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代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审美诉求
内容
目录

绪论 明代文艺美学思想的学理渊源与文化背景

 第一节 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

一 程朱理学

二 阳明心学

三 顺应自然

 第二节 个性解放思潮

一 “与理为一”到“以明其心”

二 直心以动,无不是“道”

三 “心外无理”与“文章本色”

四 张扬个性、崇尚自然

 第三节 市民意识的觉醒

一 市镇繁荣,商业发达

二 争取权利,工商皆本

三 钦羡商贾,张扬情欲

第一章 明代审美诉求的总体特征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深化

一 儒道释的融合

二 从意境到韵味

三 “师物”与“师心”

四 主“情”尚“理”

五 出于真情则工

六 率真抒情:真诗在民间

七 对“主情”说的批判

 第二节 “主情尚趣”:审美诉求的转变

一 以情论文

二 日用伦理之情

三 重视审美情感的个体特质

四 尚趣,重视审美愉悦

 第三节 文心匠意:审美意趣的流变

一 文心自然

二 细腻含蓄

三 生机感与抒情性

四 意境构筑

 第四节 雅俗交融:审美风尚的变迁

一 雅的俗化和俗的雅化

二 审美趣味的多元融合

 第五节 传承新变:审美意趣的承传

一 价值观的更迭与审美观的新变

二 传统艺术的完备与市民文化的兴起

三 明代散曲的新生要素

第二章 明代戏曲中的审美诉求

 第一节 明代“传奇”的演变与戏曲美学思想的发展

一 戏曲发展的分期

二 戏曲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汤显祖与明传奇:以情破理

一 汤显祖的“唯情论”

二 “千古一梦”——《牡丹亭》

 第三节 明传奇的舞台美术:虚实相生

一 “出之贵实”“用之贵虚”

二 戏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和表演艺术的美学本质

三 游目骋怀——舞台独特的时空结构

四 独特的舞台美术布景

五 写意似的舞美设计

 第四节 徐渭与明杂剧:“以喜显悲”

一 明代杂剧的发展状况

二 明代杂剧的审美风格——“亦喜亦悲,悲中显喜”

三 徐渭及其杂剧创作

 第五节 “本色”自然的审美取向

一 质朴自然的审美语言

二 天然本色的审美风格

三 自然真实的审美心态

第三章 明代小说中的审美诉求

 第一节 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成熟

一 明代古代小说的成熟

二 明代小说成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 明代对小说审美本质的认识

四 明代小说审美形态的流变

 第二节 “四大奇书”:历史真实与浪漫情怀

一 明代“四大奇书”的提出

二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三 《水浒传》——忠义传奇

四 《西游记》——天上人间话神魔

五 《金瓶梅》——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三节 “三言二拍”:世态人情

一 “三言二拍”

二 描摹世态,尽其情伪——市井生活面面观

第四章 明代诗文中的审美诉求

 第一节 风姿多彩的明代诗文创作

一 粉饰太平,冲和雅淡

二 反求吾心,抒发性情

 第二节 明代诗文创作的审美诉求

一 典雅尊严的审美风格

二 本真质朴的审美追求

三 独抒性灵的审美诉求

四 清雅闲适的审美情调

第五章 明代绘画中的审美诉求

 第一节 明代绘画的承继与分期

一 明代绘画的承继

二 明代绘画的分期

三 明代绘画的审美风格

 第二节 “御用”画家与平民品位

一 宫廷“院体”画:歌舞升平

二 宫廷“院体”画:政教功能

三 另类画作:大众审美诉求的生动体现

 第三节 “浙派”绘画:文人写意

一 造型准确,笔简意赅

二 文人写意

 第四节 吴门绘画:文人化与世俗化

一 “吴门”画派

二 “吴门四家”

三 文人化与世俗化

 第五节 董其昌与“松江派”:高标士气

一 “松江派”

二 董其昌及其代表作

三 高标士气

 第六节 小说戏曲插图版画:精巧细腻

一 明代小说戏曲插图版画的发展背景

二 明代小说插画版画的繁荣

三 明代戏曲版画的发展

第六章 明代书法中的审美诉求

 第一节 文化背景、变革与审美特征

一 明代书法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 明代书风的变革

三 明代书法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台阁体”:端庄华美

一 “台阁体”的流行与衰微

二 端庄华美的艺术风格

三 “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沈度

第七章 明代器物中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器物艺术整体审美风貌的呈现

一 格物至玩物

二 奢华精致,富丽热烈的审美风格

三 审美趣味上的通俗化与浅近化

四 审美风格上的整体感和生动、活泼的自然意趣

五 明代器物文化形成独特审美特征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明式家具:简练质朴

一 明代家具的兴盛

二 风格简洁明快

三 自然天然的审美理念

四 装饰雅致明快

五 中和之美的审美文化蕴藉

 第三节 景德镇青花瓷:晶莹明快

一 青花瓷及其流变

二 明代青花瓷的发展

三 明代青花瓷的功能演变

四 明代青花瓷的取材

五 明代青花瓷的审美风格

 第四节 景泰蓝:繁缛多姿

一 景泰蓝的得名与兴起

二 明代景泰蓝的发展

三 繁缛多姿的审美风格

 第五节 文房清玩:小巧雅致

一 明代清赏之风的盛行

二 雅俗之辨

三 对闲雅生活的追逐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编辑推荐

审美文化(文艺美学艺术)作为最敏感、最前卫的文化,以审美的、感性的形式展示了整个文化的擅变、演化的进程。明代以小说和戏曲为代表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作用下的产生的审美文化就是这样。基于此,由李天道、李玉芝所著的《明代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审美诉求》从明代文艺美学的总体特征、戏曲、诗文、小说、绘画、书法等多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诉求进行深入考察,以图揭示明代的美学精神,呈现其多元的审美取向。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七章, 主要内容包括: 明代审美诉求的总体特征 ; 明代戏曲中的审美诉求 ; 明代小说中的审美诉求 ; 明代诗文中的审美诉求 ; 明代绘画中的审美诉求 ; 明代书法中的审美诉求 ; 明代器物中的审美意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代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审美诉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天道//李玉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41403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6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2014066708
中图分类号 I01-092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