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人回故乡/中国作家前沿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铁路看守所在丹城郊外一个叫锁吉的地方,四周是起伏的丘陵,除了远处山脊上的火化厂外,再也见不到其他建筑。平时没有车辆和人员进出的时候,监狱的两扇大门紧闭着,加之四周高墙环绕,那地方给人感觉神秘、安静而又有几丝无聊和寂寞。

像往常一样,早晨6点半,一阵凄厉的哨声总会响起,监舍里的女犯们从梦中惊醒,动作敏捷地从床上跃起,穿衣、起床、叠被。等她们端坐在床边小木凳上的时候,监狱的看守打开了监舍的铁门。这天,与看守一起进来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女警官,当她的脚迈进监舍的那一瞬间,监舍的室长大叫了一起“起立!”,全监室的12个女犯整齐地站了起来,向警官问候早上好。

“报数!”看守威严地叫了一声。

“一、二、三……”

与看守一起进来的警官尽管年轻,脸上却有着职业训练养成的冷峻。对此女犯们已经习以为常,她们低着头,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果然,警官来到了洗惠的面前,为她上了脚链。“收拾一下东西,跟我来吧。”警官说。其余的女犯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她们抬起眼皮,目送洗惠的背影消失在监舍的门外,都意识到她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一天,洗惠跟在警官后面从监舍出来,在经过平时放风的小院时,她装作整理脚上的铁链停了下来。警官发现,洗惠把目光盯着小院的一个墙角,眼睛里有着无限的留恋。

“快点,别磨蹭!”警官冰冷地喝斥。

洗惠站起来,依依不舍离开她生活将近一年的监舍,来到只有8平方米的特殊监室。这个监舍中间有一个作为床铺用的水泥台,一根拇指粗细的脚链铆死在上面。也就是说,即使是夜晚睡觉,洗惠依旧得戴着脚链,在剩下来的这一个星期,除了外出放风,洗惠每天的活动范围,就只有一米多长的以铁链为半径的那么一点面积。

这是监舍的规矩,任何死刑犯都不得例外。

洗惠在这间特殊监室住了下来,她把头埋在两腿的中间,望着脚下发亮的脚链。洗惠发现,自己来丹城,都快两年了。

前年的冬天,洗惠离开老家来到丹城,她想在这里找一家医院给她做个手术。丈夫还在世的时候,她的下身就开始断断续续流血,还常常伴随着小腹的阵阵坠痛,痛得厉害的时候,走路都得弯着腰,干不动农活不说,甚至连基本的家务活也做不了,简直成了一个废人。有几次,洗惠在自家屋里做家务时,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额头也砍在了猪食盆上,留下一个难看的疤。一身的病,让洗惠自从丈夫在煤井下出事以后,守了几年的寡,也没有再嫁掉。

滇东北农村,只要有力气能干活的媳妇就是好媳妇。男人们都认为,女人好看只在一时,而能干活会干活却可以管一世。再说晚上睡觉,灯一关,长得好看不好看还不一样?所以像洗惠这样的病人,就没有谁愿意把她娶回家,更何况洗惠还带着两个孩子。

来丹城之前,洗惠又一次晕倒,她年迈的公婆很心疼她,请了人把她送到乡卫生院。那里的楚医生替洗惠仔细检查过后说,估计是子宫肌瘤,失血太多,要输血。醒过来的洗惠问这种病能不能治好,楚医生说要彻底治好的话,就要做手术。但乡卫生院肯定是做不了的,要做,只能去丹城的大医院做。就这样,为了彻底治愈子宫肌瘤,洗惠在家中休养了半个月,感觉身体恢复了,才带着丈夫死后煤矿上赔偿剩下的两千元钱,一个人来到了丹城。

还在当姑娘的时候,洗惠就来过丹城,因此也算是见过一点世面。那是20年前的事了,洗惠在丹城麻线营当保姆,主人家夫妇两人都是老师,洗惠负责帮他们带孩子,是个男孩,两岁,洗惠把他带到三岁进幼儿园,才离开丹城回了老家。现在,当年的那个小男孩也许都已经大学毕业了。那一次洗惠在丹城生活了一年多,走的时候挣了五百多块钱,还有女主人送的一大包衣服。回去以后不久,洗惠就结婚了。

但是重新回到丹城,洗惠发现这已经是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20年的时光即使没有让丹城脱胎换骨,至少也把它变得面目全非。一条条新建和改建的大街,让洗惠根本看不出记忆中的一点样子。现在,洗惠只依稀记得一些丹城的地名:比如王大桥、比如牛角庵、比如杨家牌坊。尽管这些地名对于洗惠来说,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但它们已经足以让洗惠来到这座城市时,比其他从来没到过的人,多了一分踏实。

开始的时候,洗惠没有意识到来丹城看病是个很麻烦的事。花了几天时间,她跑遍了丹城所有大医院,每一次挂号,都要花5块钱,而且还是一般的医生,要是看专家门诊,挂号费就不止5块,而是7块。第一次在人民医院,挂号室里那个戴口罩的女人问,看专家门诊还是普通门诊。洗惠想,自己的这个病是得找一个专家好好看看了,就说看专家门诊,结果仅是买了一张小纸片,就花掉了7块钱,让洗惠心疼得不得了。可是得到的诊断,与乡卫生院的楚医生说的是一样的:子宫肌瘤。那个看上去并不太老的专家建议洗惠说,你这子宫肌瘤还是要尽快做手术。如果晚了,转变成恶性的,就麻烦了。经过他这么一强调,洗惠当即觉得自己的小腹痛了起来,就像是里面埋进了一块铁巴,一块冬天雪地里寒冷的铁巴,而铁巴正吊在她细细的小肠上,坠坠地疼。洗惠当即就说做吧,早做早好,但一问到手术费,专家说估计要一万元,至少也要交八干元的手术保证金,才可能为洗惠开住院证明。

八千元!洗惠当即就傻眼了,她说乡卫生院的楚医生说费用不会超过两千元,怎么这里会要八千元呢。专家的两个嘴角拉得很长,他说乡卫生院怎么能与我们医院比,就像拿小饭馆与五星级酒店比一样,不在一个档次。

后来洗惠又跑了几家医院,红十字会医院说要7000元,医学院附属医院要8000元,就是最便宜的铁路医院,也要4000元。而洗惠离开老家到丹城的时候,身上带着的钱只有2200元,来的路费,加上这几天在丹城找医院花的钱,洗惠不知不觉花掉200块,那可是平时要花两个月的啊。现在洗惠所有的钱,只有缝在内裤口袋里的那2000元了。

在铁路医院,当洗惠听医生说,做这种手术估计要4000元钱的时候,她曾经感觉到了一丝希望。她当时对那位和蔼的医生说,真的没有想到做个手术会那么贵,割一刀嘛,就像在我们老家,那些来村子里骟猪的,也就收个10块20块,没想到在人的身上割一刀,最便宜的都要4000元,那可抵得上养四头大肥猪了。医生一听洗惠的抱怨,表情就不再和蔼,他说,你又不是猪,你是人嘛,再说骟猪又不打麻药,不消炎,给人做手术,麻烦得很呢。洗惠就挤出一脸的笑,试着同医生讲价,问2000元做行不行?医生看都不看洗惠,说我们这里不讲价,你还是去找20块钱的骟猪匠给你做吧。

P1-4

目录

守口如瓶/1

有人回故乡/44

进修生/94

天涯一梦/140

朱寨/175

内容推荐

《有人回故乡》该部中篇小说集的故事均以大西南古城云南丹城为背景。丹城的古朴、神秘、玄妙,为语言和故事本身增添了曲折幽深的魅力。胡性能的小说无论是写古老的民间生活,还是惨烈的战争故事,抑或都市里的男女情爱,无不在疑团中展开情节,由于行文的流畅机智和生动,又会在不经意间剥开云遮雾绕的局象,结局令人回味无穷,感人肺腑。

《有人回故乡》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和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编辑推荐

胡性能,云南昭通人,1965年6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昭通师专中文系教师。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首批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14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短篇小说散见《当代》、《十月》、《中国作家》、《花城》、《钟山》、《作家》、《大家》、《飞天》、《山花》、《滇池》等杂志,小说集《在温暖中入眠》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获云南省第五届文学艺术创作奖。中篇小说集《有人回故乡》收入“中国作家前沿——胡性能卷”。本书就是中篇小说集《有人回故乡》,共收小说5篇,包括:《守口如瓶》、《有人回故乡》、《进修生》、《天涯一梦》和《朱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人回故乡/中国作家前沿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性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21921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11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