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西北农村地区经济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二章 西北农村地区政治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三章 西北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四章 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五章 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和职业道德的变迁与现状
第六章 西北农村地区环境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结语:寻求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创造与超越
附录:调查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 | 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 |
内容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西北农村地区经济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二章 西北农村地区政治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三章 西北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四章 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第五章 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和职业道德的变迁与现状 第六章 西北农村地区环境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结语:寻求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创造与超越 附录:调查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道德,是社会的魂魄,召唤着人类历史的列车向远方前行。当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生活分化的现实境遇,在拷问每一个醒着的人。通过怎样的路径才能找寻到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这是现代人应当而且必须沉思的问题,也是政府和学术界十分焦虑的问题。西北地区由于远离中原腹地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多宗教的特点,决定了该区域道德现象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以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为支撑点,考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北农村地区道德流变中独具特色的轨迹,勾绘出西北农村地区独特的道德生态变易的视图,全方位梳理了这一特定时段内的道德状貌,作出从局部到全局的拓展式研究,以道德的考释来体察民风、国风。 《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由符晓波等编写。 编辑推荐 符晓波等编写的《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以考察改革开放30年来西北农村道德流变中独具特色的轨迹为进路,全方位梳理这一特定时段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现象的丰蕴状貌,提出西北农村地区不同于中原腹地的中介性特征。本书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儒家伦理、宗教伦理、世俗伦理等相互交叉又相互作用的伦理机制,并且作出从局部到全局的拓展式研究,将道德考量与农村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的幸福质量联结了起来。面对特定的新的道德场景和普遍意义上的现实伦理难题,通过审慎思考与研究,挖掘出有利于当代的思想资源,希冀对目前的中国农村社会道德建设有所助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符晓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107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3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422.6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