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各种问题各种爱(中小学生父母教养经典60问)
内容
编辑推荐

谢慧燕编著的《各种问题各种爱》所选的问题真实而典型,作者从事家庭教育多年,为全国各地父母进行过成千上万场讲座,亲自培训过15000多名“彩虹爸爸”和“彩虹妈妈”,教育理念影响超过12万名中小学生,为数不清的父母进行过一对一的咨询,积累了珍贵的一手问题资料库。作者从问题资料库中选出了被问得最多的、最具有代表性的60个问题,对其进行了耐心细致地回答,给出的答案逻辑清晰,具体而实用,不仅在理念上对父母进行了指引,还教给了父母操作性极强的解决办法,彻底解开了父母们心中的疑惑。

内容推荐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孩子成熟得越来越早,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了,亲子之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父母急切地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是这类实用的家庭教育类书籍却很匮乏,谢慧燕老师和陈进隆老师正是看到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才根据十多年积累的一手资料写了《各种问题各种爱》。

在《各种问题各种爱》里,作者(谢慧燕)革命性地提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孩子和大人身上累积了太多的消极能量,严重缺乏正能量。正能量,是一切使人向上和向善的内心力量,它能促使人勇于追求美好和幸福,所以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唤醒自己和孩子身上的正能量,赶走容易让人变得消沉、抗拒、指责、抱怨的消极能量,从根本上解决教养难题。

目录

推荐序

有一种美,叫教育

了不起的夫妻,了不起的回答

孩子写的序

爸爸妈妈,我以你们为荣

做你们的女儿很幸福

父母给了我成长的养分

自序

改变就在转念间

一切都是从“心”开始

——解决孩子的偏差行为,要从内在的信念开始,效果才会持久

自尊力

问题1:同学之间开个玩笑,我的孩子总是会放在心上。他开不起玩笑。怎么办呢?

问题2:我家孩子说不出自己有几个优点,缺点却能说出一大堆。他总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变得自卑与敏感,遇到事情没有信心。怎么办呢?

问题3:我的女儿很在乎外表,每天会花很多时间照镜子,刻意追求容貌的美丽,甚至闹着要去整容。怎么办呢?

问题4:我的孩子上进心很强,但总是担心自己被别人超越,于是不停地让我们给他买补习的资料,参加各种培训班,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怎么办呢?

问题5:我家孩子觉得大家都不喜欢他,看到几个人在偷偷说笑,就会觉得别人在谈论他、嘲笑他。如果有人当着他的面开玩笑,他就以为别人是在含沙射影地说他。这弄得他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很大。怎么办呢?

问题6:我的孩子不管自己的东西有多么好,还是觉得别人的东西比他的好。怎么办呢?

自信力

问题7:我家孩子蛮聪明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只是单单对外语的接受能力很差,反应速度也很慢,甚至有些畏惧外语,阅读、听力、口语都不好。怎么办呢?

问题8:我的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但很害怕考试,像得了考试恐惧症,一到考试就会发挥失常,以至于越来越怕考试。怎么办呢?

问题9: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常常抓不到问题的重点,写得很多,得分却很少。怎么办呢?

问题10:我的孩子很自卑,口语表达能力很差,与人交往总是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怎么办呢?

接纳力

问题11:我女儿身体发育较早,显得比较成熟,上了高中后开始喜欢打扮自己,但她老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没别人好看。怎么办呢?

问题12:我的孩子常常抱怨他有许多的缺点。怎么办呢?

勇敢力

问题13:我的孩子有时候碍于面子,不敢向老师提问题,不懂装懂。怎么办呢?

问题14:我的孩子有时会对考试抱有侥幸的心理,以为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就可以了。怎么办呢?

问题15:我的孩子很胆怯,不主动进取,甚至常常以“我不会”来拒绝,很被动。怎么办呢?

尊重力

问题16:我的孩子喜欢不分场合开别人玩笑、捉弄人,有的时候会没大没小、没轻没重。怎么办呢?

问题17:我家孩子的脾气很差,只要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闹。怎么办呢?

问题18:我的孩子说话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孩子还小时,我们以为童言无忌,但现在孩子渐渐长大了,这个毛病却没有改掉。怎么办呢?

问题19:如果孩子某次考试考得很好,我就会怀疑孩子是否作弊了。看见孩子跟异性讲话,我也会疑神疑鬼。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却控制不了自己。怎么办呢?

问题20:孩子喜欢说脏话。怎么办呢?

关怀力

问题21:我孩子喜欢在背后议论人,经常议论这个同学怎样,那个老师怎样。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差。怎么办呢?

问题22:我家的孩子喜欢管闲事,替别人操心,自己的事情都没做好,还去帮助别人。怎么办呢?

问题23:我孩子的朋友不多,总是被班上的小团体排斥。怎么办呢?

问题24:我的孩子喜欢结交各种朋友,但是他投入太多精力在社交上,忙得都没有时间跟父母交流。怎么办呢?

问题25:我的孩子喜欢住校,打电话关心他,总是不耐烦的样子,说两句就匆匆挂了,他似乎很不在乎家的存在。怎么办?

问题26:我的孩子最近老是觉得生活无聊空虚,学习效率很低,回到家也总是唉声叹气。怎么办呢?

合作力

问题27:我的孩子在冲突过后不会与人和解,即使错在自己也绝对不肯低头向对方道歉。怎么办呢?

问题28:孩子听别人说话经常听不准,别人说的话,他总是右耳朵进左耳朵出。怎么办呢?

问题29:孩子做事情马马虎虎,不认真,很草率,经常出现许多失误。怎么办呢?

诚信力

问题30:我的孩子有不诚实的习惯,明明太晚回家,却说去补课了。他对同学也不坦诚,朋友越来越少。怎么办呢?

问题31:孩子写作业常常偷懒,老爱投机取巧,考试还会作弊,巴结成绩好的同学,让他们考试照顾自己。怎么办呢?

问题32:我的孩子做错事情喜欢推卸责任、指责别人,却从来不考虑自己的过错。他会把责任推给家里的保姆,甚至威胁保姆,让他们承担责任。怎么办呢?

欣赏力

问题33:我的孩子语文成绩很差,从小就不喜欢读诗词和名著。我想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就逼着他读名著。可是他要么不读,要么一本书读很久却没有什么收获。怎么办呢?

问题34:我家孩子这几年变得非常爱攀比,比如有同学买了名牌衣服,他就回家让父母也照着买,不给买就大哭大闹,甚至以绝食相威胁,直到父母答应为止。怎么办呢?

惜物力

问题35:我孩子挑食的情况特别严重,遇到喜欢吃的食物就狼吞虎咽,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就一口不尝。怎么办呢?

问题36:我的孩子经常嫌弃我们不够富有,很迷恋有钱人的生活,是否有钱成了他交友做事的动力。怎么办呢?

问题37:我的孩子记性很差,刚刚说过的话一会儿就忘记了,笔、笔记本等文具也经常被弄丢,总是丢三落四的。怎么办呢?

应变力

问题38:我的孩子应变能力很差,经常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怎么办呢?

问题39:孩子很缺乏安全防范的意识,对人没有什么戒心,自己的物品弄丢了很多次。怎么办呢?

问题40: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我们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很不喜欢问问题,平时有不懂的地方都是糊弄过去的。怎么办呢?

问题41:本来考虑到孩子学习的需要才给他买了计算机,但是现在计算机俨然成了一台游戏机。怎么办呢?

问题42:我的孩子开始住校了,但是很不习惯,动不动三天两头就跑回家来,对家庭很依赖。怎么办呢?

愿景力

问题43:我的孩子缺乏危机意识,从来不为明天打算。认为过一天算一天,毫无志向。怎么办呢?

问题44:我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三心二意,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跟别人讲话,学习效率非常低。怎么办呢?

问题45:我的孩子很聪明,可是就是不爱学习。我送孩子去上周末的兴趣班,但是孩子竟然说上课都是被逼的。怎么办呢?

问题46:我的孩子一点儿争先的想法都没有,无论大考、小考还是平常的学习,他一点儿都不着急。怎么办呢?

问题47:我的孩子在学习上喜欢跟我讨价还价,我让他做两道题,他只做一道题。在平时的学习中,他也总喜欢偷懒,总是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才不情愿地去做。怎么办呢?

问题48:我的孩子很有梦想,对自己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并且十分坚定,不听人的劝告。我们怕社会的现实会打击他的希望。怎么办呢?

问题49: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上课听老师讲课,好像听进去了,但没有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对知识不求甚解。怎么办呢?

坚毅力

问题50:我的孩子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他在考得不好的时候总是下很大决心来提高成绩,可是这样的热情只能保持“三分钟”,很快他就可以找到各种借口,让自己放松。怎么办呢?

问题51:我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的,常常让别人等很久。怎么办呢?

问题52:我的孩子学习很卖力,可是好像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常常事倍功半,孩子很着急,我们也很着急。怎么办呢?

问题53:我的孩子好像与学习有仇一样,一遇到学习就显得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甚至发脾气,摔书撕本子。怎么办呢?

承受力

问题54:我的孩子遇到一点儿小波折就会心神不安,不能平静地学习与生活。怎么办呢?

问题55: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可是上了高中以后,就变得特别忧郁,问他碰到了什么问题,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原因。怎么办呢?

问题56:我的孩子上初中了,前段时间有老师当众批评他,他感到很委屈,于是就跟老师赌气,一上这个老师的课就睡觉,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怎么办呢?

问题57:我的儿子性格很脆弱,一点儿小事情就会让他心神不宁,感到很痛苦,经受不起打击。怎么办呢?

问题58:我的孩子很怕遇到困难,在学习时遇到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就不愿意努力思考,独立解决,而是直接打电话向同学找答案。怎么办呢?

问题59:我的孩子是独生子女,我想对他进行挫折教育,可是又没有把握把他教育好。怎么办呢?

问题60:我的孩子总是很悲观,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认为以后都不会考好了,让他分析问题,总会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怎么办呢?

试读章节

从错误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怎么可能把事情解决好呢?作为父母,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开不起玩笑,究竟是他的错,还是开玩笑的人也有不对呢?

通常孩子会被开哪些玩笑?有的孩子长得比较胖,就被叫做“肥婆”或“胖猪”;有的孩子个子不太高,同学就给他取个“矮冬瓜”的外号;有的孩子青春期时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就被喊成“丑八怪”;有的孩子因为近视戴着眼镜,就被冠以“四眼田鸡”的绰号;还有的孩子胆小,同学就故意拿蟑螂吓唬他,取笑他是“胆小鬼”。这些都是学校里孩子间最常开的玩笑。可是,谁会喜欢被开这样的玩笑呢?

开玩笑和取笑是截然不同的。开玩笑是在恰当的环境中跟适合的对象幽默地讲笑话、说趣闻,为他人逗乐。而取笑则是专门拿他人的缺陷和糗事打趣,讥讽嘲笑,为自己寻开心。

没有哪个孩子喜欢被人取笑。他们有自尊心,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有的孩子自尊力不足,自我概念不够清晰,需要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自我肯定,因而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若他是个矮胖的孩子,当被周围的人笑称为“矮冬瓜”时,别人虽然只是开玩笑,但他却会把这当成是对自己形象的批评,会觉得自己很差,甚至产生“身材矮胖是我的错”的想法,并对此感到羞耻。他很讨厌这种情形,却又无力辩解。他想要改正这个“错误”,可是身材却又是他不能改变的。你说他的心里该有多难受、多无助啊!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有关身材的内容和字眼特别敏感,当有人讲起时,哪怕只是不经意地提到,孩子也会自动对号入座,把谈论的事情联系到自己身上,久久难以释怀。

有的孩子自尊力比较充足,即便他人有意嘲弄,也可以一笑置之,毫不在意。可是,如果被说成“丑八怪”、“四眼田鸡”的次数多了,自尊力再充足的孩子心里也会有疙瘩,感到难过和厌恶。

我大女儿上中学时,曾经被同学开玩笑叫做“眯眯眼”。有人说:“瞧她的眼睛真小,好难看啊!”有人说:“她的眼睛长得太奇怪了,又细又长,还朝两边上扬呢!”甚至还有人夸张地说:“哇,她长了两只狐狸眼!”我女儿本来是一个自尊力很充足的孩子,起初她对这些话毫不在意,也从来不会去回击那些同学。但随着拿她眼睛开玩笑的人越来越多,女儿开始默默地有些难过,对自己的眼睛也有些自由。她不敢在大众面前摘下眼镜,更不敢说自己的眼睛很漂亮,因为她没有别人喜欢的那种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到有一天,她的一个朋友拉着她说:“你长的是凤眼啊!像柳叶一样,真漂亮!”女儿听了特别开心,这是第一次有人赞美她的眼睛好看。

后来,女儿告诉我:“从那次以后,我就觉得自己的眼睛很特别。虽然不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大眼睛,但也并不难看!”“可是,你怎么看待那些不喜欢你眼睛的人呢?”我问她。女儿很坦然地说:“虽然有时我还是会有些难过,但我不会很在意了。我不会因为自己的眼睛而失去信心,也不会凶巴巴地回击那些取笑我的人。我的眼睛天生就是这样,我也没有办法改变啊!再说了,它们也有它们的好,也有人喜欢我的眼睛啊!像你、爸爸还有我的好朋友,你们都说我的眼睛漂亮,我就很开心了。”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来自他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父母的一旬肯定和赞赏,就可以帮助孩子重新树立信心和自尊力。相反,若父母开玩笑不注意,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也远远大于其他人。所以,请你想一想,你有没有不知轻重地对孩子开玩笑,“贬损”孩子呢?你有没有拿孩子的糗事说笑呢?你曾经把他小时候尿床的事当做笑话讲给别人听了吗?你曾经哄骗孩子他是被你捡回家的吗?你曾经嘲笑过他是“胆小鬼”、“好哭佬”吗?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在别人取笑它的时候,家人也嫌弃它,最终它只好伤心而自卑地离家出走。当最亲近的人也和别人一样取笑自己时,孩子的心情跟丑小鸭的有什么不同呢?

孩子的心灵很脆弱,童年时留下的心灵创伤也许得用他一生的时间去修复。所以,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既要帮助他找原因,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就孩子而言,如果他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话而感到难过,即使只是对方毫不经意间说的话,他也会自我放大,放在心里一直过不去,那我们就要帮孩子树立自尊力。

第一,要让孩子学会客观解读自我特质。既能积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能客观中立地看待自己的缺点,相信任何特质都有人欣赏和认同,从而认清自己的价值和独特性。孩子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自我概念和评价,能够对自己感觉良好,这是树立自尊力的关键。

第二,让孩子学会分辨、筛选和过滤他人的评价。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听到各种评价,或赞扬,或批判,或认同,或否定。并非所有的话都需要听进去,尤其是那些无关痛痒和毫不经意的玩笑。若是把每一句话都放在心里,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心情抑郁。

第三,孩子心中重要他人(注: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关注的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的评价很关键。在孩子眼里,亲人朋友说的一句话,可以抵上他人的十句评价。父母是对孩子成长最有影响力的人,是孩子最重要的重要他人。所以,父母应当多给予孩子肯定的、正面的评价,少开些贬损孩子、容易造成心理创伤的“恶意”玩笑。

第四,要教会孩子正确地接受他人的负面评价,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乖叼;足。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常以开玩笑来表达亲近,缓和关系,对此,有人臭脸相迎,狠狠回击,有人一笑而过,不以为然。一个有充足自尊力的孩子,也一定会选择以轻松幽默的态度回应他人的玩笑,用自我解嘲的方式化解有些玩笑造成的尴尬场面。P2-5

序言

这是我博士论文的题目,在当时这是一个不受欢迎或者说不被接纳的观点。面对导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质疑,我说:“这是我博士三年最想说的一句话,宁可不要学位,也要把心声说出来。”直到现在,我都认为,真正的教育,是美的!

而今看到《各种问题各种爱》,谢慧燕和陈进隆夫妇再次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美。这种美就是面对问题时的从容,解决问题时的大气。

诚如作者所说,家庭教育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永远是问题多多,父母常常被搞得措手不及,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也容易被父母近乎“神经质”的反应弄得莫名其妙,叫苦不迭。父母在这边求救:“孩子,我要怎么办?”孩子却在那边无辜地发问:“我到底怎么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孩子心啊!

这本书的灵魂体现在谢慧燕老师的一句话上:“父母要愿意等待孩子的成长,学着慢慢解决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就算让孩子休学在家一年、两年,慢慢调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显示了她的睿智和淡定。而这种睿智和淡定在本书的问题回答中比比皆是。它们就像一缕清风,可以吹开父母紧锁的眉头,能够吹走父母心中的焦虑。

一本关于教养孩子的书最打动人的不是它包含了多么深刻的教育理论,也不是创造出多少教子警句,而是作者对教育的深刻感悟和对读者的真切关怀。《各种问题各种爱》正是这样一本散发着教育美的著作。

书评(媒体评论)

家庭教育涉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永远是问题多多,有时会闹得父母手足无措。像《各种问题各种爱》这样一本书,问题提得实在,解答也简明扼要,能帮助父母解决不少问题,是本好书。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陈建翔

两位老师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入手,以改变父母的信念为核心,给出的答案逻辑清晰,具体而实用,不仅教给了父母操作性极强的解决办法,还在理念上对父母进行了指引,从根本上解决了父母们发愁的问题。

——中国家庭教育委员会副委员长 王大龙

这本书,基本上把我几年来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作者把十多年来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用极简洁的话表达了出来,可操作性很强,就像为我们父母开了一个药方,达到了药到病除的效果。

——新浪试读网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各种问题各种爱(中小学生父母教养经典60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慧燕//陈进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292414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