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时尚符号/六角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叶军、刘晓宁等著的《百年时尚符号》阐述了旗袍、高跟鞋、电影院、交谊舞、美发、内衣等时尚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在国内引起的反应及风波等。《百年时尚符号》故事性强,图文并茂,书中一些内容及图片为国内首次刊发,非常具有可读性。对于时尚文化收藏者来说,更具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叶军、刘晓宁等著的《百年时尚符号》是六角丛书中的一本,《百年时尚符号》分旗袍、高跟鞋、电影院、交谊舞、美发、内衣、西服、照相馆等9个方面,阐述了这些时尚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在国内引起的反应及风波等。

目录

百年旗袍:一部身体的抗争史

高跟鞋:鞋跟上的自我追寻

电影院:随风而逝的风景线

交谊舞:百年间摇曳的风情

美发:头发上的波澜

内衣:袒露的新女性

西服:时尚背后的坚持

照相馆:慢慢褪色的时代表情

试读章节

这一时期,旗袍不再一枝独秀。旗袍搭配大衣、马甲等,花样繁多,尤其是出现了“别裁派”,即在旗袍局部加入西式元素,如荷叶领、西式翻领、荷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旗袍式样更加多元。“别裁派”的另一个特点是与西式外套搭配,这使得旗袍可与多种现代服装组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

1940年代旗袍穿着范围更加广泛。学生校服、工人制服、日常便服与正式礼服,都采用旗袍式样,只不过具体款式各有千秋。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在1940年出版于武汉的《罗宾汉报》上,开辟有“非非集”栏目,所写全是武汉三镇的市井小事,所配漫画却是明星脸,周璇、陈娟娟等都是常客,她们或逛街或居家,所穿服饰均为旗袍。当年应无侵权一说,明星才可化身市井小民,非实非虚的报道方式实乃报章一绝。

2.完美旗袍

旗袍鼎盛,造就了著名的品牌——白海记。1940年代,白海记在汉口风行一时。从各界名媛,到寻常女人,都以有一件白海记旗袍为傲。

白海记的创始人白海山是湖北黄陂白家湾人,他16岁到黄陂桃园学便装手艺,后到郑州、上海等地学艺。1938年在汉口华清街兴康里自设白海记成衣店。创业时只有白海山夫妇及其弟白荣山三人,一台缝纫机,铺面仅十平方米左右。到后来,白海记发展到名满三镇、享誉中外的程度。

1980年,闵敏在19岁那年进入白海记当学徒。进去需要考试,师傅先看手。做旗袍要心灵手巧,没有一双巧手的人难进白海记的门,好在闵敏有一双纤长细腻的手,这一关算是通过了。

初进白海记,还不能做旗袍,先要学盘扣。旗袍盘扣是纯手工制作,用宽约一分,最长两尺五六的细布条,用镊子卷成不同的花卉图案,最后再用针线固定花形。

盘扣要做到什么程度?师傅发话:要有看头。怎样才叫有看头?师傅说了:蝴蝶扣看起来像要振翅欲飞,梅花扣要像梅花正在盛开一样。做到这个境界,只有一个诀窍:心无杂念。

对于一个19岁的女孩来说,这也太难了吧。闵敏还记得自己做蝴蝶扣的时候,蝴蝶翅膀怎么都做不好,眼看快做好,手一哆嗦,又前功尽弃。做好的蝴蝶扣,也因为不平整、硬度不够,或没有韵味,入不了师傅的法眼,被师傅毫不客气地给拆了。拆到后来,闵敏实在受不了了,一心要离开白海记。这时师傅反过来又鼓励她,给她讲自己的经历。  师傅是一位奇人,爱旗袍如命,第一次考白海记落榜,再考才进了白海记。师傅平常做旗袍,纤毫必较,追求的是完美二字。白海记凝结了白海山一生的心血,不能把牌子做砸了,这是师傅常说的话。

闵敏最终留了下来。盘了大半年旗袍扣子,终于有机会做旗袍了。一起考进白海记的人,有不少因为无法坚持,最终离开了白海记。

旗袍的制作是相当精细的,用裁缝师傅的行话说,叫掐斤掐两,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要依着人的身体,宛如人的第二道肌肤。胸围要恰到好处,腰节需稍上,稍微拿捏不到位,人就会显得胸塌腰坠,整个人恹恹的,没有精神。

虽然成衣,尤其是高级成衣中少不了手工,但直至今天,旗袍仍是手工制作最多的服饰,不仅纽扣需要人工盘结,镶金、掐筋时也要手工制作,这样才能平顺服帖。

一般人会认为好身材才适合穿旗袍,其实,一件好的旗袍,对任何人都有修身效果。

在闵敏印象里,白海记做旗袍虽然异常严格,但并不死板。

白海记自创了很多旗袍纽扣。过去旗袍纽扣是单花,白海记发明了双花纽扣,使得纽扣花形饱满、均匀;以前琵琶扣只能打实心花,白海记却发明了打空心花,这样扣芯处就能映衬出旗袍整身的图案,显得空灵、俏皮。

1980年代的白海记刚刚从动荡中恢复,百废待兴,却从这一针一线、轻拢慢捻中依稀看出当年的影子。

50年代:旗袍的青春之歌和花样年华

1.压箱底

新中国成立初期,旗袍流行如故,白海记名声不减当年,但是自1950年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前的这一段时期,旗袍被说成是“四旧”、“封、资、修”。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出国访问时穿了一身旗袍,在“文革”中竟成了一大罪状。旗袍减产甚至停产,以生产旗袍为主的白海记,几经辗转,先后改名为红旗时装厂、海燕时装合作社、四新便装合作社、江岸时装合作工厂,直到1982年,白海记的招牌才重新被启用。

记者调阅了1950年代后期到1970年代初的《长江日报》,当时报上难见女性形象,即使有,也以群像居多,且面容模糊。那时,武汉人穿得最多的是蓝的、军绿色的衣服,衣身宽大,大家穿着都差不多,再漂亮的人显不出漂亮,再丑的人也显不出丑样。

P12-15

序言

追寻百年之美

周劫

法国作家法朗士说:“如果我死后还能在无数出版书籍之中有所选择,你想我将选什么呢?……我仅要选一本时装杂志,看我死后一个世纪中妇女如何装束。妇女装束能告诉我未来的人文,它胜过一切哲学家、小说家、预言家及学者所言。”

法朗士写这段话时距今正好大约百年,所以当我们今天拿起一本时尚杂志,似乎是接住从百年前、万里外的历史之流中穿越来的漂流瓶,它打开那个时代的时尚记忆,我们打开这个时代的时尚资讯,两相对照,读出的是什么?说不尽的酸楚还是欣慰?

其实,法朗士的话也像是漂流瓶的一个回响。几千年前的庄子说:“嘉孺子而哀妇人。”近百年前的周作人阐释此语:看一个人,得看他对儿童和妇女的态度,如此就能衡量他的善恶美丑智愚了。

他的意思和法朗士意思的交集处就在女人。只不过一个说社会,一个说人性。

看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个城市,就如同看一个人,看它和他对女人的态度,就能读出它和他的理性和人性。一个社会、时代和城市,越能放纵女人,越能包容女人,我们就越能体会其中的宽容、轻松、自由和美的精神。而这些精神发之于外,转化成物质化的事件,就是时尚。

压抑和扭曲的时代,是没有时尚的,就像几百年前到百年前的人,穿着同样的衣饰,流露出同样的眼神,经历着同样的命运。

我们这个国家几个主流城市,从近代开埠以来,传统逐渐接纳现代,东风逐渐追逐西风,江河逐渐汇人海洋,慢慢有了时尚,有了女人主导其中的潮流,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其中的风云际会、曲折艰辛,的确胜过哲学家、小说家和预言家所说的一切,所缔造的“未来的人文”:对美的追求,不屈不挠;对幸福的追求,热烈泼辣。也让这些时尚有了地域的烙印,就像汉味、海派之类。

而且此刻的百年对我们这些城市更有特殊的意义。辛亥的巨变,让历史在百年前关闭一扇窗,又打开一扇门,一扇回归人性、追求自我、解放身体的门,让时尚更有了继往开来的沉重感。

时尚不仅在于旗袍、高跟鞋的求新求异,还在于着装的举手投足,这是一波波潮流起落所沉淀下来的韵味和性格,哪怕物质的东西不在,那眼神做派却自然流露。

但时光无情,随着一辈辈人的日渐老去,往日熟悉的场景也变得斑驳依稀,如果不去挽留记忆,就会变成永久的遗憾。

这就是我们策划此本《百年时尚符号》的动机。我们分派几路记者,挖掘资料,实地探访,追寻当事者。在这条百年漫长的历史之途中,起点和沿途一次次抛下的漂流瓶在我们这里汇聚,我们收集珍藏呈现,花样年华里有新旧对比的惊奇,更有一以贯之的美。

是为序。

2012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时尚符号/六角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军//刘晓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00909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8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1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190
11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