猫/34

刺猬 /38

芦鸡/40

老牛/45

长城之歌/48

走向吊水岩/50

威尼斯的小艇/54

兵马俑的个性/57

长春园中的“西洋楼”/62

赋得古原草送别/65

芙蓉楼送辛渐/66

老藤椅/67

毽子里的铜钱/70

最后一片藤叶/74

平凡的话语/80

我的傻瓜妈妈/83

发卡/87

嚼一片苹果皮/91

父亲/95

有人送我一根草/98

永不道别 /101

大画家齐白石/105

一颗豆粒/109

早晨/113

发明与发现/118

太阳能屋顶能发电/120

21世纪的智能化住房/122

为什么恐龙这么胖/126

植物的生命/129

飞鸟为什么不迷路/133

只想随便走一走/135

静静地坐着/137

流萤/138

囚绿记/140

世界上最响的声音/143

青鸟情/149

蛘虫/153

五花海/159

不停的水滴/162

杉树/164

会发光的植物/166

试读章节

金绻梅与凤仙

亨利·梭罗(美国)何广军等译

9月里的一天,我摘了一些金缕梅的果子。在逐渐变黄的叶子中间,这种成串的果子外形非常独特,就好像穿着紧身鹿皮裤。拿回来之后,我把它们摊在屋里,果皮覆盖下的果核一裂开,就会露出其中亮晶晶的椭圆形黑种子。过了三个晚上之后,半夜里我听到房间里不断噼啪作响,每次响过之后,都会听到小东西落地的声音。到了早晨我才发现声音来自桌上的金缕梅果,先是果子进开,然后是坚硬的种子弹出去后落地的声音。就这样,连续几天,天天都有亮晶晶的黑种子弹射出去。很显然,并不是果核一裂种子就能往外弹,我观察了许多已经裂开的果核,里面的种子仍然在,而且看起来就像在壳底生了根,丝毫不受外壳裂开的影响:正是由于与壳底的紧密接触,等我拿刀子撬(qiao)开一个时,里面的种子就飞了。果核彻底裂开之前,看来已将光滑的壳底压变了形,最后的破裂就把种子弹了出去:这样弹出去的种子能跳出10~15英尺远。

众所周知,凤仙的种皮只需轻轻一碰,就像手枪开火一样炸开,既突然又有威力,同时种子也被射了出去,即使人们已有准备,也总要吓一跳。就是把它们放到帽子里,在往家拿的路上也会爆裂。德·康多尔①说,这种桀骜(jieao)不驯②的美洲植物在远离了家园,被引种到英国之后,竟变得温顺了。

互动阅读

“德·康多尔说,这种桀骜不驯的美洲植物在远离了家园,被引种到英国之后,竞变得温顺了。”你相信这是事实吗?换句话说,你相信环境对植物具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森林酌墓地

普里什文(苏联)潘安荣译

人们砍了一片树木去做柴火,不知为什么没有全部运走,这里那里留得一堆一堆的,有些地方的柴堆,已经完全消失在繁生着宽大而鲜绿的叶子的小白杨树丛中或茂密的云杉树丛中了。熟悉森林生活的人,对于这种采伐迹地①是最感兴趣不过的,因为森林就是一部天书,而采伐迹地是书中打开的一页。原来松树被砍掉以后,阳光照射进来,野草欣然茁长,又密又高,使得松树和云杉的种子不能发育成长。大耳的小杨树居然把野草战胜了,不顾一切地长得蓊(weng)蓊郁郁②。待它们压服了野草,喜阴的小云杉树却又在它们下面成长起来,而且竟超过了它们,于是,云杉便照例更替松树。不过,这个采伐迹地上的是混合森林,而最主要的,这里有一片片泥泞的苔藓(taixian)——自从树林被砍伐以后,那苔藓十分得意,很是生气勃勃哩。

就在这个采伐迹地上,现在可以看到森林的丰富多彩的全部生活:这里有结着天蓝色和红色果实的苔藓,有的苔藓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像小星星一般的,也有大朵的;这里还有稀疏的点点的白地衣,并且夹有血红的越橘:还有矮矮的丛林……各处老树桩旁边,幼嫩的松树、云杉和白桦被树桩的暗黑的底色衬托出来,在阳光下显得十分耀眼。生活的蓬勃交替给人以愉快的希望。黑色的树桩,这些原先高人云霄的树木的裸露的坟墓,丝毫也不显得凄凉,哪里像人类墓地上的情景。

树木的死法各不相同。譬如白桦树,它是从内部腐烂的,你还一直把它的白树皮当作一棵树,其实里面早已经是一堆朽物了。这种海绵似的木质,蓄满了水分,非常沉重——如果把这样的树推一下,一不小心,树梢倒下来,会打伤人,甚至砸死人。你常常可以看到白桦树桩如同一个花球:树皮依然是白的,树脂很多,还不曾腐烂,仿佛是一个白衬领,而当中的朽木上,却长满了花朵和新的小树苗。至于云杉和松树,死了以后,都先像脱衣服一般把全身的树皮一截一截脱掉,成堆儿归在树下,然后树梢坠落,树枝也断了,最后连树桩都要烂完。

如果有心细察锦毯一般的大地,无论哪个树桩的废墟都显得那么美丽如画,着实不亚于富丽堂皇的宫廷和宝塔的废墟。数不尽的花儿、蘑菇和蕨(jue)草匆匆地来弥补一度高大的树木的消殒(yun)。但是最先还是在紧挨树桩的边上长出一棵小树来。鲜绿的、星斗一般的、带有密密麻麻褐色小锤子的苔藓,急着去掩盖那从前曾把整棵树木支撑起来、现在却一截截横陈在地下的光秃的朽木;在那片苔藓上,常常有又大又红、状如碟子的蘑菇。而浅绿的蕨草、红色的草莓、越橘和淡蓝的黑莓,把废墟团团围了起来。

P15-19

序言

本着与小学语文教学形成互动,通过课外语文的阅读,进一步激活和促进课堂语文学习,使学习效果达到优化这一目的,我编著了“儿童文学小学生分级读本”。

编写读本之前,我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已经完成了教育部的一个小学语文教育研究项目,作为这一研究项目成果的学术专著《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已经出版,在读者中反响较好。我还曾经为国家级小学、中学语文教师培训l班主讲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儿童文化与语文教育》等课程。我在国内外从事了二十多年儿童文学研究,熟知经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而儿童文学正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资源。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都主张小学语文教育要贯彻趣味化和感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儿童文学小学生分级读本”的编著工作,正是依照这一理念进行运作的。

教育方法当以兴趣为本,这是教育理念所认定的一项原则。皮亚杰的学习认知理论指出,完整的思想活动必须遵循的第一个次序就是“求知兴趣的唤起”。讲述缺乏趣味性的教材,是无法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的,从而也是难以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的。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的性质又不同,它具有自发性、自主性,课外读本所选入的文章如果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阅读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我在编选读本时,始终把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和原则。

儿童是语文教育的主体,因此,对儿童的研究是所有语文教育者首先要做到位的。那么,小学儿童语文学习能力的特征是什么(7我认为是长于感受、感悟,但短于理性分析,这就是小学儿童语文学习的基本特征。因此,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应该摈弃抽象、概念的理念化方法,而采取形象、具体、直观、整体的感性化方法。

为了通过“儿童文学小学生分级读本”的阅读,真正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在“儿童文学小学生分级读本”的“互动阅读”中,我特别重视引领小学生的感受、感悟等感性能力向理性能力过渡和发展这一问题。我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设计各种各样的评论,让孩子选择,以此来引导、激发孩子的阅读感觉,使孩子的阅读感受清晰化、条理化。编著者首先要对文章有细腻、敏锐的感受力,在感受的基础上,凭着健全的价值观,运用文体、语言等方面的学识,到达理性分析、认识的层面。从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编著者自己必须实实在在地先走一遭,这样才会对儿童读者把感性经验生发为理性认识有所帮助。即编著者不仅要体验在先,还要分析、评论在先,解答问题在先,而不能把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复杂的理性分析才能解答的问题,抛给儿童,一走了之。我以为,“儿童文学小学生分级读本”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于“分级”的问题,我质疑有的语文教育专家所谓编写教材、编写读本没有规律的说法。我在《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中说:“教材编写还是有一些内在逻辑的。比如,对我来说,小学一年级,童谣一定是先于童诗来学习的,童谣是口语的东西、韵律更强的东西,它一定要先于童诗来学习。在小学阶段,故事一定要先于小说和传记来学习,说明文一定先于论说文学习。所以,在小学阶段,我讲编写教材还是有一定文体上的层阶的。”在分级操作上,虽然不能细化到这个月和下个月的变化,但是这一年和下一年之间,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之间,还是会呈现出一些阅读层级的区别。这些区别是怎么来的(7是人为地、随意地规定出来的吗?不是。它是根据儿童的语言、心理的发展状态和水平,根据他们日常阅读的需求、喜好而推测出来的规律。发现这些规律,很可能会使儿童的阅读收到更好的效果。

推测出这个大致的顺序、规律,除了对儿童的语言、心理发展状态要有了解,对儿童的阅读状况要有了解,还要了解文学的语言类型,熟知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我说“文学教育即语言教育”,就是这个意思。我倡导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也与此相关。

希望“儿童文学小学生分级读本”能够给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切实的帮助,希望“儿童文学小学生分级读本”给童年的学习生活带来有深度的快乐。

书评(媒体评论)

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的性质不同,它具有自发性、自主性,课外读本所选入的文章如果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阅读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我在编选这套书时,始终把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标准和原则。

我特别重视引领小学生的感受、感悟等感性能力向理性能力过渡和发展这一问题。我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设计各种各样的评论,让孩子选择,以此来引导、激发孩子的阅读感觉,使孩子的阅读感受清晰化、条理化。

根据儿童的语言、心理的发展状态和水平,根据他们日常阅读的需求、喜好,可以推测出来阅读规律。发现这些规律,进行分级阅读,会使儿童的阅读收到更好的效果。

——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语文教育专家

朱自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后一片藤叶/儿童文学小学生分级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自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67482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2013156301
中图分类号 G624.233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9
14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