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怪小说(上)/名家解读古典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名家解读古典名著”丛书是我社请原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侯忠义教授,将我社曾荣获一九九三年中国图书奖的“古代小说评介丛书”中古籍研究专家评介古典名著的作品抽取出来,专门为当下没精力、没时间阅读原著的读者打造的古典名著普及读物。

这本《神怪小说(上)》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对于中国的菩萨、罗汉,人们大多是从《大闹天宫》《西游记》等电影、电视以及寺庙里了解他们的形象和传说的,而对于菩萨、罗汉的缘起和专门描写菩萨、罗汉的小说,则知之不多。《神怪小说(上)》(作者侯忠义)不但探索了菩萨、罗汉的缘起,而且介绍、解读了多部菩萨、罗汉小说,让人耳目一新。

对于八仙,人人都熟悉《八仙过海》的故事,可写八仙故事的小说,看到的人就少了。《神怪小说(上)》不仅把七种八仙小说作了系统的解读,从小说作品到民间故事,直到追溯八仙产生的源流,而且阐明了道教对我国小说的影响。

人人都知道《西游记》,可说到《西游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说法则各不相同:有人说它是一本表现英雄主义的书——那孙悟空多能耐呀,有人说它是一本反对农民斗争的书——孙悟空再有本事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本书既介绍了各家之言,又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对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人物形象进行了解读。

目录

解读中国菩萨罗汉小说

一 解读中国菩萨小说

二 解读中国罗汉小说

解读《西游记》

一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二 《西游记》写的是什么?

三 《西游记》取的是什么经?

四 《西游记》怎样去取经?

五 解读孙悟空

六 解读猪八戒

七 解读沙僧

八 解读一个妖魔——牛魔王及其家族

九 解读一个菩萨——观世音

十 《西游记》的结构艺术

十一 《西游记》的幻想艺术

十二 《西游记》的诙谐风格

十三 《西游记》探源

解读八仙系列小说

一 八仙探源

二 几部八仙小说简介

三 八仙小说散论

试读章节

另一个是兜率天净土世界的教主弥勒佛,称“慈氏菩萨”,又称“阿逸多菩萨”。弥勒佛是佛教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他负有十分神圣的使命,那就是要在佛祖释迦牟尼涅檗(逝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从兜率天净土世界降临人世,在龙华树下成佛,继承释迦牟尼的事业,教化众生。所以,他作为佛祖的法定接班人,在没有正式继承“王位”之前,只得挺着一个光溜留的大肚皮,在寺院的天王殿门口,哈哈嘻嘻地笑脸相迎善男信女们的朝拜,广结善缘。

还有一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其名意思是“无量(限)的光明”,所以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清净光佛” “超光明佛”等。密教称他为“甘露王”。因为他能引度芸芸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他最受世人的崇拜。老太太们为求死后能到那个美妙的世界,拼死的给他烧香,口念他的尊号——“阿弥陀佛”。这种诱惑着实使许多人整日吃素念佛,不求他事了。

天宇世界里有这么多的佛,而每一尊佛都配有几位帮助他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菩萨,这样的菩萨又称佛的“胁侍”,即助手。佛的胁侍一般有两位。佛祖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是文殊菩萨,右胁侍是普贤菩萨,三者合称“华严三圣”。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左胁侍是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为月光遍照菩萨,合称“东方三圣”。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除上述菩萨以外,人们也有将笃信佛学且有成果的居士或德高望重的僧侣称作菩萨的,如印度人将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称为菩萨。不过,这些菩萨在民众中的影响甚小,知道的人不多。

菩萨是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伴随佛传人中国的。隋唐以前,人们过多地崇尚佛的本身,传播佛的教义,供奉佛的偶像,忙于依据不同的佛,建立各自的佛教流派,没有过分重视佛的胁侍作用。隋唐以后,经过统治集团的推崇和知识僧侣的宣扬,佛教广为传播,使广大的平民百姓都开始接受这种舶来品的思想熏陶,并逐渐地使佛教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这样情况下。,佛,特别是大乘佛教中的佛,作为神圣崇高的象征,停留在广大百姓脑海里的似乎只是某些抽象的且拥有无限高尚德性的神,与世俗信徒相距太远,可望而不可即,自然也无亲切感可言。而百姓需要的是直接的、具体的、只要积极行善修行就能见到成果的教诲者。于是,那些替佛行道,以教化众生渡苦海、登极乐世界彼岸为宗旨,可以出莲座度众生、历下界演化种种应身教化愚顽野夫村氓的菩萨,成为广大世俗信徒的信奉偶像。就这样,对菩萨的单独信仰逐渐在民间形成,不久又扩大到士大夫官僚阶层,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拥有广大自觉自愿信徒的新信仰。

在这种信仰形成的过程中,讲究实惠的中国百姓又对传人我国的众多菩萨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本身的精神需求进行了筛选,最后留下四大菩萨作为普遍信奉的偶像。这四大菩萨便是以大智著称的文殊菩萨、以大行著称的普贤菩萨、以大悲著称的观音菩萨、以大愿著称的地藏菩萨。佛教信徒们通过种种附会,将这四大菩萨中国化,让他们随缘应化,自立道场。慢慢的,中国土地上出现了四大佛教名山——山西省的五台山、四川省的峨眉山、浙江省的普陀山、安徽省的九华山。

中国百姓对菩萨的信仰主要是通过偶像的供奉和文学作品的渲染来实施的。据佛经记载,菩萨的形象有多种多样,他们可以穿袈裟僧衣,也可以着在家装束。但佛教传人中国后,菩萨在寺院莲台上和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不同的艺术形象。

东晋以前,我国所塑造和绘制的菩萨像,几乎都是男性,其形象多为一位大丈夫,一般不穿僧衣,而裸露嶙峋上身,蓄髭须,且留长眉,这一形象符合佛经有关菩萨都是“善男子”出身这一通俗说法。但佛经也载,菩萨的变相是“非男非女”。于是,在东晋以后,菩萨造像出现了女性相,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内的“杨枝观音像”,便是一尊女性相的代表作。这尊塑于北朝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的观音像,头戴宝冠,右手执尘尾,左手托净瓶,轻依肩头,娇柔妩媚。这种女性菩萨造像,逐渐为广大文学艺术家和佛教信徒所接受,并推而广之,不断地出现于寺院和文学作品中。

隋朝始,出现了圆盘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嘴,外加蝌蚪形小髭的标准“非男非女”菩萨像。唐朝开始,菩萨造像基本定型:头戴凤凰宝冠,蓄长发而垂肩,丰润的圆盘脸上有一对长而弯的秀眉,挺直的小鼻,小而好看的朱唇,上身横披天衣而袒胸露臂,肤色润泽、莹洁、白皙,挂璎珞、戴项饰,下身着锦绣罗裙或贴身羊肠锦裙,两足丰圆。这种健美丰腴、妩媚雅娴的体态,正是唐朝贵族妇女的一种社会性的追求,也符合唐朝朝野各界对女性人体的审美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家对佛教发源地——古代南亚次太陆贵族装饰的丰富想象力和对唐代贵族妇女时装的欣赏能力。正是这种奇异而和谐的混合交融,才塑造出了富有魅力的中国标准化的菩萨形象。在以后各朝,除衣饰略有改动外,菩萨形象无多大变化。不过,唐朝的菩萨造像丰满沉郁,过多地体现“神”味。而宋代以后的菩萨造像生活气息浓郁,着重体现“人”味。从艺术角度讲,这是有历史性差别的。

在菩萨信仰中,佛教徒们又根据每一位菩萨所拥有的不同的德性,给他们配置了不同的附属装饰物——佛经称作法器,这些富有个性的成分,下文略有记述。

四大菩萨中,根据传统习惯,当推文殊菩萨为首。文殊,全称“文殊师利”,系梵文Manjusri的音译,也有译作“曼殊师利”的,意思为“妙德”、“妙吉祥”。据说,他在诸大菩萨中,以智慧辩才第一著称。

文殊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管智慧。佛教徒们给他配了一头青狮和一把宝剑,因此,他的通常造像是骑着一头青狮,表示智慧威猛;手拿宝剑,表示智慧锐利。也有骑孔雀、手持青莲的。佛教的密宗,给文殊菩萨另有一番打扮——头顶五髻,以表示大日如来(佛祖的法身)的“五智”(即谓与法界之体性相契合的法界体性智、能显现世界万象如大圆镜的大圆境智、视世界万法平等无差别的平等性智、妙观万法而明知善恶的妙观察智、成就自利他事业的成就利智),又表示童子天真无邪之意。所以,文殊又称“文殊师利童子”。他的美号是“大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的来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佛经说,文殊本来就是佛,叫龙种上佛。为了帮助佛祖释迦牟尼教化芸芸众生,他显化成菩萨身,做了佛祖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在《处胎经》中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华严经》上就有这种说法:“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

有关文殊菩萨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比较合乎情理,也能为广大信众所接受。《文殊师利涅槃经》说,文殊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舍卫国一个婆罗门贵族家中的公子,因从小有佛性,离家投奔释迦牟尼学佛,以至功德圆满,修成菩萨身。因为他是佛祖的第一号助手,所以被尊为众菩萨之首,只是在唐宋以后,地位被观音菩萨取代,在世俗中的影响逐渐变小。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怪小说(上)/名家解读古典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忠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299618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6
167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