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雪山上的少女们(精)/毕淑敏经典小说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套《毕淑敏经典小说全集》收录的是作者从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至今创作的全部小说作品(《花冠病毒》除外),共收录67篇。《雪山上的少女们》是反映早年西藏军旅生活题材的第一系列——藏北拾莲之一。收录了《绿色皮诺曹》、《白云剪裁的衣服》、《糖衣氧气压缩片》、《特殊摄影师》、《奶奶的灵丹妙药》等多部作品。

内容推荐

本套《毕淑敏经典小说全集》收录的是作者从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至今创作的全部小说作品(《花冠病毒》除外),共收录67篇。《雪山上的少女们》是反映早年西藏军旅生活题材的第一系列——藏北拾莲之一。收录了《绿色皮诺曹》、《白云剪裁的衣服》、《糖衣氧气压缩片》、《特殊摄影师》、《奶奶的灵丹妙药》等多部作品。

《雪山上的少女们》里的照片是作者各个年代的珍贵留影,读者在分享作家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风采时,亦能以此为径,更好地理解作家以及作品。

目录

绿色皮诺曹

白云剪裁的衣服

走,到阿里去!

糖衣氧气压缩片

特殊摄影师

黑白拂尘

奶奶的灵丹妙药

“回”字形银饰

眼睛是一座彩虹桥

八月里,穿着棉衣

胖听

拉练

有外号的打火机

在学园与星空之间

冰川上有毒蛇的嘶嘶声

在陵园的台阶上吃糖

大会餐

附录

编辑说明

试读章节

我从小就很想当兵,最主要的动机是喜欢绿色。小时候,每逢妈妈要给我买衣服,我就大叫,要绿的。妈妈生起气来,说,你也不看看自己,毛衣毛裤围巾手套都是绿色,再套上一件绿外衣,活像一只青蛙!我低头一瞧,说,哪怕就是像只绿豆蝇,我也还要绿衣服。

当兵多好啊!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一年到头穿绿衣服,再也没人说你一句闲话。可那时候要当女兵也挺难的,想当的人太多了,僧多粥少。听说男兵和女兵的比例是千分之二点五,也就是说,征一千名男兵,才要两个半女兵,简直像空气中的惰性气体。身体检查严格极了,差不多和当女飞行员同样标准。幸好我那时身高—百七十厘米,两眼裸视力二点零还有富余,心、肝、脾、肺、肾全像刚从工厂造出来一样合格,属于特等甲级身体,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淘汰,终于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入伍通知书。

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好运气,连连问妈妈,您说,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还会有令人悲痛的变化吗?

妈妈说,不会吧。你就把通知书放在枕头底下,安心睡个好觉。

我说,没穿上绿衣服之前,我可放心不下。

妈妈说,要变,你穿上军服还会让你脱下,担心也没有用。解放军应该是说话算话的。

发衣服的时候,穿着五颜六色家常衣服的新兵,排成一队,依次从司务长面前走过。司务长像大商场的成衣售货员,眯起眼睛打量着走过的小伙子和姑娘,大声地说,帽子二号……衣服三号……蹲在一旁的上士,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手疾眼快取出相应号码的衣物,把衬衣铺在最下面,其余所有东西都堆在上面,一时间好似平地起了一座绿色的小山,然后麻利地把衬衣的两条袖子抻出来,把它们打个结,怀抱里就塞满了崭新的衣物。领了军衣的人,就快乐地抱着这个绿色的半截人,走进一间密闭的小屋。再走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英姿勃勃的兵了。

好不容易轮到我的时候,司务长目测了一下自言自语说,这个兵啊,长得不合尺寸。穿一号的小,穿特号的又大……

我赶紧说,您甭为难。我要特号的。

司务长说,咦?女孩子都愿意穿得比较秀气,你这个兵倒奇怪。发给你特号的衣服,到时候裤腿踩到脚底下,窝窝囊囊,一不留神摔个大马趴,可别怪我。

我忙说,不怪不怪,绝不找你。我妈说过,衣服会缩水的,当然是大点儿好了。裤腿长了可以裁,要是短了,就得自己找布接,多不合算!

司务长说,看不出来,你小小年纪,还挺会过日子的。好吧,依你,给特号。

我欢天喜地地去换衣服,一试之下,特号衣服果然名不虚传,上衣还凑合,裤子好像是给跳高运动员预备的,腿长无比。我把裤脚挽起来两折,自觉比较利索了,抱着旧衣服正准备从更衣小屋往外走,先换好军衣的一个女孩端详着我说,你像一个打鱼的。

我看了她一眼,屋里光线不好,看不清眉眼,只觉得军装好像是特地比量她身材做的,妥帖极了。我愤愤地说,你的意思是我不像一个兵?

她轻轻笑笑,露出雪白的牙说,你还是像一个兵的,只不过是个邋遢兵。

她的口气很老练,虽然军装同我一样没钉领章,军龄倒好像已有一百年。我没好气地说,兵工厂的人太没有节约观念了,裤子做得这么大,使人穿上像皮诺曹。

她说,皮诺曹是谁?是咱们一块当女兵的吗?我叫小如,你叫什么?

我说,你就叫我小毕好了。咱们就甭理那个姓皮的家伙了,反正三言两语也说不清它的来历,还是讨论这条讨厌的裤子吧。我想把它剪掉一截,哪有剪刀?

小如说,剪了不好。一剪子下去倒是痛快,以后要是觉得短了,或是你再长个儿了,就没法补救了。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别干一锤子买卖的事。

我不耐烦了,说,你倒是想得蛮周到,可大道理以后慢慢说,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我怎么走出这问房子?P1-4

序言

文字在我们脑海中驻扎,必有一个固定地址。距离它最近的邻居,是这个人的灵魂之塔。

每个字是一块砖,几百万字垒起来,就是一个小院了。给自己的作品作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拖了很久。我不喜欢向后看,但这一次,必须回头,绕着院子走一圈。

多年前曾参加一堂外籍心理学家的专业课。开课伊始,老师二话没说,拿出了一个亮闪闪的金属球。他手掌向下,把球放开,那球就垂直地停在他手指下方约1市尺的地方。座位较远,我看不到更多的细节。按常识推断,我猜他手指中捏着一根细线,线的下端拴在金属球上。也就是说,这个金属球像一粒沉重的钟摆。果然,片刻之后,他用另外一只手从某个方向强力推动了那颗球,球快速摆动起来。当晃到某个特定的角度,我果然看到了一根线。

不知道老师卖的是什么药,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和那个球。老师笔直地站立着,手掌向下,肃然不动。金属球不停地荡着,摆幅渐渐缩窄。这个过程在凝视中显得很长,满堂死寂。终于,亮闪闪的球困乏了,震颤着抖了几下,寿终正寝地停住。

你们从这个过程中,看到了什么?老师发问。

学生们开始作答。有人说,这证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有人说,他在此过程中看到了力量。有人说,他看到了改变。还有人说,牛顿的苹果万有引力,更有人说第一推动力是上帝之手……

老师频频点头,好像每一个回答都正确。但我看出来那只是习惯动作,他扫视全场,焦灼地问,还有新的发现吗?无人回应。前述每一个回答都精彩,再无更惊艳的说法。

心理学家有些是很古怪的,此人基本上算一个。我不喜欢这种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漠然心态,静观其变。傻看了半天,老师还是毫不回转地等待。我很希望这个环节赶紧跳过去,突然就举了手。我被自己吓了一跳,胳膊居然不听大脑差遣,成了篡位的叛国将领。

充满失落和执著的老师,看到有人终于响应,急切道,你!看到了什么?

天啊,直到这一刻,我还没想出来该说什么。不过,我必须说点什么,要不简直就是滋扰课堂。我战战兢兢道,我没有别的意见,就是希望您赶快讲正式的课。

老师倨傲地说,我现在就是想知道你刚才究竟看到了什么。如果你实在没有新的看法,把别人的回答再说一遍也可以。之后,你会听到我的授课。

我匆忙判断了一下形势,明白不管我答的如何错乱,老师准备就坡下驴了。我愿意成全,又不想重复他人,慌不择路说——我看到了时间。

老师眉梢乱抖,夸张显示他的大喜过望,说,哦!好极了!时间本来是隐形的,但你现在可以看到它现身,从不动到动,从动到不动。我开讲心理如何始终处于时间流变中……

那天的课程究竟讲了什么,已然忘却,唯有金属球还在记忆中沉甸甸坠摇。

我发表处女作时已经35周岁了,一个老态龙钟的开端。那篇小说叫作“昆仑殇”,主题是尊严与生命,还有人的精神不屈。多年以来,我一直秉承着这个方向,迄今为止,并无改变。我是一个医生出身的写作者,从医20多年的经历和训练,让我始终无法跳脱出医生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我无法评说这个角度是好还是不好,但我知道沉淀在血液中的一些东西,难以过滤。

我刚开始写作就从中篇小说入手,不合常理。原因很简单,壅塞在喉咙里的话太多,篇幅短了说不完。而且我也不知道中篇和短篇小说有什么重要分别,以为只是长短的不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然话多,就一个劲儿写下去,直到胸中的那一口饱含雪山冰冷的长气出完,这才告一段落。1987年,我到鲁迅文学院学习,才晓得了自己的冒失,违背了先短后长的惯例,冲撞了文学规律。于是自惭形秽,赶紧调回头来写学着短篇。在这个时间段内,中短篇小说创作量比较多一些。1994年,我的短篇小说“翻浆”和极短篇小说“紫色人形”,在台湾获得“第16届中国时报奖”和“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获奖算不得什么大事儿,但我自忖这个缺漏补得大致说得过去了,从此可以率性去写长一点的东西。我开始写长篇小说“红处方”,费时一年多,1997年出版。之后我大约几年时间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有了2001年的“血玲珑”,2003年的“心理小组”,2007年的“女心理师”,2012年的“花冠病毒”。

长篇小说的工作周期比较长,精神和体能的弦不能永远绷得铁紧,需要加以分割。加之长篇小说从创作到取得一笔稿费的间隔比较长,好几年才能有一次收成,且不固定。为了抒发心中不时涌出的万千感慨,也为了得些小钱补贴家用,我在长篇小说的间歇节奏中,会写一些散文。多年积攒起来,大约也有了几百篇。这期间也曾写一些中短篇小说,数量不多。概因写作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劲道不一样,如同舞动长枪和短匕,技巧有分别。我很抱歉自己是个不能一心二用的人,只好基本放弃中短篇小说的写作。散文则似乎和小说创作有轻度的绝缘,可从心所欲,互不相扰。

按时间顺序捋了一遍我的创作,自己也有豁然开朗之感。原来是这样啊!时间真是值得尊敬的单向街,它是组成我们生命的最原始的材料,一切都埋藏其中。

一个人说点谎话不难,但要连续在几百万字中说谎话,很难。所以,还是在文字中说真诚而且自己坚信的话吧,直抒胸臆,坦率待人,比较容易和快乐。我的小说,说穿了,主题很简单。始终围绕着生命宝贵人间冷暖身心健康在喋喋不休地做文章,怕也是本性难移了。谁让我做过20年的医生,当过心理咨询师,又是一个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的平凡女子。我守卫过祖国最高的领土,看到过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峰峦。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我期望从自己的笔端,滴下带有冰碴的温情。我不深究自己的能力,只是坚持单纯的信念,尽力而为。

生命是死亡到来之前的有趣过程,我喜欢文字给于我的淡而绵长的幸福。我的写作,犹如那粒动荡的钢球,已经晃动了几十年。推动它的外力,是对自己与他人生命的珍爱和渴望分享的激情。当我把对这个世界的话说完,会渐渐停下来,回归凝然不动的安息。

非常感谢简以宁女士的创意,出版我的小说编年体集,心中满溢感动。她不辞劳苦地把我多年前写的小说,从时间之水中打捞出来,像渔民晾晒鱼干一般陈列海滩,以备今日的读者们赐教。编年体小说集的好处,是让人们看到一个作者在流动的时间中的变与不变。

毕淑敏

2012年5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雪山上的少女们(精)/毕淑敏经典小说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淑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105903
开本 32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11
15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