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1.2 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的起源与发展
1.3 开展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体系结构设计的必要性与意义
第2章 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体系结构设计理论基础
2.1 体系结构的产生及概念
2.1.1 概念由来
2.1.2 体系结构概念与作用
2.1.3 体系结构和体系结构框架
2.2 体系结构框架的设计方法和种类
2.2.1 系统工程、信息工程与软件工程
2.2.2 典型体系结构框架分析与比较
2.2.3 选择体系结构框架应考虑的问题
2.3 DoDAF体系结构框架
2.3.1 DoDAF框架的基本内容及其设计理念
2.3.2 DoDAF体系结构产品和数据模型
2.3.3 DoDAF框架实施的一般性指导原则
2.3.4 建立体系结构的步骤
2.3.5 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体系结构设计流程
第3章 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业务体系结构
3.1 概述
3.1.1 业务体系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3.1.2 业务体系结构设计的思路和策略
3.1.3 适用范围
3.2 顶层业务概念图
3.3 业务处理节点连接关系图
3.4 业务处理信息交换矩阵
3.5 业务活动模型
3.5.1 顶层业务活动图
3.5.2 维修保障规划活动模型
3.5.3 维修保障请求管理活动模型
3.5.4 维修保障任务管理活动模型
3.5.5 维修保障能力管理活动模型
3.5.6 维修保障作业管理活动模型
3.5.7 维修保障作业实施活动模型
3.6 逻辑数据模型OV-7
3.6.1 逻辑数据构成
3.6.2 逻辑数据实体关系
3.7 业务体系结构的应用示例
第4章 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系统体系结构
4.1 概述
4.1.1 与业务体系的映射关系
4.1.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4.2 系统体系框架
4.2.1 系统接口描述
4.2.2 系统通信描述
4.2.3 系统节点交换矩阵
4.3 系统功能与活动
4.3.1 维修需求管理系统
4.3.2 维修任务工单管理系统
4.3.3 维修保障能力管理系统
4.3.4 维修实施管理系统
4.3.5 保障供应链规划系统
4.3.6 维修保障指挥与控制系统
4.4 物理数据模型
4.4.1 维修保障设备体系模型
4.4.2 维修保障设备层次模型
4.4.3 维修保障设备连接模型
4.4.4 可靠性信息模型
4.4.5 维修触发事件模型
4.4.6 维修请求模型
4.4.7 维修作业模型
4.4.8 状态监控信息模型
4.4.9 品数据管理模型
4.4.10 一体化维修保障数据集成模型
第5章 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技术体系结构
5.1 概述
5.2 技术参考模型
5.2.1 设计思想
5.2.2 服务视图
5.2.3 接口视图
5.3 关键技术视图
5.3.1 总体技术
5.3.2 应用技术
5.3.3 应用支撑技术
5.3.4 基础支撑技术
5.4 标准体系视图
5.4.1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5.4.2 标准体系结构
第6章 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案例剖析
6.1 概述
6.1.1 案例背景
6.1.2 案例目标
6.2 案例业务体系结构
6.2.1 顶层业务概念图
6.2.2 业务节点连接关系
6.2.3 业务活动模型
6.3 案例系统体系结构
6.3.1 系统及接口描述
6.3.2 系统及通信描述
6.3.3 系统节点连接矩阵
6.3.4 系统功能描述
6.3.5 物理数据模型
6.4 案例技术体系结构
6.4.1 关键技术视图
6.4.2 技术标准
附录
附录A 维修保障规划活动模型
附录B 维修保障能力管理活动模型
附录C 维修保障作业管理活动模型
附录D 维修保障作业实施活动模型
附录E 标准体系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