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落日依旧辉煌(历代名人的人生绝唱中国卷)
内容
编辑推荐

屈原:“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刘邦:临终预言“安刘氏者必勃也”

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归葬定军山

曹操:临终方显真性情

……

《落日依旧辉煌(历代名人的人生绝唱中国卷)》由白云涛编著,全书介绍了中国历代名人的人生历程、重要贡献、身后影响等内容。

内容推荐

《落日依旧辉煌(历代名人的人生绝唱中国卷)》由白云涛编著,本书虽然是通俗的知识性读物,但在撰写每一个人物时,力求写出自己的感动,写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写出其在世时的重要贡献及身后产生的深远影响。

《落日依旧辉煌(历代名人的人生绝唱中国卷)》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屈原:“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奸臣祸国。诗人遭放逐

◎沅湘水边,忧心愁悴;逐水而行,披发而吟

◎洞庭湖畔。嗟号昊旻,雷电交加,昂首问天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国破家亡,怀石投江;万人感念,千古绝唱

◎永远的屈原,世界的屈原

刘邦:临终预言“安刘氏者必勃也”

◎毛泽东评刘邦:老粗办大事

◎扫平异姓王.高歌唱大风

◎杀白马,定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临终预言“安刘氏者必勃也”

◎吕氏家族蚕食刘氏天下

◎“安刘氏天下者”,果然周勃也

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归葬定军山

◎诸葛孔明,隆中“卧龙”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白帝城接受刘备托孤

◎六出祁山,积劳成疾,孤臣无力难回天

◎临终上遗表,嘱托后事,上报家产

◎病逝五丈原,归葬定军山

◎理想化的忠诚和智慧的化身

曹操:临终方显真性情

◎“头风病”缠苦大枭雄

◎后悔当初杀华佗

◎“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政治遗嘱,有政治家之风

◎遗臭流芳本一身

成吉思汗:三道遗嘱,规划灭金大计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骑锵锵,征服世界

◎征中亚,伐西夏,草原霸主,一病不起六盘山

◎第一道遗嘱:确定汗位继承人

◎第二道遗嘱:假道于宋,联宋灭金

◎第三道遗嘱:杀西夏王,屠西夏民

◎猝死之谜,古今难解

◎一代天骄,魂归何处?

史可法:六封遗书,忠君爱国,可昭日月

◎大势已去,一介文臣。慷慨赴死督淮扬

◎殚精竭虑,力撑危局,正气凛然拒诱降

◎六封遗书昭日月,从容待死与城亡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甲午战败,痛决于心,立志改革,锐意新政

◎奉旨进京,参与新政;政变发生,维新失败

◎“中国变法流血者,请自嗣同始”

◎千古艰难唯一死,英雄无奈最多情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康有为:戊戌年间留遗书,三十年后方猝死

◎戊戌维新,臣将君王引知己

◎维新事败,绝望之下留遗嘱

◎流亡海外,鼓吹保皇倡立宪

◎猝死青岛,死因至今仍为谜

◎身后种种事,都付尘埃中

孙中山:永远的伟人

◎为求和平促统一,沉疴在身,抱病北上

◎腹腔切开又缝合,肝癌晚期,人神无力再回天

◎临终三遗嘱:国事遗嘱。家事遗嘱,致苏俄遗书

◎弥留之际,撒手之时,伟人情怀,感天动地

◎巨星陨落,山河悲恸,挽联如云,白花如海

◎奉安大典,移葬南京,青松绿柏,伟人长眠

辜鸿铭:拖着清朝最后一根辫子死去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

◎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中国版的堂吉诃德

◎封建帝制的坚定拥护者

◎拖着清朝最后一根辫子死去

陈布雷:“总统文胆”和“国策顾问”,“自暴自弃而自了”

◎蒋介石的“文胆”,总统府的“顾问”

◎遗书“杂记”:自杀的自白书

◎《上总裁书》和《再上总裁书》:蒋介石知遇之恩的临终告别

◎致同僚遗书:大事小事,公事私事,交代的清清楚楚

◎致秘书遗书:肠断心枯,痛极痛极

◎致亲属遗书:伉俪情深,父子情重,兄弟情长

◎“当代完人”,从容逝去;“总统”下旨,国葬待之

◎“遗书”公开发表。僚属撰文悼念

胡适:在美国立遗嘱,在台北病逝

◎国变之际:老伴送台湾,只身飞美国

◎回应陈垣:断言共产党统治下决没有自由

◎胡适与蒋介石:“民主自由”问题的碰撞

◎毛泽东批胡适:胡适说那是温习我的学说

◎蒋介石批胡适:胡适气得多次吐血

◎《自由中国》被查封:胡适心中永远的痛

◎在围剿与欢会中猝然倒下

◎历史自有公正在,尘埃落定水更清

于右任:千古绝唱《望大陆》

◎辛亥元老,抛妻弃女,被裹挟入台

◎结发情深。两岸相隔,于老夫人思忆成痴

◎念亲人,念故乡,情不能已,心神俱伤

◎千古绝唱《望大陆》

◎为了于老那“时时望大陆”的遗愿

后记

试读章节

屈原:“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屈原约于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夏历正月初七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这一天是旧历戊寅年寅月寅日。

楚国王姓为熊,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熊瑕的后代。熊瑕被分封在“屈”这个地方,因而便以封地为姓,称为屈瑕,并成为屈姓的始祖,造就了屈姓这个王室近支的大家族。

战国时期,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一直掌控着楚国的最高领导权。屈瑕之后的屈重、屈完、屈到、屈建,到屈原的父亲伯庸,几代人都在楚国宫廷担任要职,有的还担任过相当于后来宰相的“莫敖”一职。

屈原寅年寅月寅日出生,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如此年月日,在屈氏家族看来,那是大吉大利、家族兴旺的好兆头。所以,伯庸为给儿子起名绞尽脑汁,最后决定名叫做“平”,字叫做“原”。平,是公正、公平。古人认为公正、公平是天的最高法则,所以“平”者“法天”,即象征天。原,又平整又开阔的大地,所以“平”者“法地”,即象征地。屈原为人,居于天地间,“天地人合一”,在屈氏家族看来,自然不同凡响。

奸臣祸国,诗人遭放逐

屈原一生历经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国君。楚威王熊商于公元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是屈原的少年时代。楚怀王熊槐于公元前328年至前299年在位,为屈原的政治活动时期。楚襄王于公元前298年至前263年在位,为屈原遭放逐至去世时期。

屈原政治活动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兼并战争最激烈的战国时代,兼并战争的最终目标是统一全国。此时,在战国七雄中,从军事实力上讲,秦国最强,金戈铁马,所向披靡;从经济发展来讲,齐国地处山东半岛,占据渔盐之利,工商皆重,七国中最富;从地域面积而言,楚国最大,其“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总面积相当于其他六国之和。三大强国,逐鹿中原,各有优势,鹿死谁手,一时难以定论。但齐、楚两国,齐国富国有余,强兵不足,楚国文化兴盛,武备不强。相反的,被六国压迫于函谷关之西被视为西戎蛮夷的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以严刑酷法治国,鼓励人口增殖,奖励农耕,迅速强盛起来。尤其实行奖励军功政策,造就秦人以尚武为荣,且秦军赏罚分明,军纪森严,武器装备也不断改进,兵种有步、车、骑之分,出现了尉缭、白起、王翦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军队数量最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秦国强盛之后,遂西出函谷,拔城掠地,对东方六国造成严重威胁。

为抗拒强秦东侵,韩国人苏秦、魏国人公孙衍等往返六国游说,力主联合抗秦。因秦国在西,六国在东,且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六国联合抗秦为合纵。

公元前318年,22岁的屈原由文学侍臣晋升为左徒,仅次于楚国最高行政长宫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屈原对内推行举贤授能、彰明法度、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政策;对外实行六国合纵抗秦战略,并代表楚国出使齐国,与齐国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随后,屈原协助楚怀王邀请齐、韩、赵、魏、燕五国君王在楚国郢都聚会,公推楚怀王为“纵长”,缔结六国抗秦联盟。当年,在公孙衍、苏秦的奔走和倡导下,魏、赵、韩、燕、楚五国组成五国联军,浩浩荡荡,进追函谷关,进攻秦国。虽因五国步调不一,最终无功而返,但显示了六国合纵的巨大威力,秦国一时不敢轻举妄动。作为“纵长”的楚国,声誉隆隆而上,与强秦并驾齐驱。屈原因此深受楚怀王器重,在六国中也声名鹊起。

为了对抗合纵,秦相张仪利用东方六国的猜忌和利益冲突,提出连横的对策,即向各国游说并大肆贿赂各国朝臣,令各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以各个击破。五国中为求苟安和争夺土地人口者,忽而亲楚,忽而联秦,从而出现“朝秦暮楚”的复杂局面。

屈原在楚国政坛的崛起引起包括令尹子椒、怀王宠妃郑袖、上官大夫靳尚等旧贵族势力的妒忌,他们屡屡向楚怀王进谗言中伤屈原,污蔑屈原武断专权,居功自傲,到处抬高自己,贬低大王。怀王大怒,免去屈原左徒之职,令屈原任三阊大夫,掌管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公元前314年(楚怀王十五年),听说屈原被罢免左徒职务,秦国认为瓦解楚齐联盟机会已至。遂派张仪进入楚国,用重金贿赂子椒、郑袖、靳尚等,并以归还秦所占原楚国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饵,怂恿楚怀王断绝与齐国的联盟关系。屈原坚决反对,声言放弃了六国联盟,就会给秦国可乘之机,就会威胁楚国社稷。但是,糊涂的楚怀王听信了郑袖关于屈原反对秦楚和好是因为向张仪索取一对白璧未成的诬蔑,将屈原逐出宫。随后,楚国派人使齐。与齐国断绝联盟关系,同时把相印授予张仪,封张仪为楚相,派使者随张仪到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愚蠢的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赴齐当面辱骂齐王。齐王大怒,断绝和楚的合纵。楚、齐关系破裂,六国联盟瓦解。这时。张仪出面对楚使说明,他向怀王承诺的土地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怀王闻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不但丧失十万军队,还被秦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这时,怀王稍有“晦不用屈原之策”之意,“于是复用屈原”,让屈原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屈原使齐,历尽艰辛,百般解释,终于说服齐王,再次缔结了楚齐联盟。

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并再次派张仪入楚。张仪到楚以后,再次贿赂郑袖、靳尚之流。当楚怀王准备拘禁张仪时,靳尚和郑袖均向怀王进谏,说拘禁张仪势必触怒秦王,不如与秦和好,既能得到汉中土地,又可避免秦楚大动干戈。糊涂的楚怀王再次决定与秦结盟,并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屈原使齐回来,提出杀张仪以绝秦联齐,楚怀王没有接受屈原的建议。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

公元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秦、楚两国互为婚姻,秦迎妇于楚,楚迎妇于秦。秦楚结为昆弟之国。公元前304年,楚怀王与秦王在楚国黄棘(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会晤,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签订了“黄棘之盟”。

这期间,屈原竭力反对楚秦联姻联盟,认为楚国与秦国联盟,早晚还会被秦国坑害。楚怀王又怒,下令将屈原流放到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公元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以楚违背纵约,联合发兵攻楚。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公元前302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公元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占领了重丘(今河南泌阳县东北)。公元前300年又攻楚,消灭楚军两万。这时,楚怀王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派人将流放在汉北的屈原召回,让屈原带着太子横作人质到齐国去,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屈原再次使齐,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说服齐王与楚国重订邦交,但齐王表示不能在军事上给楚国提供有力的帮助。秦昭王闻之,于公元前299年,下令继续攻楚,连取楚国八城。随后,秦昭王以议和结盟为名,“邀请”楚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乃虎狼之国,毫无信义而言,此去凶险万分。可怀王的幼子子兰却认为此次秦楚之争责任在楚,竭力怂恿怀王前去武关与秦王会面,恢复秦楚联盟,并攻击屈原危言耸听。怀王担心自己不去,秦国再次发兵,楚国面临亡国危险。怀王临行,屈原再次进谏,说:为了楚国的前途和命运,大王千万不能赴约,此行若有差错,将危及社稷江山。怀王略有犹豫,子兰不断催促,怀王挥挥手,扈从起驾,前往武关赴约而去。

怀王_入武关,秦昭王就下令埋伏的秦兵封住关门,将楚怀王劫往咸阳,要挟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无可奈何,要求先定盟约后割地,秦昭王坚持先割地后定盟约。楚怀王悔恨自己不听屈原之言,痛恨秦王无耻失信,坚决不答应割地给秦。秦国遂将怀王扣留。

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国从齐国迎回太子横,并于公元前298年立为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楚襄王昏庸无能,子兰嫉贤妒能,屈原惨遭政治排挤。当年,因楚国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公元前297年,被软禁在秦国的楚怀王从秦国逃出,不幸又被秦军追回。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忧惧成疾,病死秦国。

楚怀王客死秦国,在楚国激起极大愤慨。人们纷纷指责劝怀王入秦盟约的子兰用心不良,祸国害民,称赞极力劝阻怀王入秦的屈原忠肝义胆,要求楚襄王明察是非,重用屈原,励精图治,振兴楚国。屈原出于爱国之情,激于心中义愤,也当众指责子兰的所作所为,痛斥子兰对怀王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唆使上宫大夫在楚襄王面前诋毁屈原,说“屈原攻击大王信用奸臣,不顾父仇国耻”。楚襄王大怒,免去屈原三阊大夫的职位,命将屈原驱逐出郢都,流放到江南湘西一带寂寥的荒野。

P001-005

后记

约在2011年的三四月间,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李洪烈先生向笔者提出撰写本书的建议。最初,初步确定本书分中国和外国两卷,每卷撰写人物30名,每名撰写五六千字。但在写作过程中,每写_人,均大大超出预定字数。限于篇幅,最终形成现在这样的一部图书。

感谢我所在单位图书馆工作人士陈家新、司卫等同志,感谢他们在我写作过程中帮助查找和提供参考资料。感谢我的同事刘建美、高翠、宋亚文、李冠燕、朱亚光等同志,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我的家人苏小玉、白龙等,感谢他们对我写作本书多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感谢本书责任编辑李洪烈同志。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李洪烈同志就所撰人物及具体内容,与笔者不厌其烦,反复磋商;在校对过程中,对书稿中所引用的诗词歌赋、所涉及的外国人名翻译等,逐一核对修正。充分体现了一个职业编辑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本书虽然是通俗的知识性读物,但在撰写每一个人物时,力求写出自己的感动,写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写出其在世时的重要贡献及身后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吸收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尤其参阅了较多近年的报刊报道资料,限于篇幅,无法一一罗列,敬请见谅。

因时间紧任务急,又因笔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陈,以便再版时订正。

白云涛

2012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落日依旧辉煌(历代名人的人生绝唱中国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云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86403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