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编写的这本《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杭州》共分七个部分,主要从杭州的历史文化特色、工艺与民间艺术的主要门类、人才队伍、设施建设,以及建设创意城市的未来愿景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阐述。为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对外交流功能,书中采取了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
图书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杭州)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编写的这本《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杭州》共分七个部分,主要从杭州的历史文化特色、工艺与民间艺术的主要门类、人才队伍、设施建设,以及建设创意城市的未来愿景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阐述。为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对外交流功能,书中采取了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 目录 前言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与杭州 1.1 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基本情况 1.2 杭州建设“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目标与使命 1.3 杭州城市概况 1.3.1 地理区位 1.3.2 教育状况 1.3.3 经济发展 1.3.4 设施建设 2 杭州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与特色 2.1 源远流长的城市历史 2.2 风景秀丽的山水城市 2.3 独具魅力的文化名城 2.3.1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2.3.2 多元包容的历史文化 2.4 潜质无限的创意城市 2.4.1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蓝海” 2.4.2 良好的公私合作机制 3 杭州工艺与民间艺术的历史与传承 3.1 悠久的历史传统 3.1.1 历史发展 3.1.2 主要特点 3.2 目前发展情况 3.3 主要门类与艺术特色 3.3.1 丝绸织造技艺 3.3.2 西湖龙井绿茶制作技艺 3.3.3 南宋官窑瓷器烧制技艺 3.3.4 西泠印社金石篆刻 3.3.5传统中药制作技艺 3.3.6生活用品制作技艺 3.3.7民间文学与戏曲艺术 4 杭州工艺与民间艺术的人才队伍 4.1 杰出的工艺人与民间艺术家 4.2 高校人才培养 4.3 青少年培养 5 杭州工艺与民间艺术的基础设施 6 杭州发展工艺与民间艺术的重要举措 6.1 出台专项政策 6.2 举办大型活动 6.3 促进对外交流 7 杭州建设全球创意城市的未来愿景 7.1 营造良好的城市创意氛围与政策环境 7.1.1 营造更具创新创意精神的城市人文环境 7.1.2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7.1.3 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7.2 打造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7.2.1 推进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发展 7.2.2 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 7.2.3 积极打造文化创意人才高地 7.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7.3.1 培育一批国际化的创意活动品牌 7.3.2 建立国内外创意资源和市场对接渠道 7.4 积极承办创意城市网络各类有关活动 7.4.1 成为全球创意旅游发展的前沿与典范 7.4.2 成为创意城市网络在亚太地区的关键性节点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杭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杭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862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8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5 |
宽 | 17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