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凡人佛陀(从尘世到不朽的悟道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这不是一本传教的书,而是智者如何战胜自己内在精神的悟道之旅。

迪帕克·乔普拉编著的《凡人佛陀(从尘世到不朽的悟道之旅)》是关于世界上其中一位最伟大的精神领袖的生命历程,极富想象力和洞察力,非常迷人,而且也是灵性成长必读的好书。乔普拉以极富创意和戏剧性的方式重述了佛陀的一生,也证明了,小说比事实更能传达人类心理。

内容推荐

两千多年来,佛陀的故事不断累积,当中充斥奇迹与神祇,使得世人愈来愈不清楚他的真实生平。佛陀谈到自己时,从来没有提到奇迹或神祗。他对这两者抱持怀疑的态度,也不想被尊为伟人;他说法时从不提到家人,也很少谈私事。他不认为自己是神,这一点和《新约圣经》中的基督完全不同。

佛陀把自己视为“觉醒的人”,这也是“佛陀”一词的原意。迪帕克·乔普拉编著的《凡人佛陀(从尘世到不朽的悟道之旅)》旨在探讨一位觉醒的人,在这段谜般的生平当中,你会看到一个人觉醒悟道的历程,他甚至穷尽毕生心力,只为唤醒沉睡中的世人。佛陀在艰苦恶劣的境地修行,历经人间最惨烈的苦难,甚至差点丢掉性命,最后终于证得无上道法。佛陀俨然就是真理的化身,他曾经说:“见我者即见法,见法者即见我。”

《凡人佛陀(从尘世到不朽的悟道之旅)》描写一段神圣的旅途,许多情节虽然经过改编,我仍希望它能确切传达一位求道者的心路历程。佛陀的三个人生阶段分別是悉达多太子时期、乔达摩沙门时期以及大悲世尊时期,他与你我一样只是凡人,甚至也有一颗脆弱的心,但他能跟随这颗心悟道成佛,最后超凡入圣,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目录

作者序 为佛陀注入活生生的血肉

第一部 悉达多太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二部 乔达摩沙门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三部 佛陀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终曲

附录 无为的艺术:佛法实用指南

铭谢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释迦国,公元前五六三年。这是个干寒的春日,净饭王端坐马背上,频频回首梭巡战场。他非找出破绽不可,而他也确信,他总会发现敌人留下的破绽。净饭王全神贯注地寻找,无暇留意周遭动静。伤兵和垂死者凄厉地呼号,当中夹杂军官下令的嘶吼与祈求神助的呼喊,听来倍觉刺耳。铁蹄横行,轮刀肆虐,血流成河,仿佛大地本身遭受致命伤害。

“调更多兵来!我现在就要更多兵力!”

净饭王不等任何人回答便说:“哪个人得令还敢逃跑,我会亲手杀了他!”

战车与步兵团纷纷朝国王聚拢。经过一番激战后,他们浑身污秽不堪,活像从坑里爬出来的泥偶。

净饭王骁勇善战,却误以为自己是神。出征前,他会领着全军在寺中跪拜祷告,但他不相信神祗帮得上忙。刚跨出首都城门时,净饭王还会恋恋不舍地回顾家园。但离开迦毗罗卫城数里后,他的心态已经开始转变。最后,当他来到战场上,眼见两军激战,鼻中充斥稻草味、血腥气、汗味与垂死战马的腐臭,他就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坚信自己将是战场上的常胜军。

这次战役并非由净饭王主动挑起。北方尼泊尔边界处有位军阀名叫腊维·桑萨南,他发动奇袭,掠夺净饭王的一支商队。净饭王立刻反击,尽管军阀的部队居高临下,占尽地利之便,净饭王的军队依旧持续挺进。战马及大象四处蹂躏,那些跌倒在地的活人、已经阵亡的士兵或无力逃脱的伤员纷纷遭殃,净饭王只得骑到一只大公象旁,紧靠着它的肚腹,以免遭到大队象马践踏。但他的坐骑已经中了六支箭,痛得发起狂来。

“我还要一排战车,成密集车队!”他看到敌人的前线溃不成军,他们不久就会投降。十二辆战车排在步兵团前方,外包金属的车轮“咔嗒咔嗒”地碾过坚硬的地面。弓箭手站在驾驶身后,开始朝军阀的部队射箭。

“成一列移动车墙,”净饭王大吼,“我要击溃他们的阵线!”

这些战车驾驶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外表刚毅,内心冷血。净饭王在他们前方缓缓骑行,毫不理会近在咫尺的交战场面。他平静地说:“神祗规定一国只能有一位君王,但我发誓,今天的我只是一名普通军人,你们则和君王一样优秀。在场每一位都是我的一部分,我身为国王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有四个字,而且是你们一心想听的四个字:‘胜利’,还有‘回家’!”

他说完马上下一道急令:“全军听令一上啊!”

一阵呐喊声中,双方如两座对立的海洋互相冲击。净饭王满意地看看眼前的激战,然后挥剑砍下敌人的一颗头。车墙持续挺进,如果这时神祗愿意帮忙(他们也非帮不可),敌军就会开始溃散,一个接一个死去,最后,净饭王的步兵团会进入敌军阵营,强势的V形部队将踩着他们的血前进。净饭王自认站上世界中心,要是谁敢否认,他一定会嘲笑对方的愚蠢。

同一时间,皇后坐着轿子进入林间深处。她已怀胎十月,占星家说,天象显示这将会是个很特别的宝宝。但摩耶夫人忧心忡忡,无心理会这则预言,匆匆决定回娘家待产。

净饭王不希望她离开。孕妇回娘家生产本是当地习俗,但他和摩耶夫人一直形影不离。他本想拒绝她,摩耶夫人却在朝廷上请求他同意。按理国王不可当众拒绝皇后,除非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谁陪你一起回去?”他问得有点大声,希望这个鲁莽的举动能吓阻她。

“我的几名宫女。”

“宫女?”

他勉强举手表示同意:“我会派些男仆给你。”摩耶夫人听完便微笑告退。

净饭王不想和她争执,因为妻子的要求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应对。想让她明白危险的可怕,那只是白费工夫。对她来说,有形世界只是一片薄膜,她悠然滑行其上,一如蚊蚋不着痕迹地滑过池塘表面。因此,摩耶夫人会为世事所感、所动、所伤,世事却未曾改变她。

皇后比军队早一天离开迦毗罗卫城。宫毗罗是宫里年纪最长的宫女,骑马率领一行人进入森林。这是个迷你队伍,只有六名士兵骑马护送,兵老马弱,全都上不了战场。四名轿夫跟着老兵,赤脚走在碎石小径上,肩上扛着缀满流苏与珠饰的轿子,年轻皇后便坐在轿中。摩耶夫人安静地坐在摇曳的丝帘后方,只有在轿夫绊跤使轿子突然颠簸时,她才会闷哼一声。三名宫女殿后,不时低声抱怨自己只能徒步。

一头灰发的宫毗罗不停左右张望,提防着两旁是否潜藏危险。小径位于花岗岩坡上,从前专供走私犯偷运盗猎的鹿皮、香料或其他走私品到尼泊尔,现在还有盗贼打劫过路客。此外,老虎会猎食那些被吓坏的旅人,它们光天化日之下照常出没。轿夫相信老虎只敢从背后偷袭,绝不会朝一个正盯着它的人面前冲来,所以他们都在后脑上戴着面具,伪装人脸吓阻老虎。

宫毗罗赶着坐骑上了小径,来到侍卫统领博甘达身旁。统领淡淡地向她致意,忽然听到皇后又一声痛呼,吓得缩了一下头。

“她撑不了多久了。”宫毗罗说。

“但我也没本事缩短路程。”博甘达嘀咕。

“你可以走快点呀。”她厉声说。宫毗罗知道,他因不能和国王同上战场,内心深以为耻,但净饭王执意选一个出色的人担任统领,以彰显皇后的尊荣。

他极轻地点头表示同意,接着便说:“我会先赶到前面去找落脚处,当地人说,樵夫有一块堆柴的空地,上面有几间小屋。”

“不行,我们一起去。”宫毗罗抗议。

“我不在的时候,还有其他人保护你们。”

“真的吗?”宫毗罗回头斜睨几个老弱残兵,“那你觉得又有谁会来保护他们?”

相传命运引领摩耶提毗(摩耶女神,后世尊摩耶夫人为神祗)来到月光下的圣地蓝毗尼园,她专程来此寻找一棵向母亲女神致敬的擎天大树。传说中,摩耶夫人早有预感,自己将会在树下生下圣洁的婴儿。

事实上,她只是个惊恐脆弱的年轻妇女,差点就在荒野中迷路。那么,擎天大树又是怎么回事?其实是摩耶夫人生产时紧靠着一棵沙罗双树的大树干,这棵树离她最近,也是空地上最常见的树种。博甘达在小径旁找到一处栖身地,皇舆抵达后不久,摩耶夫人就开始分娩。众宫女团团围住她,她紧抓她们的手,直到深夜,她终于产下丈夫净饭王一心盼望的儿子。

P5-9

序言

为佛陀注入活生生的血肉

见我者即见法。

——佛陀

动笔撰写本书时,我深吸一口气,做好准备,开始为知名历史人物的生平创造新角色与新插曲。他的名气虽大,生平却像是一个谜团。我希望引领佛陀走出时间的迷雾,为他注入活生生的血肉,让他不再神秘莫测。数百年前,世人开始将幻想融入真实,传诵一位王子悟道成为活生生的神。然而,也许他根本不愿意当“神”,他是不是希望彻底脱离俗世,宁愿只是大家心目中一种完美的启示?

两千年来,佛陀的故事不断累积,当中充斥奇迹与神祗,使得世人愈来愈不清楚他的真实生平。佛陀谈到自己时,从来没有提到奇迹或神祗。他对这两者抱持怀疑的态度,也不想被尊为伟人;他说法时从不提到家人,也很少谈私事。他不认为自己是神,这一点和《新约圣经》中的基督完全不同。

他把自己视为“觉醒的人”,这也是“佛陀”一词的原意。本书旨在探讨一位觉醒的人,在这段谜般的生平当中,你会看到一个人觉醒悟道的历程,他甚至穷尽毕生心力,只为唤醒沉睡中的世人。佛陀在艰苦恶劣的境地修行,历经人间最惨烈的苦难,甚至差点丢掉性命,最后终于证得无上道法。佛陀俨然就是真理的化身,他曾经说:“见我者即见法,见法者即见我。”

本书描写一段神圣的旅途,许多情节虽然经过改编,我仍希望它能确切传达一位求道者的心路历程。佛陀的三个人生阶段分别是悉达多太子时期、乔达摩沙门时期,以及大悲世世尊时期,他与你我一样只是凡人,甚至也有一颗脆弱的心,但他能跟随这颗心悟道成佛,最后超凡人圣,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由当代最令人钦佩和极具启发力的精神教育家所撰写的书,是关于世界上其中一位最伟大的精神领袖的生命历程,极富想象力和洞察力,非常迷人,而且也是灵性成长必读的好书。

——特里·谢美尔(Yahoo主席和CEO)

一般的读者翻阅前面几页看下去,很可能不知不觉就会被故事的安排、情节的刻划、流畅的文笔所吸引,几乎感受不到时间、空间、人物或宗教上的隔阂,也不至于招来说教的窠臼、传教的压力,恍如逼真地参与佛陀的一生。

——蔡耀明(台湾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凡人佛陀(从尘世到不朽的悟道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迪帕克·乔普拉
译者 蔡心语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75022
开本 32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9.88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9
13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珀柯林斯出版集团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