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悲观主义的花朵
内容
编辑推荐

爱到深处,你无法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我们是永恒的失恋者,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必将失去。

我也知道我终将老去,没人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你的爱情也不能。

廖一梅的剧作《琥珀》、《恋爱的犀牛》被誉为“年轻一代的爱情圣经。”在 廖一梅所著的《悲观主义的花朵》的每一页,你都可以感到爱情像玻璃一样刺穿自己。

内容推荐

廖一梅所著的《悲观主义的花朵》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长篇小说,《悲观主义的花朵》出版后便被《文汇报》书评版称为年度最好的小说。可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对读。此次再版恢复了当年被删节的部分。  为爱而生,很多人这样标榜自己,为爱而生?不,我不为爱而生,爱是我躲之不及的怪物,是人生对我抛出的媚眼,顾盼有情中生出的一点眷恋,是这世界将你抽空、打倒,使你放弃尊严的唯一利器。别大言不惭地谈论为爱而生吧。  我们一生中总要遭遇到离开心爱人的痛苦,那可能是分手,也可能是死亡,对此即使我们早有准备也无力承当。人类唯一应该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面对这种痛苦,但是从来没有人教给过我,我们都是独个地默默忍受,默默摸索,默默绝望。

试读章节

跟卡莉娜的观点一样,我倾向认为我们最爱的人是给我们痛苦最多的人。这是一种难得的天生禀赋,一种张弛有度的高技巧能力,因为太多的甜蜜让人厌倦,太多的痛苦又引不起兴趣,能使我们保持在这个欲罢不能的痛点上的人,我们会爱他最久。

爱眉说这是土星对我的坏影响——认为爱情是件哀伤的事是魔羯座的怪癖。

我生在冬天,太阳落在由土星统治的魔羯座。土星是阴性的、否定的星体,以不可动摇的绝对意志控制着它的王国。“像北方的冬天一样冷酷无情。”我们分手的时候,徐晨这样形容我。

冷酷无情是魔羯座的恶劣名声。

徐晨是我大学时的恋人,我们的故事就情节上来讲没什么好说,它和其他的青春故事同出一辙,当然所有的此类故事都同出一辙——相爱和甜蜜,伤害和痛苦,还有分手。我们有过最纯洁甜蜜的时光,而后的互相伤害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而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敢说,我们在相互伤害中达到的理解,比我们相亲相爱时要多得多。

后来凭着魔羯座一丝不苟、拒绝托辞的态度,我试图回忆起我们之间的本质冲突。我得说,的确是本质的冲突,而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举例子说吧。

在我们相亲相爱的日子里有一个周末,我们约定在天坛门口见面,约会是四天前定的,那时候电话和呼机还不普及。

到了那一天,俗话说的:天有不测风云。外面狂风大作,暴雨突降,我躺在床上发着高烧,于是让同学打电话到他宿舍的门房,留言说约会取消。但是,他还是去了。他在暴雨中等待,希望我如约前往,朦胧的雨雾中,他看见我裹着雨衣坐在大门前的石头台阶上瑟瑟发抖,雨水顺着头发流了满脸,脸色苍白如纸,他跑过来把我抱在怀里,我向他微笑,滚烫的身体在他的手指下颤抖,然后就昏了过去……

——故事的后半部分没有发生,因为当时我正躺在宿舍的被窝里。这个景象是徐晨在给我的信中描述的,他告诉我这才是他梦想的恋人。我知道如果我能在这个故事里死掉就更完美了,他会爱我一生一世,为我写下无数感人肺腑的诗篇。我居然在能够成就这种美丽的时候躺在被窝里,让他大为失望。

徐晨是个不可救药的梦想家。他绝不是分不清臆造的生活和现实之间的分歧,而是毫不犹豫地坚持现实是虚幻的,而且必须向他的头脑中的生活妥协。

你爱一个人,或者讨厌一个人可能是因为同样的事。

就像我。

说起来,年轻真是无助,我和徐晨在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能力的时候接触到了我们所不能掌握、无法理解的东西,唯一能够帮助我们的只有本能。我的本能是离开他。  “我深深爱着的人,你得坚强,你得承受我能想象出的最大的苦难,你将会跟我一同死去。”——十九岁的疯狂的徐晨。

分手是他提出的,让他惊讶的是我同意了。于是他要求和好,我拒绝,再要求,再拒绝。在这一点上,我同意他的看法,我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他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尝试了各种办法让我回头,他在我面前沉默地坐着,手里点着一支烟。他说: “以前一直不懂人怎么会依赖于一支烟,现在明白了——在一个人感到孤单、痛苦的时候,手指上那一点点火光,很暖。”

他就让那火光一直亮着,一直到现在他依然是个烟鬼。

那时他痛苦伤感的样子完全难以让我动心,我从中嗅出了某种故作姿态、矫揉造作的气息,不快地察觉到他对自己那副痛苦的样子十分着迷。我曾试图使他注意到这个,笨拙地向他说起先天诗意和后天诗意的差别,我说后天诗意就是人类所谓那些:“今天的月亮真美”之类世俗准则化的诗意。

……

page08~10

序言

照片是在当年中央戏剧学院的排练场拍的,后景堆放着每个学戏剧的学生都熟知的简易景片,照片上的两个人并排站着,年轻,神情严肃,酷的可以。孟京辉的脸是我熟悉的,而我自己的却很陌生。

这张二十年前我和孟京辉的照片,被一个以怀旧为人生爱好的哥们放上了他的微博,尽管并未指名道姓,还是引起了一些围观和各种感喟。这哥们是我大学的学弟,也是唯一跟我合作过的编剧,而这张照片,据说是他哥哥将他长春老家偶然发现的一卷老底片冲洗出来,连他自己也忘了还有这么一卷胶卷。

尽管一直被认为少有改变,照片上那个目光迷离的圆脸少女跟我的关系仍然难以确定。其实,人最不熟悉的一张脸就是自己的,我们很少能以旁观的角度观察自己,对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不熟悉。多年来,我一直不肯看自己的电视采访,不想知道自己面对公众时的样子,而别人对我的描述也常常让我惊诧不已,很难认真对待。

对我而言,一个作家所有的尝试和努力,不外是试图弄清自己的样子和世界的样子。这个样子当然不仅是外貌和景观,而是心灵的图像和宇宙的本质。我所有的写作都源于这个企图,《悲观主义的花朵》也是如此,它萌生于内心的孤独和巨大困惑。看到和听到许多读者的反馈,知道很多人把这本小说当成我的自传。毋庸质疑,这本书是我的自传,准确地说是我的精神自传。

在一次见面会上,有观众问我是否曾经失恋?否则怎么能把细微难诉之心写得那样准确?答案是肯定的,不是曾经失恋,而是我一直在失恋。我们是永恒的失恋者,我们有着永恒的失恋者的灵魂,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必将失去。

《悲花》写于十年前,一如我处事的贯常风格,因为满腹无法言说,令我羞愧的柔情爱意,只肯以冷静示人,拿一把小刀,将自己抽筋剔骨,将男女之爱抽筋剔骨。因此,我看见了人类那深不见底的心,多少爱意都不能填满的心。是的,我们是这样卑微的人类,有过很多神驰想往的幸福时刻,却从未满足。我们每个人都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没有哪位神祗给予的东西能令我们获得永恒的幸福。这是《悲花》的开篇,也是结局。

写作断续历时一年,中间曾因整日对着电脑一动不动导致颈椎病发作,一个月拿不起筷子。在全书校对完毕,下厂付印的时候,我怀了孕。以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缘起的观点,我认为《悲花》对我的意义非同寻常,它承载了我身体里那些难以承载的东西,代我寻求答案,为新生命腾出空间。

曾经说过,悲观主义不是情绪,更不是情调,而是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正因为有了悲观这碗酒垫底,我才得以更偏执,更努力,更有勇气,我清楚地知道我们不可能失去更多,除了经历我们也无从获得。

关于这本书,关于我跟自我的厮打,对生命的较真,我觉得可以用一个科学家的话概括:“我没有失败,我已经发现了一万种无效的办法。”与说此话的发明家爱迪生略有不同,我是个对生命本身进行无数次尝试的人。对于爱,对于自我,对于生活,我不曾退缩,已经发现了一万种无效的办法,“所谓死亡的恐惧,情欲的动荡,生活的苦恼,人生的烦闷,存在的空虚,所有这些情感内容,都需要一个人类个体独自面对。”你们也一定在这条路上,这是一个好消息。

这些是为看过这本书的读者而写的,所以本该是后记。而不是序言。但这次再版的《悲观主义的花朵》是十年纪念版,所以就将它作为序言吧。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在这本书中和我一起经历那些不安迷惑的日子,柔睛似水的日子,痛不欲生的日子,体会幽微难解的心绪,感同身受或者心生感慨,无论哪一种。我想说的是。如果说我有所改变,是我终于接受了一些浅显的事实——比如有些人先于我出生。比如坐下来慢慢吃一个石榴是可以的。比如痛苦从来不能证明爱。因为难以表达或无以度量,我一直倾向用痛苦来确定爱的存在,将爱视为与痛苦共生的花朵。不是这样的,爱是爱,痛苦就是痛苦本身。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怀有深深的爱意和怜惜,而不是痛苦,并坚信我们的不安,期待和恐惧并非永无尽头。必须承认,我曾是纠结人中最纠结的一个,拧巴人中最拧巴的一个,怎么难受怎么想,怎么麻烦怎么干,我以前半生的所有力气钻进自我的迷宫,终于将自己逼进铜墙铁壁的死胡同。我的人生如同一根皮筋,一路直拧上升,拧到不能再拧之时,忽然,风吹云散,皮筋崩开,一路松缓下来,松坦而去,从此一马平川,隐隐望见无限之处。这就是我所说的,在死胡同的尽头,窥见另一维度的天空之门。

十年前,在这本书中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预言,如我所愿,它正在到来。“我会变得坚定,坦然,而且安详,而你将不再爱我,我可以自由地老去,我将脱离你的目光,从岁月的侵蚀中获得自由。”

我们本来就是自由的。

2013年5月初夏

容易萌生爱情的季节,《悲观主义的花朵》中的故事发生于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悲观主义的花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廖一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62962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9
14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51:54